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管理:計費與性能管理策略

網路管理:計費與性能管理策略

《網路管理:計費與性能管理策略》是針對目前網路維護的需求,從技術和管理角度全面闡述了“網路管理”。它內容安排合理,結構脈絡清晰,敘述由淺入深並結合大量實例,適用於NMS/OSS構架師和網路設計人員、操作人員、服務設計人員、網路管理員以及記賬和計費操作/IT部門、產量規劃部門、安全部門的人員,也適用於其他對網路管理特別是記賬和性能戰略有一定興趣的讀者。

基本介紹

  • 書名:網路管理:計費與性能管理策略
  • 作者:(美國)(BenoitClaise)克萊斯      (美國)(RalfWolter)沃爾特
  • ISBN:9787115189264
  • 類別:計算技書籍
  • 定價:65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網路管理:計費與性能管理策略》針對目前網路維護的需求,從技術和管理角度全面闡述了“網路管理”。
《網路管理:計費與性能管理策略》共分為3個部分,在引入廣泛的性能標準和定義之後,針對Cisco設備和IOS軟體,解釋了內建管理和設備特性。對網路標準、技術和Cisco解決方案進行了深入分析,包括簡單網路管理協定(SNMP)和管理信息庫(MIB)、遠程監控(RMON)、IP記賬、NetFlow、BGP策略記賬、AAA記賬、基於網路的套用識別(NBAR)和IPSLA(以前稱為SAA),並且對每項技術都列舉了相應實例和技術細節。最後,書中展示了記賬和性能管理的五大套用:數據網路監控、容量規劃、計費、安全和語音網路性能。

作者簡介

BenoitClaise,CCIENo.2686,是一位著名的Cisco工程師,他專注於嵌入式管理以及設備儀器的架構設計,其經驗涵蓋了統計、性能以及故障管理等方面。Claise還為IETF致力於NetFlow標準制定的IPFIX和PSAMP工作小組提供協助。1996年,他以一位客戶支持工程師的身份加入Cisco公司技術支持中心的網路管理部門,此後在加入工程部門之前,他還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增值工程師。
RalfWolter·是Cisco公司的一位高級經理和諮詢工程師。他領導著針對歐洲的Core及NMS/OSS顧問團,工作與企業級工程密切相關,同時還要對大型的客戶項目提供支持。他專長領域是與統計、性能管理相關的管理性儀器設備。1996年,他以系統工程師的身份加入Cisco公司,曾在歐洲、中東以及非洲的許多大型網路管理工程中擔任過技術領導的工作。在出任目前的職位之前,他還曾經是AT&T/NCR公司的網路顧問,著力於數據網路的設計及管理。

編輯推薦

比較並選擇最適合的記賬方法;套用最佳的網路性能實踐:使用內建的CiscoIOS網路管理系統組件來最佳化性能:在性能統計中發現服務質量降低的趨勢並在服務降級之前予以避免:標識出使用的網路路徑,以便提高整個網路的效率;地址監控、性能規劃、計費、安全和語音網路的案例:了解Cisco網路性能。將其套用於SLA中以提高記賬和計費能力。
理解網路性能和效率對於企業的成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為了保證用戶的滿意度,服務提供商和企業IT部門必須向用戶的網路提供服務等級協定(SLA)。並持續地對其進行關注。在《網路管理:計費與性能管理策略》中。Cisco網路性能和記賬兩個領域的頂級專家一起全面闡釋了網路專家必須知道的專業知識。
《網路管理:計費與性能管理策略》對CiscoIOS內建的監控和性能最佳化管理進行了深入的講解。同時提供了記賬和性能管理的最佳策略。
書中展示了已被廣泛接受的性能標準和定義。以及當前對於數據收集來說最佳的實踐方法,並針對Cisco設備和IOS軟體。解釋了嵌入式管理和設備特性。幫助讀者準確地判斷性能、規劃網路的改良以及處理和避免潛在問題。書中深入分析了網路標準、技術和Cisco解決方案。包括簡單網路管理協定(SNMP)和管理信息庫(MIB)、遠程監控(RMON)、IP記賬、NetFIOW、BGP策略記賬、AAA記賬、基於網路的套用識別(NBAR)以及IPSLA(以前被稱為SAA)。對於每一種技術。書中都提供了相關實例和技術細節。
《網路管理:計費與性能管理策略》以模擬的場景結尾,展示了記賬和性能管理的5大套用,即數據網路監控、容量規劃、計費、安全和語音網路性能。
《網路管理:計費與性能管理策略》對於每一位工作中涉及網路性能、效率和收益率的專家,特別是NMS/OSS架構師、網路和服務設計者、網路管理員和其他所有參與網路記賬或計費工作的人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目錄

