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是南京漢德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04年4月30日申請的專利,該專利的申請號為2004100148096,公布號為CN1571336,公布日為2005年1月26日,發明人是周鳴、祁峰、計瑋、金義龍。

《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採用性價比更好的點陣數碼混合顯示屏作為客戶端的顯示主體,利用總控計算機和傳輸網路將多個客戶端綜合起來形成一個系統,每個客戶端設定嵌入式串口設備網路伺服器,接受總控計算機傳送的信息和指令,再通過單片機處理後驅動顯示屏硬體進行發布和顯示信息。該發明降低了系統硬體的製造、運營和維護成本,客戶端的數量不受限制,系統的同步性和穩定性大大提高,參數更新、軟體升級、病毒防治等方面均更為簡便,可廣泛套用於實時顯示發布銀行利率、外匯、國債、黃金、證券等行情。

2007年,《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獲得第五屆江蘇省專利項目獎優秀獎。

(概述圖為《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摘要附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 公布號:CN1571336
  • 公布日:2005年1月26日
  • 申請號:2004100148096
  • 申請日:2004年4月30日
  • 申請人:南京漢德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竹山路88號
  • 發明人:周鳴、祁峰、計瑋、金義龍
  • 分類號:H04L12/00、G06F3/14
  • 代理機構: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類別:發明專利
  • 代理人:陳忠輝、姚姣陽
專利背景,發明內容,專利目的,技術方案,改善效果,附圖說明,權利要求,實施方式,榮譽表彰,

專利背景

通常,用於公共場合發布信息的裝置是由顯示和控制兩部分構成。顯示部分即為人們從外表所見到的顯示屏,按照基本的顯示元件分類,2004年4月前已有的顯示屏可以分為點陣屏和數碼管屏兩大類。點陣屏的基本顯示元件是一個個發光二極體,它們以點陣的形式排列,通過這一個個“顯示點”的發光與否,從總體上顯示出漢字、數字、字母、圖形、符號等各種形式的信息內容。數碼管屏的基本顯示單元是一個個數碼管,每個數碼管是由7個發光二極體構成“8”形,通過對這7個二極體發光與否的控制,使每個數碼管能夠形成0~9共10個基本數字,從而給公眾提供數字信息。
對顯示屏顯示內容的控制,2004年4月前是通過計算機軟體進行的。經過計算機軟體處理後的信息,通過串口連線傳輸給安裝在屏體內部的單片機,單片機再驅動顯示屏硬體進行顯示。對於不需要聯網的顯示屏,使用的計算機通常是PC機,軟體安裝在PC機中,通過人機互動來實現信息的修改和發布。對於需要聯網的顯示屏,使用的計算機通常是直接安裝在屏體內的小型工控機,軟體安裝在工控機中,通過網路接口接收從網路上傳輸來的數據,自動分析處理,從而實現信息的修改、發布。
隨著顯示屏在諸多領域內的廣泛套用,其用戶群越來越注重對於聯網顯示的要求,因為將顯示屏聯網顯示之後,可以更好地實現信息發布的同步、準確,並且減少人為操作的費用和時間。2004年4月前顯示屏的種類以及採用工控機控制聯網顯示的技術存在著許多缺陷與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點陣屏的造價比較高,屏體上一些區域的使用效率較低;數碼管屏的價格雖然便宜,但它只能顯示數位化信息,發布的內容及信息量受到限制;
(2)工控機採用windows作業系統,聯網後有感染病毒的可能,一旦感染上病毒,顯示屏就不能正常工作;
(3)通常顯示屏屏體是通過斷電方式關機,使得內置的工控機的作業系統處於硬關機,多次硬關機以後容易出現內容丟失、系統發生故障、下次啟動進入安全模式等問題,直接影響到屏體正常工作;
(4)控制顯示屏顯示的程式在工控機中運行,沒有人機界面提供給用戶,如果出現運行問題,無法人工干預;
(5)各塊顯示屏相互之間基本上獨立,顯示控制程式分布在各自的工控機中,系統性不強,當客戶需要在多個地點發布顯示相同或者相似信息的時候很不方便。一旦顯示程式發生故障需要維護,或者需要改變顯示屏的網路參數設定,或者客戶提出了新的需求,或者網路傳輸接口發生變化等等,都需要將顯示屏一一拆下,再將鍵盤接到工控機上進行操作,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2004年4月前已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該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兼具點陣屏和數碼管屏兩者優點的顯示屏,有效解決設備造價與使用性能之間的矛盾。

