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葬

2010年3月25日,在民政部此間舉行的全國首屆清明論壇上。“網葬”這個話題引起了與會者的關注和討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葬
  • 意義:世界性的殯葬改革發展方向
  • 形式:目前對於網葬還沒有明確的定義
  • 優點:打破了祭祀的時空限制
  • 時間:2010年3月25日
意義,形式,優點,推廣,

意義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黨委書記朱勇認為,推行綠色殯葬是世界性的殯葬改革發展方向,作為一種新型、綠色的祭奠方式,網葬不僅能夠避免社會與自然資源的浪費,而且大大便捷了人們的祭祀需求,豐富了殯葬文化的內涵。

形式

據介紹,目前對於網葬還沒有明確的定義,但從相關專家的意見來看,嚴格意義上的網葬是指不保留骨灰,而將逝者的遺像、遺體告別儀式、輓聯、悼文等信息錄入電腦,在網路上建立墓地,並予以祭祀的喪葬形式。

優點

網葬具有很多優點,它打破了祭祀的時空限制,拓寬了人類情感抒發的空間,而且由於網路空間的無限巨大,網葬還將保存並延長人類的歷史記憶,為傳統的殯葬文化增添了不少新鮮的內涵。
一是超越時空,方便快捷。這是網葬的一大優勢。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人們的活動範圍不斷擴大,每到春節、清明、忌日或其它重要節日,人們不管離家鄉有多遠,都希望能為逝去的親人掃墓、祭奠,以表達自己的一份思念。然而由於各種原因,不少人連這一簡單的心愿都無法實現。而現在,人們只要花幾分鐘在網路上為逝去的親人建一座墓園,這樣不管身在何方,哪怕在太空飛船上,人們都可以隨時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祭拜,由此表達自己對已逝親人的愛和思念!
二是綠色環保,富於人性化。縱觀當前社會現實和發展趨勢,藉助網際網路跨越時空的特性,通過開設網上墓園、網上紀念館等方式,將記錄已逝親人生前活動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上傳到網上保存這一形式,才是真正環保並符合人們心理需求的綠色殯葬。因為它不但不占用土地資源,不污染環境,是一種名副其實的“低碳殯葬”,符合當今社會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而且費用低廉,祭奠方式也極具人性化。例如“天堂公墓網”,在互動性、高仿真的網上紀念館(含靈位、墓園)中,用戶可以選擇或定製不同風格的網墓,自己書寫碑文,按自己的表達意願上不同含義的香燭、燒紙錢、祭酒、點歌、獻花、獻祭品和留言,撰寫紀念文章等,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同時,網路公墓緬懷祭拜先人的所有資料,包括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永久保存,使逝者的精神與日月同輝,與網路同在。
三是慰藉心靈,促進和諧。對於逝者的親屬而言,逝者離去給他們帶來的可能是無盡的悲傷和被拋棄感,傳統的祭奠方式因受一定的悼念程式和儀式所限,只能暫時緩解他們的痛苦,而網上紀念館則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不受時空和程式限制、盡情表達哀思的方式和途徑。他們可以隨時為逝者祭奠、祈福,隨時撰寫紀念文章或留言,隨心所欲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通過對紀念館的日常管理感受與逝者的緊密聯繫,回憶與逝者生前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從而將被拋棄感降到最低限度。這些活動,對於緩解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感,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意義是不可忽視的。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說,社會大眾的心理健康,有利於增強人們的歸屬感,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四是體現深情,傳承文化。網路公墓可以忠實記錄用戶對逝者的緬懷過程,讓用戶感受到自己每一次對親人的祭拜都是有意義的,都是對親人的一次深情的祈禱和祝福。上過“天堂公墓網”祭拜的用戶可能對此更有真切的感受。該網把逝者紀念館的升級與其深情指數、愛心指數等相掛鈎,用戶對親人祭拜得越多,紀念館的綜合指數就越高,享受的服務也越好,用戶的祭拜歷程和祭拜效果都能從中得到完整而充分的體現。更為重要的是,網路公墓永久保存逝者的音容笑貌及其他全部資料,並通過氏族宗祠和家族館等,展示一個家族的文化傳統和歷史發展進程,它是老百姓的“歷史博物館”。由此,逝者的子子孫孫都可以通過網路公墓感受到其先輩的音容笑貌,了解到一代代的先輩所走過的足跡。這些,通過傳統的殯葬和祭祀方式是無法做到的。
所以,網葬網祭不但符合當今社會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符合向文明環保的綠色殯葬推進的總體趨勢,而且有利於傳統祭祀文化或曰清明節文化的進一步傳承、深化和升華。

推廣

針對這種現實狀況,朱勇認為,要推行網葬等綠色生態的葬法,首先要靠媒體大力宣傳殯葬改革的意義,引導人們逐步改變落後的殯葬方式,普遍提高綠色殯葬意識。其次要靠政府的積極倡導,並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和相關激勵機制,為綠色殯葬方式的推行提供良好平台和便利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