第1部分數據收集和方法論標準
第1章了解記賬與性能管理的需求
1.1記賬與性能管理的定義及其相互關係
1.1.1記賬管理的定義
1.1.2定義性能管理
1.1.3記賬和性能之間的關係
1.1.4輔助的解決方案
1.2記賬的目的
1.2.1網路監控
1.2.2用戶監控和參數定義
1.2.3套用監控和參數定義
1.2.4性能規劃
1.2.5流量參數定義和流量工程
1.2.6對等關係和傳輸協定
1.2.7計費
1.2.8安全分析
1.3性能的目的
1.3.1設備性能監控
1.3.2網路性能監控
1.3.3服務監控
1.3.4基準
1.3.5故障管理
1.4將信息套用到商業中去
1.5總結
第2章數據收集方法
2.1數據收集詳細介紹:去收集什麼
2.1.1什麼是鍵值
2.1.2什麼是數值
2.1.3必需數據與可選數據的對比
2.1.4數據類型列表
2.1.5示例:套用監控
2.1.6示例:流量矩陣
2.1.7示例:SLA監控
2.2定義使用者
2.3測量方法:怎樣收集數據記錄
2.3.1主動監控與被動監控
2.3.2被動監測概念
2.3.3主動監測概念
2.3.4最佳實踐:怎樣部署主動監測和被動監測
2.3.5觀點:被動監測分析單向延遲
2.4測量位置:在哪裡採集數據記錄
2.4.1網路設備收集和中斷設備收集
2.4.2邊界採集與核心採集
2.4.3嵌入採集和外部設備採集
2.4.4入向採集與出向採集
2.4.5數據流目的地或源的查詢
2.4.6特定的取決於技術的約束
2.5收集的基礎架構:如何收集數據記錄
2.5.1拉模式與推模式
2.5.2基於事件的模式
2.5.3輸出協定
2.5.4收集基礎架構的網路設計
2.5.5通信概念
2.5.6收集伺服器概念
2.6調解設備功能:如何處理數據記錄
2.6.1過濾
2.6.2對抽樣的評估
2.6.3門限值監控
2.6.4數據匯總
2.6.5數據記錄的關聯和豐富
2.6.6重複數據流記錄分離
2.6.7數據記錄格式化和存儲
2.7安全考慮:如何保證數據的真實性與完整性
2.7.1源認證
2.7.2保證數據和設備的完整性
2.7.3拒絕服務攻擊(DoS)
2.8總結
第3章記賬和性能標準及其定義
3.1了解標準和標準化組織
3.2結構和框架標準:TMN/FCAPS模型(ITU-T)
3.2.1故障管理
3.2.2配置管理
3.2.3記賬管理
3.2.4性能管理
3.2.5安全管理
3.2.6TMN框架
3.3結構和框架標準:eTOM模型(TMF)
3.4信息化IETF標準
3.4.1IETFRFC2924——記賬屬性和記錄格式
3.4.2IETFRFC2975——記賬管理介紹
3.5信息建模
3.6數據收集協定:SNMP、SMI及MIB
3.6.1網際網路管理模型及術語
3.6.2MIB模型及對象定義
3.6.3SMI定義
3.6.4SNMP版本
3.6.5SMIv1以及SMIv2參考
3.7數據收集協定:NetFlow版本9和IPFIX輸出協定
3.7.1NetFlow版本9輸出協定
3.7.2IPFIX
3.8數據收集協定:PSAMP
3.8.1PSAMP協定規範
3.8.2PSAMP參考
3.9數據收集協定:AAA(RADIUS、Diameter和TACACS+)
3.9.1RADIUS
3.9.2TACACS+
3.9.3Diameter
3.10數據收集協定:IPDR
3.11數據收集協定:CMISE/CMIP和GDMO
3.12服務觀念
3.13總結
第2部分在Cisco設備上的部署
第4章SNMP和MIB
4.1MIB
4.2IOS支持的SNMP版本
4.3net-snmp工具
4.4SNMPv2c的CLI操作和配置實例
4.4.1SNMPv2c配置實例
4.4.2SNMPv2c數據接收
4.4.3顯示SNMPv2c統計數據
4.5SNMPv3CLI操作和配置實例
4.5.1AuthNoprivSNMP舉例
4.5.2authPrivSNMP舉例
4.6MIB表檢索案例
4.7MIB功能區域比較表
4.8給記賬和性能的通用MIB