技術方案

《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包括信息源、傳輸網路和多個客戶端,每個客戶端由顯示屏和控制部分構成,控制部分包括單片機和屏體顯示電路,單片機是由中央處理器CPU和存儲器組成,系統中增設總控計算機,它一方面與信息源連通以獲取信息和指令,另一方面與傳輸網路連通,以便將顯示和控制信息通過傳輸網路傳送給客戶端。客戶端的控制部分添加客戶端伺服器,該客戶端伺服器一方面與傳輸網路連通,以獲取總控計算機傳輸來的顯示和控制信息,另一方面與單片機相連,將所獲取的顯示和控制信息轉換後傳送給單片機,單片機對這些信息處理後傳輸給屏體顯示電路,進而驅動顯示屏發布和顯示信息。
上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的控制方法,按照以下步驟實現:
(1)總控計算機從信息源獲取各種信息與指令;
(2)總控計算機將需要發布的信息和指令處理成固定格式的數據檔案,存放在預先建立的目錄中;
(3)確定要向哪一個或幾個客戶端傳送哪些數據;
(4)判斷客戶端是否有效,並逐個連線;
(5)按照預先設定的協定組織待傳送數據,必要時分成多個數據包;
(6)將總控計算機與客戶端嘗試建立Socket連線,如果連線失敗,則將客戶端狀態設為無效;
(7)嘗試將數據包傳送給客戶端,如果失敗,則將客戶端狀態設為無效;
(8)嘗試接收客戶端返回的信息,無論成功與否,都記錄下此次傳送的情況;
(9)回到步驟(4)傳送數據到下一個客戶端,直至向所有客戶端都傳送完畢;
(10)每一個客戶端利用自配的客戶端伺服器,將接受到的新的數據轉換後傳送給單片機;
(11)單片機接受到新數據以後首先判斷是否為需要的數據,若是就根據數據類型做出不同操作:時間數據——校準定時器,屏體數據和跑馬即時信息——保存到存儲器中,控制信息——按控制信息的要求做相應操作;
(12)單片機在接受完數據以後,傳送一個返回信息給總控計算機的服務程式;
(13)單片機通過客戶端屏體顯示電路定時刷新屏體上的時間,並將保存在存儲器中的屏體數據和跑馬即時信息顯示到顯示屏上。
該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優選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前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其中所述的客戶端伺服器是嵌入式串口設備網路伺服器,它從傳輸網路獲取顯示和控制信息,轉換成串口數據以後傳送給單片機。
前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其中所述的客戶端顯示屏是同時採用點陣模組和數碼管的混合顯示屏,它的屏體顯示電路包括屏體數碼顯示電路和屏體點陣顯示電路兩部分,並且,客戶端的控制部分還包括硬體刷新子系統。
前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其中所述的硬體刷新子系統是由顯示緩衝區、可程式邏輯器件EPLD和輸出緩衝電路構成。
前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其中所述的混合顯示屏包含固定標識區、滾動條屏區、項目名稱區、數字區和時間區,滾動條屏區和項目名稱區的顯示元件是點陣模組,數字區和時間區的顯示元件是數碼管。
前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其中所述的點陣模組是單色點陣模組,所述的數碼管是雙色數碼管。
前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其中述的總控計算機是PC機,所述的傳輸網路是有線網路或者無線網路。
前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其中所述的信息源提供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數字、文本、FTP、Socket、資料庫和手輸信息。
前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的控制方法,當客戶端在設定時間之內沒有接受到任何數據,則在顯示屏上顯示提示信息。

