縲

縲,引申為捆綁,拘禁 [tie]。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縲
  • 繁體字:纝
  • 拼音:léi
  • 出處:《論語·公冶長》
  • 筆畫:14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名>
(形聲。從糸(mì),表示與繩索有關,累聲。本義:黑索) 同本義 [black rope ]
雖在縲紲之中。——《論語·公冶長》
léi
<動>
引申為捆綁,拘禁 [tie]。如:縲囚(捆綁囚犯);縲縶(捆綁)
纏繞 [twine;bind]。如:縲縲(纏繞的樣子)
縲紲
léixiè
[rope for trussing up prisoner; fetters; shackles] 捆綁犯人的黑繩索。借指監獄;囚禁
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論語·公冶長》
冤獄平反解縲紲,已死得生誣得雪。——陳基《烏夜啼引》
(縲)
léi
ㄌㄟˊ
〔~紲〕捆綁犯人的繩索。
(縲)
鄭碼:ZKZ,U:7F27,GBK:E7D0
五筆:XLXI
筆畫數:14,部首:糹,筆順編號:55125121554234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力追切《集韻》《韻會》倫追切,𠀤音纍。《類篇》纍,或作縲。《論語》雖在縲絏之中。《注》縲,黑索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幽於縲絏。
《集韻》盧戈切,音驘。大索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