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中學

績溪中學

安徽省績溪中學坐落於宣城市績溪縣城北觀山南麓,創辦於1928年,復辦於1940年。1956年9月設立高中部。現有31個教學班,學生1800餘人,教職工143人。現為安徽省示範性高中,師資力量雄厚,高級教師47人,一級教師29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特級教師2人,市級以上骨幹教師、教壇新星15人。

學校占地面積60493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27000平方米,占總用地面積的45%。校園環境優美,古樹參天,鳥語花香,布局合理,錯落有致,呈現出濃郁的徽文化底蘊。校內建有辦公樓一幢,教學樓三幢,科學樓一幢,圖書館一幢,學生公寓一幢,學生食堂一幢。電教室、天文台、微機室達國家一類標準;體育活動場地齊全,有運動 場、籃球場、排球場、桌球場。圖書館藏書74000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績溪中學
  • 簡稱:績溪中學
  • 創辦時間:1928
  • 所屬地區: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
  • 類別:公立高中
  • 學校屬性:省示範性高中
  • 主要獎項: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優秀學校
    省級安全文明小區示範點
    安徽省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安徽省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標兵
    安徽省文明單位
  • 現任校長:陳志軍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辦學規模,硬體設施,師資力量,辦學成果,學生成績,學校榮譽,文化傳統,發展思路,校園大事,迎70周年,學校領導,現任校長,歷任校長,地理位置,

辦學歷史

安徽省績溪中學初名為績溪縣立初級中學(以下簡稱“縣立國中”)。
1922年11月,北洋政府下令推行“六三三制”後,高小畢業生年齡較小、外出升學不甚方便且費用大,於是,我縣一批社會賢達及教育界人士胡效顏、胡運中、章積和等,便根據“國中以縣辦為原則”的明文規定,提議籌備創辦縣立國中。
1925年暑假前,籌備創辦縣立國中的工作已初步就緒
1926—1927年,縣教育局為籌辦縣立國中繼續作出預算,儲備基金1000元。籌備時期的校長為胡稼民。籌備未成,學校仍為縣立第一高等國小。
1928年2月,績溪縣立國中便正式創辦,並由縣教育局報請省教育廳立案。
1929-1940年,因各種原因停辦。
1940年1月,私立績溪胡氏國小校友會胡翼謀等人發起呼籲,要求在胡氏國小“添辦國中,以救濟國小畢業生不能出外升學者”,績溪重辦普通中學再度提到議事日程上。
1949年7月下旬,徽州專員公署作出“徽農”併入“縣立國中”,成立“皖南區績溪中學”的決定
1950年暑假,學校奉令裁撤高中,改辦國中,遂將升入高二年級的學生,分別轉入休寧中學、徽州師範(歙縣)、屯溪女中、屯溪中學就讀,學校師資也隨之調整,校名亦隨之改為“皖南區績溪初級中學”。
1952年4月,皖南、皖北兩個行政區合併,安徽省正式成立,學校相應更名為安徽省績溪初級中學
1956年9月,學校根據上級的指示,復辦高中,招收了一班高一新生(53人),更名為安徽省績溪中學。
1958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學校停課投入了“大煉鋼鐵”。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發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同時,中共中央又頒布了《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使師生的政治熱情,道德品質顯著提高,助人為樂,愛護國家和集體,蔚然成風;教學秩序井然,工作有條不紊,教師認真教書;學生刻苦學習,學習氣氛重新高漲,校園內生機勃勃。
1966年6月1日,“第一張大字報”和《人民日報》的《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社論發表後,“文化大革命”席捲全國,我校的正常教學、生活、勞動秩序開始紊亂。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後,學校的教育、教學局面迅速好轉。
1981年8月,我校高中開始試行三年制。這年招收的4班高一新生,二年制與三年制的各占一半。
1990年7月4日,省教委以《教中函(90)第19號文》,將績溪中學與安徽省其它40所中學列為“人口教育試點學校”。
1991——1992學年度,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進程的加大,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學校著手翻建了教學樓,新建了高中教學樓,增強了辦學力度,改善了辦學條件。
2000年9月19日,縣政府以績政【2000】103號檔案下發了《績溪縣2000—2002年中國小布局調整規劃》,其中明確指出:“從2001年開始,逐步將績溪中學的國中部從學校中脫鉤,並擴大高中招生人數,把績溪中學辦成省級升學預備教育的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33個教學班,學生近2000人,編內教職工139人。學校占地面積60000餘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22000平方米,校園環境優雅,布局合理。

