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線菊(繡線菊)

繡線菊(繡線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繡線菊(Spiraea salicifolia L.),又名馬尿騷、螞蝗草、螞蝗梢等,屬薔薇目薔薇科直立灌木,高達2米。嫩枝被柔毛,老時脫落;冬芽有數枚褐色外露鱗片,疏被柔毛葉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葉片長圓披針形至披針形,花序為長圓形或金字塔形的圓錐花序,花瓣粉紅色,花期6-8月,果期8-9月。繡線菊在東亞、歐洲東南部均有分布。

繡線菊子、葉、根都可作藥用,有祛風清熱、明目退翳的作用。繡線菊也是蜜源植物,可豐富人們的飲食生活。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分布情況,品種分類,栽培技術,繁殖方法,病蟲防治,主要價值,藥用價值,園林綠化,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繡線菊繡線菊
直立灌木,高1-2米;枝條密集,小枝稍有稜角,黃褐色,嫩枝具短柔毛,老時脫落;冬芽卵形或長圓卵形,先端急尖,有數個褐色外露鱗片,外被稀疏細短柔毛。葉片長圓披針形至披針形,長4-8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密生銳鋸齒,有時為重鋸齒,兩面無毛;葉柄長1-4毫米,無毛。
花序為長圓形或金字塔形的圓錐花序,長6-13厘米,直徑3-5厘米,被細短柔毛,花朵密集;花梗長4-7毫米;苞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全緣或有少數鋸齒,微被細短柔毛;花直徑5-7毫米;萼筒鍾狀;萼片三角形,內面微被短柔毛;花瓣卵形,先端通常圓鈍,長2-3毫米,寬2-2.5毫米,粉紅色;雄蕊50,約長於花瓣2倍;花盤圓環形,裂片呈細圓鋸齒狀;子房有稀疏短柔毛,花柱短於雄蕊。
蓇葖果直立,無毛或沿腹縫有短柔毛,花柱頂生,傾斜開展,常具反折萼片。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長習性

喜光也稍耐蔭,抗寒,抗旱,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和深厚肥沃的土壤。萌櫱力和萌芽力均強,耐修剪。生長於河流沿岸、濕草原、空曠地和山溝中,海拔200-900米。

分布情況

繡線菊在蒙古、日本、朝鮮、蘇聯西伯利亞以及歐洲東南部均有分布,在中國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均有栽培。

品種分類

繡線菊貧齒變種(S. salicifolia L. var. oligodonta Yu)
葉片全緣或自中部以上疏生極淺鋸齒,邊緣微被細短柔毛。
產黑龍江。生於山腳下水甸旁,海拔700米。
繡線菊巨齒變種(S. salicifolia L. var. grosseserrata Liou)
葉緣鋸齒較深,呈缺刻狀重鋸齒。
產黑龍江、吉林。生於河岸旁。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播種、分株、扦插均可。
繡線菊種子(十月份)繡線菊種子(十月份)
繡線菊可採用種子繁殖或扦插繁殖。待種子成熟後採下即可播種,出芽率較高,一般情況下第二年可成苗。如需大量苗木,最好採用扦插繁殖。中華繡線菊與其他菊科植物一樣,扦插成活率比較高,除冬季外均可繁殖,但在5~9月帶2片葉片扦插效果最佳。扦插基質可選用保水性能較好的珍珠岩、蛭石或河沙。選取生長健壯、充實的當年生枝條做插穗,浸泡ABT生根粉50ppm,插後澆透水並定時進行葉面噴霧。5~9月扦插一般15天左右即可生根,成活率在80%以上。
生長期管理
繡線菊每年施肥兩次,一次是冬肥,在冬季或早春實施有機肥;另一次在落花後,追施肥料。一般繡線菊樹施肥,可採取穴施的方法,即在樹冠:正投影線的邊緣,挖一條深約10厘米的環形溝,將肥料施入。此法既簡便又利於根系吸收,以後隨著樹的生長,施肥的環形溝直徑和深度也隨之增加。要求排水透氣良好,適時中耕。可根據樹的需求合理澆水,噴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