繼光餅

繼光餅

繼光餅又稱光餅,是福建省地福州、建甌順昌等地最受喜愛的傳統餅類名點之一。

福州人每逢祖先祭日與每年清明節掃墓時,在眾多的供品中都少不了“光餅”,它成了人們懷親念祖的一種鮮明的地域民俗文化。

據福州府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抗倭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連日陰雨,軍中不能開伙,戚繼光便下令烤制一種最簡單的小餅,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充當乾糧。後來,這小餅流入民間,不但普遍食用,而且還成為祭祀神靈祖先必備的供品。後人感念戚公,便把這種小餅叫作“繼光餅”。這種叫法如今在該省的福安等地依然保持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繼光餅
  • 主要食材:麵粉,芝麻
  • 分類:福建小吃
  • 口味:酥脆
來源,起源第一種說法,起源第二種說法,福安,最好的繼光餅,作坊簡介,食法,淵源在哪裡,做法,材料,歷史記載,福州、寧德人做光餅,

來源

起源第一種說法

光餅的歷史,還得從戚繼光抗倭說起。
一種起源說是閩東南民眾為戚繼光的軍隊預備的乾糧。但關於這種說法,浙江慈谿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傳說卻能提供一點佐證。
據說,戚繼光率領士兵追殺捕剿倭寇,貴在用兵神速,但行軍過程中,架鍋燒飯拖延不少時間,戚繼光又想不出其他的好法子。有一次,行軍至慈谿龍山東門外,一老農為戚
家軍獻上許多中間小孔、外置芝麻的鹹餅以作慰勞,並對戚繼光說,這餅光光的,用繩子穿上帶
福安繼光餅福安繼光餅
在身邊,餓時即可充飢。訊息傳開後,沿海各地的百姓爭相為軍隊做光餅。光餅名稱從此流傳開來。由於助戚家軍平倭有功,據說明嘉靖帝賜名曰“繼光餅”。也因為該餅略帶鹹味,又稱鹹光餅

起源第二種說法

另有一種說法是,戚繼光解放了被倭寇關押的百姓後,把自己的乾糧分給百姓充飢。於是百姓稱之為繼光餅

福安

福安是名聞遐邇的“閩東電機”的故鄉。位於“閩頭浙尾”的福安,系“四固之地”,歷史上曾是“陸行非重岡疊嶂,則傍水臨崖;舟行非曲流百折,則長江一望”(《福安縣誌》)。明朝嘉靖年間,此處成了倭患的重災區。

最好的繼光餅

作坊簡介

記者在當地找到頗有口碑、據說“繼光餅做得最好的”一家作坊。主人叫黃益鈴,現年57歲。從小身患疾恙的黃師傅從事繼光餅的生產已有30餘年光景,但他的子女(二男一女)卻均未繼承他的衣缽。
黃師傅用極不標準的國語說,年輕時由於身體原因,他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於是經常會在當地的一些繼光餅的作坊里看人家操作,後來就乾脆替人家乾義務工,“吃自己的飯乾人家的活”,慢慢地也掌握了一些技藝,於是自己就張羅開了。
他的作坊位於該市陽頭辦事處陽下村的一條小街上,系搭建的棚屋,由夫妻倆經營。店裡除了一台揉面的機械外,沒啥現代化的機器,純手工操作。
在分布當地大街小巷的二三十家作坊中,當地民眾對黃益鈴的繼光餅評價很不錯:餅的上層表面豐滿光滑,呈古銅色;餅的內層柔軟如海棉;底層則硬如鐵卻不焦。
據記者觀察,在3月11日上午8時30分至8時45分這一段時間裡,出爐的近百個繼光餅宣告售罄,上門購買者中有男女老少,其中有兩人開著高檔轎車來的。據黃益鈴稱,福安市當地的一些政府官員也會上門購餅;甚至有北至北京、南至廈門等地的人慕名上門。黃益鈴夫人的一句話更令人玩味,她稱,人家上門來買餅時都問,“你家的繼光餅沒腳,咋到處跑啊?”

食法

光餅在當地的食法,可謂發揚光大到極致:當地民眾會將繼光餅放入水中泡得發脹,接著將它切成塊狀,然後同芥菜梗、肉片等下鍋烹炒。據稱這還是當地的一道名菜。這樣的吃法至今還在進行著。有意思的是,當地人還稱長期食用這種只有一點鹹味的餅,對於胃病等還有一定的療效呢。儘管有點誇張,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呢———對於有胃病的人來說,少食多餐也是一種療法,而繼光餅恰恰是絕好的“少食多餐”的對象,餅個兒不大,且隨時可以食用。
與蒲城鹹光餅的季節性生產不同,福安的繼光餅常年生產從不間斷,在清明節前達到高峰。而在那一段時間,黃師傅則是通宵忙碌,而他的徒弟們也會來幫忙,因為當地人在清明節祭祖掃墓時,幾乎每家都要帶上一二百個繼光餅,用於分發給前來討墓餅的孩子或成人。這種習俗也是延續至今。據當地一位黃姓老先生稱,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每年跟著奶奶上墳,也都發這種餅。老先生稱自己今年已76歲了。