硬體設施

學校環境優雅,學習條件優越,辦學設施先進,能滿足現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學校建有北京師範大學研製開發的世界優秀教育資源庫與全國各名校享有共同的教育資源,實施了教育部的“朝陽行動計畫”,並建成了校園。學校現擁有多媒體教室5個、理化生實驗室7個,多功能報告廳1個,配有150台聯想計算機,教師課件製作中心、音樂室、籃球、排球、桌球、田徑場地寬敞,學生食堂和公寓潔淨衛生,設備齊全,漢白玉浮雕、名人燈箱、名人塑像等營建了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編內教職工139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44人,一級教師32人,省教壇新星2人,市級骨幹教師、教壇新星16人,研究生學歷8人,專任教師本科合格率100%。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2012年本科達線率63%,完成率居宣城市第一,其中一本達線92人,理科一人獲市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文科一人獲市第七名,錄取於浙江大學。2013年也取得較好成績,一本達線86人,本科達線率超省均14%,文科一人獲市第六名。

學校榮譽

學校領導和師生員工凝心聚力,負重奮進,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全面開拓,教育教學質量連年提升,辦學成果顯著。先後榮獲“全國全民健身周活動先進單位”、“省級安全文明小區示範點”、“安徽省學校體育衛生國防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安徽省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安徽省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標兵”、“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花園式學校”、“安徽省綠色學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全國總工會模範職工之家”等榮譽稱號。

文化傳統

發展思路

學校遵循“兩全”方針,著力實施新課程改革,確立了“以人為本,科學管理,負重奮進,再創輝煌”的發展新思路。即:堅持一個中心,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為中心;建好兩支隊伍,高素質管理幹部隊伍和教師隊伍;突出三個重點,畢業班教學與管理、課堂教學改革與管理、實施名師工程;樹立四種意識,責任與服務意識、憂患與競爭意識、團隊與合作意識、品牌與效益意識;建立五種機制,依法行政與依法管理運行機制、安全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以訓興師與以研興教機制、教育教學質量控制機制、業績考核與創新激勵機制。

校園大事

績溪中學於2010年10月3日在學校舉行了復辦七十周年慶典活動。
2011年5月16日,績溪中學舉行新塑膠運動場啟用儀式。縣教體局局長、績溪中學校長就學校塑膠運動場建設項目總體情況作了講話,該項目的建成徹底結束績溪中學沒有塑膠運動場的歷史,提升了績溪中學教育教學設施檔次,為學生提供了更好更安全的體育鍛鍊場所。
2011年6月2日晚,為紀念建黨90周年,績溪中學隆重舉行“永遠跟黨走----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歌詠大會”,23個教學班和教師合唱團進行紅歌合唱。
2011年6月11日,一群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高中生來到績溪,在績溪中學開展了“感受中國文化——中國績溪之旅”中美高中生文化交流活動。