改善效果

《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用點陣模組和數碼管組成混合顯示屏,並利用嵌入式串口設備網路伺服器替代工控機,增加單片機的存儲與控制功能,改進了已有的聯網顯示技術,在完全保留2004年4月前已有技術優點的基礎上,有效克服了種種缺陷,起到了很好的技術效果:
(1)發明所提供的點陣數碼混合顯示屏(簡稱:混合屏),綜合了點陣屏和數碼管屏兩者的優點。它用點陣模組顯示各種信息的項目名稱和跑馬信息,用數碼管顯示數字信息,使得它顯示的內容多於單純的數碼管屏,而價格低於單純的點陣屏,因而,該技術可以推廣套用於銀行、證券市場、交易市場等許多領域;
(2)使用總控計算機作為系統的控制部分,客戶端運用嵌入式串口設備網路伺服器和大容量單片機取代2004年4月前已有技術中的工控機,利用網路聯網技術實現一台總控計算機控制多台異地的顯示屏,大大降低了系統硬體的製造、運營和維護成本;
(3)系統中客戶端的數量不受限制,總控計算機只需要安裝一套服務軟體即可統一管理、監控所有客戶端,處理、傳送需要顯示的數據到達所有的混合屏終端進行發布和顯示,系統的同步性和穩定性大大提高,參數更新、軟體升級、病毒防治等方面均更為簡便。

附圖說明

圖1是《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拓撲圖;
圖2、圖3和圖4是該發明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所提供的點陣數碼混合顯示屏的幾種分區布置示意圖;
圖5是該發明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控制方法中總控計算機採用的數據傳送服務程式的原理框圖;
圖6是該發明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控制方法中客戶端接受數據並進行處理的過程示意圖。
圖7是該發明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控制方法中客戶端的可程式邏輯器件(EPLD)對點陣信息進行處理的程式框圖。
圖1~圖4中的附圖示記的含義
附圖示記
含義
附圖示記
含義
附圖示記
含義
1
信息源
2
總控計算機
3
傳輸網路
4
客戶端
5
客戶端伺服器
6
單片機
7
顯示屏
8
固定標識區
9
滾動條屏區
10
項目名稱區
11
數字區
12
時間區

權利要求

1.一種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包括信息源、傳輸網路和多個客戶端,每個客戶端由顯示屏和控制部分構成,控制部分包括單片機和屏體顯示電路,單片機是由中央處理器CPU和存儲器組成,其特徵在於:設定總控計算機,它一方面與信息源連通以獲取信息和指令,另一方面與傳輸網路連通,以便將顯示和控制信息通過傳輸網路傳送給客戶端;客戶端的控制部分添加客戶端伺服器,該客戶端伺服器一方面與傳輸網路連通,以獲取總控計算機傳輸來的顯示和控制信息,另一方面與單片機相連,將所獲取的顯示和控制信息轉換後傳送給單片機,單片機對這些信息處理後傳輸給屏體顯示電路,進而驅動顯示屏發布和顯示信息。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客戶端伺服器是嵌入式串口設備網路伺服器,它從傳輸網路獲取顯示和控制信息,轉換成串口數據以後傳送給單片機。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客戶端顯示屏是同時採用點陣模組和數碼管的混合顯示屏,它的屏體顯示電路包括屏體數碼顯示電路和屏體點陣顯示電路兩部分,並且,客戶端的控制部分還包括硬體刷新子系統。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硬體刷新子系統是由顯示緩衝區、可程式邏輯器件EPLD和輸出緩衝電路構成。
5.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混合顯示屏包含固定標識區、滾動條屏區、項目名稱區、數字區和時間區,滾動條屏區和項目名稱區的顯示元件是點陣模組,數字區和時間區的顯示元件是數碼管。
6.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點陣模組是單色點陣模組,所述的數碼管是雙色數碼管。
7.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總控計算機是PC機,所述的傳輸網路是有線網路或者無線網路。
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信息源提供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數字、文本、FTP、Socket、資料庫和手輸信息。
9.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的控制方法,按照以下步驟實現:
(1)總控計算機從信息源獲取各種信息與指令;
(2)總控計算機將需要發布的信息和指令處理成固定格式的數據檔案,存放在預先建立的目錄中;
(3)確定要向哪一個或幾個客戶端傳送哪些數據;
(4)判斷客戶端是否有效,並逐個連線;
(5)按照預先設定的協定組織待傳送數據,必要時分成多個數據包;
(6)將總控計算機與客戶端嘗試建立Socket連線,如果連線失敗,則將客戶端狀態設為無效;
(7)嘗試將數據包傳送給客戶端,如果失敗,則將客戶端狀態設為無效;
(8)嘗試接收客戶端返回的信息,無論成功與否,都記錄下此次傳送的情況;
(9)回到步驟(4)傳送數據到下一個客戶端,直至向所有客戶端都傳送完畢;
(10)每一個客戶端利用自配的客戶端伺服器,將接受到的新的數據轉換後傳送給單片機;
(11)單片機接受到新數據以後首先判斷是否為需要的數據,若是就根據數據類型做出不同操作:時間數據——校準定時器,屏體數據和跑馬即時信息——保存到存儲器中,控制信息——按控制信息的要求做相應操作;
(12)單片機在接受完數據以後,傳送一個返回信息給總控計算機的服務程式;
(13)單片機通過客戶端屏體顯示電路定時刷新屏體上的時間,並將保存在存儲器中的屏體數據和跑馬即時信息顯示到顯示屏上。
10.權利要求9所述的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客戶端如果在設定時間之內沒有接受到任何數據,則在顯示屏上顯示提示信息。

