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兵之計

緩兵之計

緩兵之計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huǎn bīng zhī jì,意思是指延緩對方進攻的計策。指拖延時間,然後再想辦法。語出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緩兵之計
  • 注音:huǎn bīng zhī jì
  • 結構:偏正式
  • 年代:古代
出處,釋義,用法,燈謎,英文,歇後語,近義詞,反義詞,押韻詞,成語出處,成語舉例,

出處

1、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
2、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八回《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原來張特用緩兵之計,哄退吳兵,遂拆城中房屋,於破城處修補完備
3、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四回:“今又來求成,莫非緩兵之計,欲俟楚救耶?”
4、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七十二回:話大決意要殺陶三,監生恐鬧出事來,原為緩兵之計。
5、李六如《六十年代的變遷》六章:“到底打不打?是不是袁世凱的緩兵之計?”

釋義

延緩對方進攻的計策。指拖延時間,然後再想辦法。

用法

作主語、賓語;指拖延時間,然後再想辦法。

燈謎

暫停。

英文

stalling tactics。

歇後語

諸葛亮彈琴。

近義詞

反義詞

押韻詞

偶變投隙、面牆而立、名譽掃地、臨難不避、削木為吏、一舉兩利、意慮乖僻、費心勞力、另眼看戲、貪名圖利。

成語出處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孔明司馬懿在祁山作戰。蜀軍消滅了魏軍大將郭淮、孫禮,占領了武都、陽平。張郃、戴陵等率軍前去救援,被孔明打敗。雙方對峙了半月。孔明見司馬懿不敢出戰,用撤軍的緩兵之計,誘使司馬懿驅兵追趕,司馬懿中計大敗。

成語舉例

1、我認為熱鬧這時是想先回部隊,以後再設法的緩兵之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