迎70周年

2010年10月3日,績溪中學迎來了復辦70周年校慶!來自五湖四海的校友歡聚一堂,其樂融融! 七十年,大半個世紀的探索;七十年,大半個世紀的輝煌。績中,用知識的乳汁養育了千千萬萬的學子;績中,用意志的汗水和求思的熱誠釀成榮譽的瓊漿。
七十年,績溪中學,用永恆的執著和堅定的信念舉起求真務實的旗幟 ;七十年,績溪中學,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嚮往實踐著改革創新的真理。正如噴薄的旭日,冉冉升起;正如競發的雲帆,等待起航;正如一路坎坷,一路執著奔向大海的小溪;正如挺直了軀幹,舒展了滿懷的蔥蘢,熱烈地擁抱藍天的白楊。我們的績溪中學,在皖南大地,永放光芒!
看,績中歷史的天空,閃爍著耀眼的明星,那是我們一家人,七十年師生心靈深處迸發的永恆的光芒!聽,績中歷史的上空,奏響起慶祝的禮炮,那是我們一家人,大半個世紀師生手握手甩出的奮起的豪言!
績溪中學
今天,我們績中的師生,以堅定的信念做支柱;今天,我們績中的師生,用辛勤的汗水做憑證。用滾燙的宣言,喊出青春的誓語。
用自信和熱情共同奮鬥,用純潔和虔誠期待成功,用靈秀和敏捷踏尋蹤跡!正如種子衝破層層禁錮,正如海燕沖向更猛烈的風雨。可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可以擊水中流,與時俱進!
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我們共同祝願績溪中學的明天前程似錦,燦爛輝煌!千秋萬代,永創輝煌!

學校領導

現任校長

校長:陳志軍 。
副校長:程根祥,中學高級教師。出生於1963年,1984年畢業於淮北煤炭師範學院。
黨總支專職副書記:方飛龍,中學高級教師,1990年7月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政教系(本科)。
副校長:陳志軍,1979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2002年畢業於安慶師範學院物理系。2006年至2009年在中國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攻讀碩士研究生,2009年5月碩士畢業獲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工學碩士學位。