4.8.1MIB-II(RFC1213)、IF-MIB(RFC2863)和CISCO-IF-EXTENSION-MIB
4.8.2CISCO-PING-MIB
4.8.3CISCO-PROCESS-MIB
4.8.4CISCO-ENVMON-MIB和CISCO-HEALTH-MONITOR-MIB
4.8.5CISCO-MEMORY-POOL-MIB
4.8.6CISCO-DATA-COLLECTION-MIB
4.9先進的設備工具
4.10記賬和性能的特定技術MIB
4.10.1幀中繼
4.10.2MPLS
4.10.3IPv6
4.10.4組播
4.10.5VLAN
4.10.6流量管理和控制
4.10.7電話技術
4.11創建新的MIB對象:EXPRESSION-MIB
4.11.1EXPRESSION-MIB例子
4.11.2EVENT-MIB與EXPRESSION-MIB的聯繫
4.12獲取MIB
第5章RMON
5.1RMON1和RMON2MIB
5.1.1RMON原則
5.1.2支持的設備和IOS版本
5.1.3CiscoNAM模組
5.1.4CLI操作
5.1.5SNMP操作
5.1.6示例
5.2DSMONMIB
5.2.1DSMONMIB原理
5.2.2支持的設備和IOS版本
5.2.3CLI操作
5.2.4SNMP操作
5.2.5示例
5.3SMONMIB
5.3.1支持的設備與IOS版本
5.3.2CLI操作
5.3.3SNMP操作
5.3.4示例
5.3.5採集監控
5.4APMMIB與ARTMIB
5.4.1支持的設備與IOS版本
5.4.2CLI操作
5.4.3SNMP操作
5.4.4示例
5.4.5採集監控
5.5適用性
5.6進一步閱讀
第6章IP記賬
6.1IP記賬(三層)
6.1.1IP記賬(三層)規則
6.1.2支持的設備和IOS版本
6.1.3CLI操作
6.1.4SNMP操作
6.1.5例子(CLI和SNMP)
6.2IP記賬訪問控制列表(ACL)
6.2.1IP記賬ACL規則
6.2.2支持的設備和IOS版本
6.2.3CLI操作
6.2.4SNMP操作
6.2.5例子(CLI和SNMP)
6.3IP記賬MAC地址
6.3.1IP記賬MAC地址規則
6.3.2支持的設備和IOS版本
6.3.3CLI操作
6.3.4SNMP操作
6.3.5例子(CLI和SNMP)
6.4IP記賬優先權
6.4.1IP記賬優先權規則
6.4.2支持的設備和IOS版本
6.4.3CLI操作
6.4.4SNMP操作
6.4.5例子(CLI和SNMP)
6.5適用性
第7章NetFlow
7.1NetFlow基礎
7.1.1流定義
7.1.2快取的概念
7.1.3路由器中流的老化
7.1.4交換機中流的老化
7.1.5輸出版本和相關信息參數
7.1.6支持的接口
7.1.7輸出協定:UDP或SCTP
7.1.8NetFlow在設備層面的架構:參數的整合
7.1.9CiscoNetFlow收集器
7.2命令行操作
7.3SNMPNETFLOW-MIB的操作
7.4範例:在路由器上的NetFlow版本5
7.5範例:在Catalyst交換機上的NetFlow配置
7.6範例:NetFlow版本8
7.7範例:NetFlow版本9
7.8NetFlow版本9支持的新特性
7.8.1SCTP輸出
7.8.2取樣的NetFlow
7.8.3NetFlow輸入過濾
7.8.4MPLS敏感的NetFlow
7.8.5BGP下一跳信息要素
7.8.6NetFlow組播
7.8.7NetFlow第二層和安全監控輸出
7.8.8流量最高者
7.8.9靈活NetFlow
7.9部署指南
7.10支持的設備以及IOS版本
第8章BGP策略記賬
8.1入站BGP策略記賬
8.2出站BGP策略記賬
8.3所有4種BGP策略記賬組合的總結
8.4基礎
8.5BGP策略記賬命令
8.6SNMP操作
8.7範例(CLI和SNMP)
8.7.1初始配置
8.7.2採集監控
8.8目的敏感服務