淵源在哪裡

浙南金鄉、蒲城等地,在明朝也曾是抗倭的前沿陣地。但在這些地方,如今對這種餅的叫法不同,有稱肚臍餅,也有叫鹹光餅,而福安更接近歷史原狀,叫繼光餅。
據了解,做這種餅的餅爐是用缸製成的,這個缸與日常用的水缸區別不大,只是水缸的口要大得多,而做餅爐用的缸的口徑顯得小一些;其二則是水缸有底,而餅爐的缸則是無底的。
餅爐的缸放在一個無底木桶中,然後用黃土伴鹽填充其中,這樣缸體燒熱後才不會裂掉。麵粉發酵後,切塊揉勻,再搓成條狀,然後摘成一個個小麵團,經一種狀似手榴彈的名叫“餅棰”的工具敲扁弄圓,然後用“餅棰”柄往餅坯當中壓一個洞。製作好後,這些餅坯就等著餅爐的合適火候下爐烤熟。
在屋後的鹹光餅作坊里,陳立茂先將餅爐燒到一定溫度,然後將餅坯送入爐缸,眼疾手快地排列貼在缸壁上,再灑上一些水,並迅速將蓋子蓋上。據說這是先將餅坯蒸熟。過五分鐘後,他將一籃點燃的松炭火放入爐中,用一把蒲扇搖動,烘烤。這種扇呈倒置的簸箕型,是用蔑條作架,用紙糊制起來的。過了10餘分鐘,陳立茂用一個邊上鑲有把柄的小盆子,然後一手拿鏟子,從爐壁內鏟下鹹光餅。到此,一爐鹹光餅就出爐了。陳立茂說,一般專用的餅爐,一爐可烤制80來個鹹光餅。
在福安,黃益鈴的作法、工具與此基本一致。但這種餅的製作方法究竟起源於哪裡呢?真是從福安傳入浙南一帶的嗎?在福安,一些熟悉當地歷史掌故的老人稱,繼光餅的作法是從福安向外傳的。
持這種說法的察陽江夏黃氏宗祠(系福建省文保單位)理事長黃貴金先生這樣解釋:明朝倭患時,福安陽頭人黃釧於嘉靖十六年(1537年)中舉人後,任溫州府同知(明、清定為知府、知州的佐官,分掌督糧、緝捕、海防、江防、水利等,分駐指定地點———據《辭海》),此人“趨向高邁,學識宏深……會逢倭寇之內侵,亟率民眾而迎戰”,後來,他“已奮力而破賊,適寡援而殞身”(據《福安縣誌》)。據此,黃貴金推斷浙南一帶的光餅製作工藝系黃釧所傳播。而且他還說,福安陽頭直至解放前還是福建省壽寧、霞浦等地以及我市泰順等的物資集散地,當年甚為繁華,常有當地的做餅師傅應邀外出傳藝。
但在明萬曆年間編的《福安縣誌》中,並未找到相關繼光餅的章句來佐證這種說法。
據《蒲壯所城文物保護規劃》(1999年6月制定)中有如下記述:明洪武十七年,信國公湯和受命,負責建築全國的防倭城垣。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浙江都指揮李俊春旨率兵駐蒲壯所城數月。據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抗倭英雄戚繼光率領數千戚家軍,經蒲門入閩追剿倭寇。據我市有關史料記載,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三四月間,浙江巡撫趙炳然、統都指揮晏繼芳、把總胡震率兵船配合俞大猷戚繼光,會剿流竄福建倭寇船70餘只,斬首數百級,救回被擄女子100餘人,自此倭患稍息。況且,福州府志也有相關的記載足以佐證,戚繼光入閩時間遠在黃釧來溫的時間之後。
這一段歷史的真實面貌究竟如何,看來只得留給考古或史學界去解決了。

做法

材料

在福州、寧德地區百多種地方風味小吃中,光餅是百姓平日常吃的食品,它的原料僅為麵粉、鹼面、鹽巴,另加一點芝麻,形狀如銀元般大。與抹了油加了調料的北京麻醬燒餅、江蘇黃橋燒餅等相比,有自己的特色,另外這光餅還是大有來頭的。

歷史記載

據福州、寧德府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民族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不想連日陰雨,軍中不能舉灶,戚繼光便命烤制一種最簡單的小餅,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充當乾糧,大大方便了作戰殲敵。後來,這小餅流入民間,不但普遍食用,而且還成為祭祀神靈祖先必備的供品。後人感念戚公,便把這種小餅叫作“光餅”。
在福州、寧德,人們通常把餅面沒有芝麻的叫“光餅”,有芝麻的叫“福清餅”。但在距福州、寧德60公里的福清市,人們則把餅面有芝麻的叫“光餅”。要論“津津有味”,比較起來,還是福清人做的光餅略勝一籌。

福州、寧德人做光餅

福州、寧德人做光餅,從前一向用木炭烘爐,現在為圖省事,多半改用電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光餅,至今還保留著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鮮,而且有趣,誇張點說,簡直可稱之為融音樂與舞蹈為一體的勞動藝術。
他們烤光餅用的是一口高近兩米、直徑約有一米的外裹黃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內點起沖天大火把缸壁燒“白”,缸底只剩餘燼,然後把做好的餅胚,由兩人合作,伸手入缸,飛快準確地貼在缸壁之上,若是遲緩一點,就怕那光著的手臂要烤出泡來。由於烤光餅時面對著的是一隻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兩人都打著赤膊。他們一個遞胚,一個接胚往缸里貼,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動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貼餅聲,仿佛音樂伴奏,節奏感十分強烈。不消十分鐘,幾百隻光餅便全部貼完,然後再用炭火慢慢把餅烤熟,真是叫人大開眼界。在這種大缸里烤出的光餅,只只金黃,十分香脆。
福州、寧德市區賣光餅的小店,都是門市和作坊混在一起。福清的光餅卻是由作坊做好分發給小販去賣。所以,在福清,沿街到處都可見賣光餅的小攤。那小攤上的光餅堆如小山,倒成了福清的街頭一景。
從前,光餅都是百姓吃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能是風水輪流轉吧,如今福州、寧德的大酒樓、大酒店,也把光餅切個蛤口,夾上糟肉粉蒸肉雪裡紅苔菜,澆點醋蒜汁,當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點心待客。
誰也不曾想到,光餅還有今日這等的風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