歷任校長

胡鐘吾
(1906—2005年)
徽州績溪荊州鄉人,1906年出生,畢業於上海群治大學政治經濟系,1949年以前曾任宣城、涇縣縣長,“浙江省政府浙西行署高級參議”。1941年2月至1942年8月,任我校校長。離校後任“縣參議長”、“國大代表”。赴台後致力於書法,善集右軍書,深得于右任的賞識。晚年心繫故土,曾捐資興建荊州正陽橋、仁興橋和捐資襄助縣地方志修志。
許家驥
(1909—1961年)
績溪縣家朋鄉人,1909年出生,畢業於江蘇教育學院,1949年以前先後任教於安慶中學、“教育部各省民教幹部訓練班”、“安徽省建校人員訓練班”,擔任“安徽省教育視導主任”、“省立徽州師範社教部主任”、“江西省立國民教育師資訓練所訓導長”。1942年10月—1946年5月任我校校長。離校後任縣“參議員”、“縣銀行行長”等職。
胡家祚
(1919年—1993年)
績溪縣華陽鎮人,1919年出生,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曾任“私立訓勤國小教導主任”、“私立中正職業學校教導主任”、“績溪縣教育會參議員”。1946年8月至49年8月任我校校長。此後,歷任徽州師範、歙縣中學語文教師,徽州師專中文系副主任。1981年評為副教授。從事古籍整理與研究,擔任《戴震全集》編委會副主任、省高校古代文學教研會副理事長。主要論述有《胡仔及其<苕溪漁隱叢話>》。
朱光純
(1910—2003年)
1910年出生,字伯瑜,祖籍江蘇南京,寓居安徽宣城,中國執政黨黨員,上海江南體育專科學校畢業。1930年步入教壇,先後在宣城中學、湖南衡陽中學、徽州中學、徽州師範學校任音樂和體育教師。抗戰初期,在新安江畔組織學生開展抗日救亡運動,被譽為江南抗日音樂家。
抗戰勝利後,在國立北洋工學院、英士大學、省立績溪高級職業學校任教、任職。1947年在徽農任總務主任兼教員。解放後,徽農與績溪縣立國中合併,易名為“皖南區績溪中學”,他擔任校務委員會委員兼總務主任。1950年2月—8月任我校校長。此後調徽州師範學校、宣城二中任教。1976年奉省教育廳、省計委指示,創辦安徽省第一家風琴廠。1979年退休後,受聘任休寧師範,任音樂指導教師,曾主持安徽省師範學校江南片文藝匯演。其生前事跡在1985年《安徽教育》、《人民教育》雜誌均有報導。
鄭郁予
(1898—1997年)
安徽黃山祁門縣人,1898年出生,省立二師畢業。曾任二師附小、二師該校、徽屬職校、祁門中學、南京安徽中學和屯溪分校教員;祁門、休寧教育局局長,徽州專員公署教育科長。抗戰期間任第三戰區戰地服務團秘書;而後任皖南行署教育視察員、民政科科長。1940年6月至年底,曾任績溪縣政府秘書,參與當時績溪縣立國中的復辦工作。復辦中經費缺乏,他曾去臨溪鎮商家籌募。
1949年以年,任屯溪行知中學、屯溪中學校長。1950年8月後任我校校長,1954年改任副校長。在任績溪國中校長的1950年4月到1953年11月間,他是我縣三、五、六、七、八、九、十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並當選為常務委員會副主席。1954年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改為縣人民代表大會,他先後任縣一、二屆人大代表,並當選為人民委員會委員。抗美援朝期間,他任縣中蘇友好協會會長、縣抗美援朝總會會長。1951年9月,中國教育工會皖南區績溪縣教育委員會成立時,他任副主任。在1956年12月召開的第二屆全縣教育工會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主席。1964年4月退職,1979年1月改為退休。他治校施教嚴謹,擅長文史詩詞,退休後,曾自編詩集《姑存稿》。
南嶽民
(1928年— )
河北曲陽人,1928年出生,中國執政黨黨員。1940年入伍,歷任國小教員、區民教助理員、區長、區委書記、縣委辦公室主任;旌德中學校長。1954年1月任我校校長,1956年8月赴中央教育行政學院學習,這期間,學員們曾受到毛澤東、朱德和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56年10月調離我校,後歷任歙縣中學校長、《徽州報》總編、徽州行署廣播局局長、祁門縣委副書記、徽州行署教育局局長等職。
黃平
(1927—1976年)
黃山歙縣岔口鎮周家村人,1927年出生,中國執政黨黨員。1949年2月入伍,參加解放戰爭的游擊戰爭。1949年5月以後,歷任鄉長、歙縣農會秘書、歙縣文教科科長、歙縣人民政府秘書。1956年10月至1965年10月任我校校長,曾當選為績溪縣第三、四、五、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離校後,歷任績溪縣文教局局長、歙縣手管局局長、徽州地區教育局副局長等職。
肖 涌
(1926年— )