實施方式

如圖1,總控計算機2採用PC機,它從各種信息源1的接口獲取數字、文本、FTP、Socket、資料庫和手輸等多種信息;傳輸網路3為銀行內部區域網路;客戶端4為同一家銀行在同一座城市的多處網點,數量不限。
客戶端伺服器5採用LANTRONIXXport(1口RS-232)型號的嵌入式串口設備網路伺服器,其一端的網路接口與網線的RJ45接頭連線,用以接收網路數據,另一端的串口輸出直接與主機板單片機6相連。該客戶端伺服器5主要完成TCP/IP-232協定的轉換、提供WEB服務的功能,它接受經網路傳輸的TCP數據包,轉換到232連線埠輸出,同時,提供用於遠程參數配置的WEB服務。
單片機6以CYGNAL公司生產的C8051F020高速單片機晶片為核心(該款單片機具有如下特性:①採用高速、流水線結構的8051兼容的CIP-51核心;②全速、非侵入式的系統調試接口;③64K位元組的線上系統編程的FLASH存儲器;④片內電源監視器、看門狗定時器、時鐘振盪器;⑤工業使用適用於-45℃~+85℃溫度範圍。),配以ATMAL公司I2C非易失存儲器24WC256構成,提供數據包的解碼、重組,內部程式完成數碼顯示部分的數據輸出,漢字顯示信息經提取字型檔點陣後寫入硬體刷新子系統的顯示緩衝區中。
硬體刷新子系統由EPLD(ALTERA公司EPM3256晶片)、顯示緩衝區、輸出緩衝電路構成,EPLD內部的邏輯按照預定的地址從顯示緩衝區中取得顯示數據,格式化後經輸出緩衝電路送至屏體點陣顯示區域顯示。
客戶端控制部分另有屏體數碼顯示電路和屏體點陣顯示電路。
顯示屏7採用圖2、圖3或圖4中任意一種混合屏,屏的外表分成固定標識區8、滾動條屏區9、項目名稱區10、數字區11和時間區12,固定標識區8用來標註銀行名稱和圖示,滾動條屏區9用來顯示即時跑馬信息,項目名稱區10和數字區11結合起來顯示需要發布的完整信息,時間區12用來顯示年月日、時分秒和星期等即時時間,滾動條屏區9和項目名稱區10的顯示元件採用單色點陣模組,數字區11和時間區12採用LED雙基色數碼管,該數碼管是以R/G雙色LED晶體為發光材料,由透明環氧樹脂呈“8”封裝於塑膠殼體中,通過驅動電路的電流驅動可以將“0~9,A~I”等ASCII字元用紅、綠、黃三種顏色顯示出來。
上述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通過以下具體方式來控制:
一、信息獲取與處理
總控計算機通過各種各樣的接口從信息源獲取數字、文本、FTP、Socket、資料庫、手輸等各種信息,利用預先安裝的數據處理服務程式將所獲得的信息處理成固定格式的數據檔案,保存到特定目錄中。處理方法如下:
1、有關屏體的數據構成
單屏是:56×10+256,其中數碼部分是56位元組×10行,漢字部分是256位元組;
雙屏是:(56×10+256)×2+1280,其中(56×10+256)同單屏部分,最後的1280位元組是標題點陣。
2、數碼信息的處理
每個36位元組,後加20位元組湊成56位元組,共10行,即560位元組。增加的20位元組都是0x00。
3、漢字信息的處理
每個漢字2個位元組,共212位元組,然後加44位元組湊成256位元組。增加的位元組都是0x00,其中42個位元組加在前面,2個位元組加在後面,留給星期用。
二、數據傳送階段
