綰轂中原

“”———毛澤東人民戰爭史上的一座豐碑
綰轂中原  母豬峽戰場紀念碑綰轂中原 母豬峽戰場紀念碑
河南省遂平縣老區建設促進會
1944年~1945年,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時任新四軍五師師長兼政委的李先念遵照黨中央、毛主席、中央軍委“綰轂中原”的戰略決策,率部北上,挺進河南,創建了以嵖岈山為中心的豫中抗日根據地,實現了八路軍、新四軍的三路部隊勝利會師嵖岈山,為打響解放戰爭的第一槍———中原突圍聚集了兵力,鑄就了毛澤東人民戰爭史上的一座不朽的豐碑。
在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新時期,追憶這段光輝歷史,緬懷八路軍、新四軍抗擊日寇的豐功偉績,對激發我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執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綰轂中原”偉大戰略決策,李先念率部北上,挺進河南
(一)日寇發動豫湘桂戰役,河南淪陷
1943年底,為援救其侵入東南亞各國的軍隊,日寇發動了豫湘桂戰役,旨在打通從東北到廣州、南寧的“大陸交通線”。實質上,日軍敗局已定,是在尋求退路。1944年4月,河南會戰,國民黨40萬大軍一觸即潰,短短37天連失38城,河南淪陷。
(二)“綰轂中原”偉大戰略決策的部署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作出“綰轂中原”的偉大戰略決策,命令新四軍北上、八路軍南下,挺進中原,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1944年4月22日,毛澤東電令滕代遠、鄧小平,要太行、太岳八路軍南下。5月11日,中共中央作出向河南方向發展的指示。
6月23日,劉少奇、陳毅從延安電令張雲逸、饒漱石、鄭位、李先念向河南發展,完成“綰轂中原”的戰略任務。同時,中共中央向太岳、太行根據地、冀魯豫軍區發出向河南進軍的指示。
7月25日,中央向北方局、華中局和冀魯豫分局發布了向河南敵後進軍的命令,命令太行、太岳軍分區派部隊南下開闢豫西地區,冀魯豫軍區開闢水東地區,新四軍五師北上開闢淮北和豫中地區。11月6日,中共中央和華北局指示新四軍五師迅速挺進豫中,迎接八路軍三五九旅南下支隊,實現中央“綰轂中原”的戰略任務。在延安,也積極組織武裝部隊向河南敵後挺進。如1944年11月,王樹聲率部從延安出發,毛主席親自送行,過黃河開闢豫西地區。1945年1月,王震三五九旅南下支隊過黃河,完成戰略任務後,在大別山與李先念、王樹聲、王定烈的部隊會師。1945年1月,中央命令冀魯豫軍區第八團?穴亦稱水東八團?雪南下,打通與新四軍五師北上部隊的聯繫。這樣,黨中央、中央軍委完成了對“綰轂中原”的偉大戰略決策的全面部署。
(三)李先念率部北上,挺進河南
根據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部署,李先念積極行動,首先派新四軍五師第13旅副旅長黃霖帶第38團部分河南籍幹部戰士,為進軍河南做準備。五師與鄂豫邊許多高級幹部也立即進軍河南敵後。特別是劉少奇、陳毅關於發展河南的工作指示發來後,使五師明確了方向。1944年6月23日,劉少奇、陳毅從延安發來的電令明確提出:“河南戰役現暫告一段落,敵寇一面作局部東退,似在引誘宗南出關,尋求再度殲滅;一面則積極修復平漢路,圖確實占領,但目前敵全盤戰局重心在攻略粵漢路。長沙陷落,衡洲亦將不守,敵由廣黔向北進行夾擊,亦即日可待。因此,使我們五師的戰略地位和作用益形增高,五師今後發展方向應該確定向河南發展,完成‘綰轂中原’的戰略任務。這一任務完成,使華中、華北、陝北呵成一氣,以便解決我黨我軍顛撲不破的戰略地位。”