涇縣雲嶺鄉人,1926年出生,青陽立陽師範學校畢業,中國執政黨黨員。1946年10月參加革命,歷任皖浙大工委電台民運組長,皖浙大工委大昌武工隊隊長、區長。解放後,歷任歙縣第一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書記,中國執政黨歙縣蘇村區委書記、土改隊長,青年團徽州地委宣傳部部長,休寧師範、屯溪師範校長,休寧縣、屯溪市文教局局長。1964年2月來我校任副校長、主持工作。“文革”後,歷任績溪縣商業局副局長,供銷社主任,寧國師範校長,徽州師範校長、第一副校長等職。後以廳級幹部離休。
胡其佳
(1934年— )
績溪縣荊州鄉人,1934年4月出生,中國執政黨黨員,我校49級學長。1950年2月參加工作,先後擔任區團乾、區黨委宣傳幹事、縣委宣傳部幹事、縣稅務局副局長、縣委辦副主任等職。1958年以後在《績溪報》社、《蕪湖日報》社、《徽州日報》社任職。後任中國執政黨磡頭區委書記、縣人民委員會辦公室主任。1970年1月至1981年10月在我校任革委會主任、校長。1981年4月當選為副縣長。1984年4月以後任縣政協副主席。1994年退休。1996年起至今一直擔任縣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2002年起擔任績溪縣胡稼民教育思想研究會名譽會長。
編著有《我在績溪政協工作十年》、《振鐸績中十二年記》、《晚霞映朝暉(紀念績溪縣老年大學建校十周年)》等。
周文甫
(1939年— )
績溪縣家朋鄉胡家村人,1939年9月出生,中國執政黨黨員,我校54屆學長。1957年從徽州師範畢業後任小教。1959年8月到1964年7月任我校語文教師、專職團乾,教余參加合肥師範學院中文系函授並畢業。調離我校後,先後擔任共青團績溪縣委副書記、伏嶺中學校長、縣教育局局長。1981年9月調回我校任校長;1984年7月改任我校專職黨支部書記。1997年3月任績溪縣督學。是中國執政黨績溪縣委第六、七、八、九屆委員。現為績溪縣胡稼民教育思想研究會會長。
謝孔山
(1935年— )
浙江臨安人,1935年6月出生,中國執政黨黨員。1954年7月,安慶師範學院進修班畢業,來我校執教,曾任績溪中學物理教研組組長、校工會主席,績溪縣第六、七屆人大代表,系原徽州地區中學物理教研會副理事長、教育學會理事。1984年7月至1996年11月任我校校長。1989年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993年獲“安徽省勞動模範”稱號;1996年獲“安徽省綠化獎章”。1993年第10期《安徽教育》刊載有《奉獻者之歌——記全國優秀教師、績溪中學校長謝孔山》的專題報導。
易吉祥
(1950年— )
旌德縣人,1950年6月出生,中國執政黨黨員。1976年從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來我校擔任語文教師。1981年—1983年在省教育學院進修。曾任學校行政秘書、辦公室主任、縣教委副主任等職。1996年11月至2004年8月任我校校長。2004年8月起改任績溪中學黨總支書記。
王威麟
(1964年— )
績溪縣瀛洲鄉人,1964年12月出生,中國執政黨黨員,我校1981屆校友。1986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物理系,來我校任教,先後擔任學校團委書記、教導處副主任、副校長等職。從2004年8月至2007年9月任我校校長。2007年2月起任縣教體局局長。
胡躍清
(1959年— )
績溪縣瀛洲鄉龍川村人,1959年10月出生,中國執政黨黨員。1982年從安徽大學物理系畢業,來我校任教,先後擔任學校教導處副主任、副校長、縣教育局副局長等職。1991年曾獲“安徽省電教先進工作者”稱號。2007年2月—9月任績溪中學副校長,主持工作。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任我校校長。
汪光傑
(1958年— )
大學本科學歷,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原理研究生課程班結業。中學高級教師。1987年8月--1998年8月曾任瀛洲中學、臨溪高級職業中學、績溪縣高級職業中學副校長、1998年9月—2002年3月任伏嶺中學校長、2002年4月—2004年7月任縣教育局副局長、2004年8月—2008.9任績溪縣教師進修學校、東山中學校長。2008.9起任績溪中學校長。
章熙輝
(1963年— )
1984年畢業於安慶師範學院中文系,文學學士,分配到伏嶺中學任教,先後任初高三語文教師、班主任、語文教研組副組長、學校團委書記,1989年入黨。1989年8月調績溪中學任團委書記、高中語文教師;1991年10月至1997年5月任政教處副主任(主持工作);1997年5月任學校黨總支專職副書記,分管黨務、工會、政教、團委工作,同年底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2004年8月任副校長,分管教導處,政教處工作;2012年2月任績溪中學校長。2007年7月安徽師範大學教育學原理研究生課程班結業。

地理位置

績溪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