如圖5,主控計算機從ini檔案中獲取信息,形成“跑馬設定屏數信息”,該信息在增添“定時參數”以後與“信息獲取與處理”階段形成的單屏數據和雙屏數據一起送交“定時處理”程式,生成待傳送單屏數據、待傳送雙屏數據和時間數據,三者全部送交“傳送處理”程式,經處理後傳送給傳輸網路。“傳送處理”程式另外還接受用戶輸入的跑馬信息以及從客戶端信息檔案中讀取的客戶端信息,對這些信息處理後也傳送給傳輸網路。
以上數據傳送階段中,所有需要傳送到的客戶端的IP位址和連線埠都在配置檔案中配置好,所有需要傳送的數據都存放在特定的目錄中,傳送服務程式根據這兩類信息進行傳送數據的操作。每一次傳送數據的具體步驟是:
(1)先確定要向哪一個或幾個客戶端傳送哪些數據;
(2)逐個連線客戶端,在連線之前,先判斷客戶端是否有效(默認為有效,直到任何一次連線或數據傳送失敗,則設為無效);
(3)按數據類型依照預先設定的協定組織好要傳送的數據,組織好之後的數據可以分成多個數據包(協定和分包情況見後續說明);
(4)嘗試和客戶端建立socket連線,如果連線失敗,則將客戶端狀態設為無效;
(5)嘗試將數據包傳送給客戶端,如果失敗,則將客戶端狀態設為無效;
(6)嘗試接收客戶端返回的信息,無論是否成功,都記錄下此次傳送的情況;
(7)回到步驟(2)傳送數據到下一個客戶端,直到所有客戶端都傳送完畢。
從數據類型看,傳送服務程式可以傳送以下4種信息數據:
(1)時間數據。每隔7分鐘傳送時間數據,用於校準客戶端屏體顯示的時間。另外,在傳送時間數據的時候,先將所有客戶端狀態都設為有效,這也是檢測所有客戶端是否有效的方法。如果傳送失敗,再將失敗的客戶端狀態設為無效。
(2)屏體數據。屏體數據分單屏和雙屏兩種,用於兩種不同的屏體格式。當檢測到保存在特定的目錄中的屏體數據檔案傳送改變的時候,即刻傳送屏體數據;或者,每隔30分鐘,將所有屏體數據都傳送一遍。
(3)控制信息。共有5種控制信息,分別為:
a)屏體數據顯示持續時間(即該屏數據顯示多長時間後換成下一屏內容);
b)屏體關機(只是顯示部分切斷電源,客戶端伺服器和單片機仍然工作,可以繼續接收數據);
c)屏體開機;
d)屏體開始自檢。運行固化的自檢程式,用於發現屏體硬體故障;
e)屏體停止自檢。
(4)跑馬即時信息。這是用戶輸入的需要顯示的跑馬信息,可以設定顯示時間、顯示第幾條信息、何種控制方式、何種移動方式、何種清屏方式等。一共可以顯示30條信息,每條信息60個漢字。
每條信息的控制方式有:“傳送訊息”(將信息傳送過去並顯示);“關閉訊息”(將這條信息關閉不顯示);“打開訊息”(將這條關閉的信息再打開顯示)。
每條信息的移動方式(信息在跑馬條上如何移動)有以下多種:“直接寫”,“位左移”,“位元組左移”,“上移”,“下移”,“左展”,“右展”,“上展”,“下展”,“中間兩邊展”,“垂直外展”,“水平內展”,“垂直內展”。
上一條信息在該條訊息顯示之前的清屏方式有:“不清”,“全清”,“向上清”,“向下清”,“向左清”,“向右清”,“上下清”,“中間兩邊清”,“垂直內清”,“水平內清”。
傳送數據的協定和分包情況如下:
(1)數據包由“包頭”+“包頭累加和”+“數據”+“數據累加和”組成,其中“包頭”+“包頭累加和”共16位元組,每次將整屏的數據統一按1024位元組分包,然後在每個包前後分別加上“包頭”和“數據累加和”。
(2)屏體顯示時間的包的包數據由3個位元組組成,如下:1位元組——第幾屏,如果是00則表示以下顯示時間用於所有屏;2位元組——顯示時間,高位在前低位在後,0000表示不顯示,0001表示顯示1秒,0100表示顯示256秒。