8.8.1目的敏感計費
8.8.2目的敏感流量整形(DSTS)
8.9適用性
第9章AAA記賬
9.1AAA記賬的基礎
9.2RADIUS、TACACS+和Diameter高級比較
9.3RADIUS
9.3.1RADIUS屬性
9.3.2RADIUSCLI操作
9.3.3RADIUS的語音擴展
9.4Diameter細節
第10章NBAR
10.1NBAR功能性
10.1.1分散式NBAR
10.1.2NBAR分類細節
10.1.3NBAR報文描述語言模組(PDLM)
10.1.4NBAR範圍
10.2支持的設備和IOS版本
10.3NBAR協定發現(PD)MIB
10.3.1NBAR支持的協定
10.3.2NBAR協定發現統計
10.3.3NBAR排名前N的統計
10.3.4NBAR協定發現門限值、陷阱和歷史
10.4NBAR配置命令
10.5NBARshow命令
10.6NBAR例子(CLI和SNMP)
10.6.1基本NBAR配置
10.6.2定製套用的例子
10.6.3限制端到端的流量
10.6.4HTTP請求負載檢測
10.7NBAR適用性
第11章IPSLA
11.1被測量的度量:測量什麼
11.1.1網路延時
11.1.2抖動
11.1.3報文丟失
11.1.4測量精確性
11.1.5TCP連線
11.1.6DHCP和DNS回響時間
11.1.7HTTP回響時間
11.1.8將度量與套用聯繫
11.2操作:如何測量
11.2.1操作參數
11.2.2MPLSVPN認識
11.2.3IPSLA回響者
11.2.4操作類型
11.3IPSLACLI操作
11.4帶CISCO-RTTMON-MIB的SNMP操作
11.5特定套用場景:HTTP
11.6特定套用場景:VoIP
11.7先進的特性
11.7.1日程安排
11.7.2統計的分布
11.7.3歷史採集
11.7.4門限值和通告
11.7.5IPSLA的增強對象追蹤
11.8實施考慮
11.8.1支持的設備和IOS版本
11.8.2性能影響
11.8.3精確性
11.8.4安全考慮
11.8.5IPSLA部署
第12章數據採集方法總結
第3部分在解決方案中的技術套用
第13章監控場景
13.1網路監控藍圖
13.2設備和鏈路性能
13.3網路性能和連通性
13.4套用監控
13.5服務監控與路由最佳化
第14章容量規劃場景
14.1鏈路容量規劃
14.2容量規劃的網路藍圖
14.3問題區間
14.4容量規劃工具
14.5核心流量矩陣生成方法
14.5.1NetFlowBGP下一跳ToS匯總
14.5.2彈性NetFLow
14.5.3MPLS敏感的NetFlow
14.5.4NetFlow收集器的BGP被動鄰居
14.5.5BGP策略記賬
14.5.6其他方法
14.6額外需要考慮的事項:對等(P2P)流量
14.7總結
第15章語音場景
15.1IP電話網路藍圖
15.2語音性能測量
15.2.1標準與技術
15.2.2在語音路徑中的網路設備
15.2.3CiscoCallManager(CCM)
15.2.4應用程式舉例
15.3語音記賬
15.3.1標準與技術
15.3.2語音路徑中的網路設備
15.3.3網關、網守、多媒體會議管理器
15.3.4CiscoCallManager(CCM)
15.3.5應用程式舉例
15.4你的網路準備好部署IP電話了嗎
第16章安全場景
16.1安全管理的網路藍圖
16.2網路管理步驟
16.2.1準備
16.2.2鑑別
16.2.3分類
16.2.4追溯
16.2.5反應
16.2.6後期鑑定
16.3總結
第17章計費場景
17.1計費網路藍圖
17.2計費方法
17.2.1基於時間的計費
17.2.2基於流量的計費
17.2.3目的地敏感型計費
17.2.4基於時間與距離的計費
17.2.5基於服務計費
17.2.6企業部門費用返還
17.2.7統一費用計費
17.3總結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