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誕節公祭練何

練誕節公祭練何

2014年12月14日(農曆十月廿三)練誕節,廣東練氏宗親練湅繒、練時日、練貞辰、練絲帛、練其素一行5人,赴神農壇祭拜始祖練何。他們得到沁陽市疾控中心職工吳有福及其朋友徐國慶、杜寶、蘇玉棟、董亞平、馮師飛、鄭文亮、秦小明、申順、張聯防和朱小雨11人的熱情接待和同行。2013年底,練何第55世後裔練鴻佳(廣東省信宜市茶山鎮人)與筆者(李慶保)取得聯繫後,加大了宣傳力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練誕節公祭練何
  • 所屬類型:娛樂活動
練誕節介紹,練何,練氏源出伏羲,

練誕節介紹

2014年12月14日(農曆十月廿三)練誕節,廣東練氏宗親練湅繒練時日練貞辰、練絲帛、練其素一行5人,赴神農壇祭拜始祖練何。他們得到沁陽市疾控中心職工吳有福及其朋友徐國慶、杜寶、蘇玉棟、董亞平、馮師飛、鄭文亮、秦小明、申順、張聯防和朱小雨11人的熱情接待和同行。2013年底,練何第55世後裔練鴻佳(廣東省信宜市茶山鎮人)與筆者(李慶保)取得聯繫後,加大了宣傳力度。
據悉,這是廣東練氏後裔第四次到沁陽市尋根謁祖。2005年6月3日,練天漢、練雨松、練其林和練洪金一行4人首赴沁陽尋根問祖的起因,是練何第53世後裔練其林(廣州市人)依據《練氏族譜》記載:“練何世居河內縣(今沁陽市),葬縣西北20餘公里的紫金壇(1999年更名為神農壇)上,2世及旁3世、4世,葬三尖山、芝嶺”,但是到沁陽市公安局查閱戶籍,未發現有練姓人名存在。2007年7月3日,二赴沁陽尋根的是練其林和練觀城,他倆在市志辦,查閱《懷慶府志》、《沁陽市志》等文獻資料,儘管未能發現有關練氏的古今信息,但找到了有紫金山、紫金壇、三尖山、芝嶺(均在今沁陽市紫陵鎮內)名字的記載,與練氏譜載相符合,因此認定了神農壇就是練姓始祖練何的仙居之地。他倆登上神農壇,表達了尋根幽思。2014年2月2日,三赴沁陽尋根的有練曰東、練曰林、練曰南、練文貴、練錦浩、練文燕、練文芳、練文秀、練思甫、練思辰、練思源、練思均、練俊傑、練絲帛和練絲柬15人,他們到神農壇祭拜始祖練何,並在三尖山尋找2世練舜麒、練舜麟、4世練賢開的墓地,在芝嶺尋找3世練友欽、練友文、練友思、練友德、練友善及4世練賢相的墓地。

練何

練何,(公元598年戊午至公元668年戊辰),字子俊,原姓東,乃伏羲後裔。粵稽洪荒甫辟,生民渾噩,姓氏未著。自太昊嗣興帝,號伏羲,伏羲氏以木德王其姓風氏。民之有姓,實自此始。厥裔羲仲帝堯時,命掌東方,青陽之令,易風姓為東方氏,取義青陽,曾稱濟陽為郡。東方氏三傳有東不訾者,蓋帝舜七友中人,居太原墟,因帝呼為東友,即更其覆,而仍相傳為東,由居太原,故又易其郡為太原。東不訾九十六代嗣裔東何,乃漢仕郎中涇州東富公二十七代元孫,本貫河北道懷州河內縣趙寨里(今河南省沁陽市紫陵鎮趙寨村),以河內為郡。公智勇超群,於唐貞觀時為總管府錄事參軍,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十一月庚子日(農曆十一月三十日),詔與李勣伐高句麗,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五月甲申日(農曆五月十七日),獻火攻策遼東城,(史書又稱遼州)遂破之,有功回朝,於貞觀十九(645)年十月戊午日(農曆十月廿三日),在臨渝關的漢武台刻石記功會上,唐太宗以“精練軍戎”,賜姓練,封岐山侯,封三世恩榮世襲騎尉將軍。欽差大臣兵御尚書大總管李勣贊曰拜題:“舜友賢裔,岐山侯第,貞觀恩及, 賜姓啟宇,詩書冠冕,詒謀濟美。”妣趙氏,封一品夫人,與夫合葬於懷州河內縣紫金壇(今沁陽市神農壇)。練公趙氏夫婦生育二子:練舜麒,練舜麟。麒襲職騎尉將軍。麒公有友欽、友明、友文、友思四子,欽公襲職騎尉將軍。欽公子賢相,亦襲職騎尉將軍。後來練何把李勣元帥的讚詞作為子孫名字的排行字輩。《練氏族譜》記載:何公生舜,舜生友,友生賢,賢生裔,裔生岐,岐生山,山生侯,侯生第,……可見,練何用子孫的字輩,要子孫永遠記住封侯賜姓的輝煌歷史。這些內容在《資治通鑑》、《尚友錄》、《舊唐書》、《新唐書》、《四庫全書》等古籍里均有記載。
練氏後裔將每年的農曆十月廿三日定為“練誕節”。2015年農曆十月廿三日是練氏受姓1370周年紀念日,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練氏後裔將會在神農山舉行盛大的祭祖活動。

練氏源出伏羲

練氏源出伏羲之後,東何為東不訾第96世嗣孫,李世民賜姓後為練氏受姓始祖,其後裔分布海內外各地。其中一支,傳3世練友明從河南入福建建州(今浦城縣仙陽鎮練村),又傳16世練乾譽遷建寧府(今建甌市玉山鎮),傳至22世練詒嘉遷江西臨江府三洲里(今峽江縣水邊鄉),傳至28世練淵文遷居福建武平縣象洞鄉洋貝村,傳至32世練元龍於明初洪武間遷廣東梅縣,後遷興寧市甘專村,裔孫分布廣東的興寧、梅縣、平遠、龍川、五華、紫金、惠陽、惠東、博羅、陸河、陸豐、河源、東源、和平、連縣、中山、斗門、珠海、韶關、清遠、清新、新豐、陽山、四會、信宜、高州、鬱南、雲浮、新興、陽春、陽江、陽東、廣寧、懷集、鶴山、徐聞、深圳、廣州等40多個市縣,及廣西、四川、湖南、江西、福建、海南、香港、澳門、台灣、新加陂、印尼、美國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