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紋紅土

網紋紅土

網紋紅土(petterned red earth,petterned red soil)又稱蠕蟲狀紅土(vermicular red earth,myrmekitic red earth),分布在中國長江以南,橫斷山脈以東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紋紅土
  • 外文名:petterned red earth,petterned red soil
  • 別稱:蠕蟲狀紅土
  • 分布:中國長江以南,橫斷山脈以東地區
  • 形成:氣候乾濕交替,氧化還原交替
帶有白色如指狀、管狀、蟲狀或黃白色交織網紋的紅色粘土。由於乾濕氣候的交替,紅色粘土層長期受氧化還原交替作用的影響。還原部分粘土層中的鐵質沿裂隙下移而使這部分粘土褪色成白色(白色為純水鋁石Al2O3·H2O),部分粘土層中的鐵質發生水化使這部分粘土變成黃色,因而見白色及黃色網紋夾雜於紅色粘土層中。網紋紅土在中國長江以南地區廣泛分布。
其赤鐵礦的含量較高,磁赤鐵礦的含量較上覆均質紅土或黃棕色土低,揭示了網紋紅土形成於中國南方一個極端濕潤期,長期劇烈的水分活動導致均質紅土中磁赤鐵礦的溶解和鐵質的流失,同時較強的成土作用使強磁性的磁赤鐵礦向弱磁性的赤鐵礦轉化,從而導致網紋紅土的磁化率比上覆均質紅土或黃棕色土低了一個數量級。
【命名】李四光1937年命名,命名地點在江西九江市廬山。
【沿革】在1937年《冰期之廬山》一書中,李四光稱鄱陽冰期及大姑冰期後期遭受濕熱氣候風化後的冰磧層表面蠕狀白斑狀紅泥為白條紅泥,共分新舊兩期,代表間冰期濕熱氣候的產物。1983年地質力學所對此又進行了詳細研究。網紋紅土又稱蠕蟲狀紅土(Myrmekitic red earth)。
【特徵】紅色粘土,下部為棕紅色粘土、亞粘土夾礫石、塊石;上部為棕紅色粘土、亞粘土,有不太發育的層理。具白色蠕蟲網紋狀結構,網紋多由灰白色矽質組成,其中含少量石英顆粒,顆粒表面潔淨,堅韌、質純、細膩、均勻,網紋是由乾濕氣候交替所形成的。厚約20~30m,與下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含少量孢粉,主要有Castanea sequinⅡ。網紋紅土代表高溫多雨間冰期的風化產物,所以它可以在不同成因和不同時代的沉積物上形成,在長江中下游網紋紅土覆蓋於紅色泥礫層之上,其泥礫為廬山冰期之前形成的,應為中更新世沉積物。據磁性地層研究,大致在松山極性時中的哈拉米洛亞時底界,形成年代為0.9~0.40Ma之間,代表中更新世早中期—次間冰期濕熱氣候下形成的產物。網紋紅土廣泛分布於廬山地區及長江中下游,東達太湖以東長江三角洲,西到雲南麗江地區,以廬山葉家壟及九江十里舖最為典型,網紋紅土分布的海拔高度 ,在東部僅幾十米,西部高達3000餘米,此風化殼的分布很穩定,是長江流域第四紀地層中的重要標誌層。
【備考】下部的粗網紋紅土可與鄱陽—大姑間冰期對比,上部的標準網紋紅土,為大姑—廬山間冰期所特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