(3)屏有效等級的包的包數據由4個位元組組成,用來識別第幾屏和計數次數。其中計數次數按高位在前低位在後設定,如果顯示的次數超過了計數次數仍沒有更新,則不顯示。00表示不計數。
(4)另外,為了減小數據量,包數據長度在不超過1024位元組的情況下該是多少就是多少,不再補足1024位元組了。
三、數據接收及信息顯示階段
如圖6,嵌入式串口設備網路伺服器Xport從傳輸網路接收總控計算機傳送的數據包,轉換成串口數據以後發給單片機的CPU。單片機CPU接收到數據之後,做以下工作:
(1)先按照數據協定判斷是否是需要的數據;
(2)如果是需要的數據,判斷是何種數據,並分類操作:
時間數據——校準定時器,
屏體數據——將數據保存在存儲器中,
控制信息——按控制信息的要求做相應的操作,
跑馬即時信息——將跑馬信息保存到存儲器中;
(3)接收完數據以後,單片機傳送一個返回信息給總控計算機服務程式。
其中,對於要發布的數碼信息,CPU按照規定要求從存儲器中提取,直接傳交屏體數碼顯示電路,進而驅動混合屏上數字區的數碼管顯示出來;而需要發布的點陣信息,CPU從存儲器中提取後,經顯示緩衝區、EPLD、輸出緩衝區之後傳給屏體點陣顯示電路,從而控制顯示屏上滾動條屏區、項目名稱區等點陣區域正確顯示發布信息。
另外,單片機還根據接收到的時間數據定時刷新屏體上的時間。單片機如果30分鐘時間內沒有接收到任何數據,則在屏體顯示提示信息。
EPLD對點陣數據的處理過程如圖7程式框圖所示。處理過程開始後首先判斷連線是否暢通,若不通,經數碼刷處理後重新開始,若通,則判斷是否為正確數據,若不是,則重新開始,若是,則進一步判斷是否為數碼,若是,則直接寫存,接著經數碼刷處理後重新開始,若不是,則判斷是否為完整的點,若是,進入寫存,再讀取點陣,經寫顯示之後重新開始,若不是,則給出放棄數之後返回重新開始。
《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將2004年4月前已有技術中各自獨立的客戶端綜合起來,利用總控計算機和傳輸網路形成一個系統。客戶端設定伺服器,與傳輸網路直接相連,接受總控計算機傳送的需要發布的信息和指令,通過單片機處理後再驅動顯示屏硬體進行發布顯示,從而實現《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可控”、“網路化”顯示發布信息之目的。
採用嵌入式串口設備網路伺服器,內置控制軟體可供遠程配置顯示屏的網路參數、遠程監控數據流量等,因此,如需調整或改變某塊顯示屏的IP位址,不必將該顯示屏關機、抬下,只要在總控PC機上即可完成操作;如需重啟顯示屏,也可以在總控PC機上完成而無需通知屏體所在地點開關電源。
顯示屏使用混合屏以後,可以在固定標識區固定顯示用戶的標誌、名稱等信息,在固定標識區旁邊可以設定時間顯示區域,用於實時顯示日期、星期和時間;滾動條屏區可以顯示用戶的各種宣傳語等信息;項目名稱區和數字區組合起來,可以單屏或分屏顯示各種信息。其中數字顯示部分,採用雙基色數碼管能夠很好地顯示數字顏色(紅、黃、綠三色)。
除了固定標識和時間之外,混合屏上顯示的其他所有內容都是由總控計算機決定的,這樣可以保證各網點的信息同步發布和顯示。

榮譽表彰

2007年,《網路化信息發布顯示系統及其控制方法》獲得第五屆江蘇省專利項目獎優秀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