李先念、任質賓感到機不可失,主張立即出兵河南,從戰略上改變新四軍五師長期孤懸敵後的困難處境。鄭位三,土地革命時期創建和堅持鄂豫皖根據地的領導人之一。此時,他先以特派員的身份到鄂豫邊和五師主持工作。雖受中央對五師某些誤解的影響,但在整肅改造五師的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善待五師幹部,經嚴格審查,證明五師機要科所謂“奸細打入”之說純屬子虛烏有。他能從實際出發,未對五師動“大手術”,並逐漸消除了中央對五師的誤解和懷疑,實是難能可貴。
毛澤東十分關注河南戰局發展,7月5日向李先念等發來“關於時局近況”的電文,指出:“河南人民……希望中共軍隊到臨抵抗敵軍之心甚為強烈。”李先念接到電文,徵得鄭位三同意,立即調兵遣將,將原在豫南活動的兩個連,信應獨立二十五團三個連和駐守大別山的第十三旅三十八團三營等部,組成千人的豫南遊擊兵團,黃霖任指揮長,任質賓為政委,突破淮河,向河南挺進。
二、“綰轂中原”,創建以嵖岈山為中心的豫中抗日根據地
(一)嵖岈山區的戰略地位
嵖岈山屬伏牛山余脈,是河南省遂平縣的西部山區,山勢起伏連綿,林木茂密,洞壑幽險,周邊與西平、舞陽、泌陽等縣相連。河南自古稱中原,位處全國中樞,而嵖岈山地處豫中,南連叢林茂密的桐柏山,北接800里伏牛山,東有廣闊的黃淮大平原,進可馳騁,退可隱蔽。古往今來,嵖岈山區都以豫中的優勢,成為東西南北相通的咽喉地帶,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抗日戰爭中,嵖岈山區是通往華北、陝北、華南的焦點軸心,是新四軍、八路軍南北戰場的接合部。“得中原者得天下”,占據豫中,“綰轂中原”,把握戰爭主動權,是奪取抗戰和解放戰爭勝利的重要條件之一。開闢豫中地區,可以使華中、華北、陝北呵成一氣、連成一片。
?穴二?雪八路軍、新四軍挺進中原,開闢抗日根據地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在“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後,為團結抗戰,減少摩擦,新四軍在長江流域活動,八路軍在黃河流域活動,因河南為國民黨蔣介石部隊的防區(第一戰區)而長期不能直接取得聯繫。河南淪陷後,中原為日偽勢力所盤踞。河南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遭受日寇鐵蹄蹂躪,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民不聊生,不堪日寇慘無人道的殘酷暴行,殷切盼望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後,收復中原。八路軍、新四軍拯救河南人民於危難之中,已是大勢所趨、眾望所歸。正如毛澤東向李先念等發出的《關於時局近況》電文指出的:“蔣之軍隊由於其士兵是捆綁與購買來的,軍官極其腐敗,根本沒有民族民主教育,提倡反共教育,因而大部分軍隊充滿失敗情緒,失去戰鬥意志,蔣軍在河南、湖南作戰中,絕大多數均不戰而潰,或一觸即潰,損失在40萬以上。進軍河南敵軍不過四個師團,蔣軍近40萬,除少數武器較差、待遇較壞的雜牌軍比較能作戰外,幾乎無不望風而逃。胡宗南有十個師,由陝甘開入豫西參戰,但是只有一兩個師能打一下,其餘都是一觸即潰。河南人民在蔣軍殘酷壓迫下,引起他們普遍與軍隊對立,民眾暴動圍剿軍隊器械。這些地方的共產黨員被國民黨摧殘,但是這些地方的人民在對國民黨失望後,希望中共軍隊到臨抵抗敵軍之心甚為強烈。”
國民黨軍隊的敗退,給我黨我軍開闢中原地區、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打通新四軍與八路軍的聯繫帶來了機遇,爭取了時間和空間。總之,開闢豫中地區一得天時,利於抓戰機;二得民心,順民意;三是有深厚的民眾基礎和地方人民抗日武裝的支持。早在土地革命時期,楊靖宇在確山發動了有確山、遂平、汝南、泌陽等縣民眾參加的農民暴動,鍛鍊、啟迪了廣大革命民眾同帝、官、封鬥爭的覺悟,豫中、豫南的農民運動此起彼伏。抗戰初期,豫中各縣都有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這些都形成了新四軍五師開闢豫中地區的後盾力量。如舞陽、葉縣的地下黨員效信趁、陳繼堯、王文卿主動把自己掌握的武裝交由新四軍五師整編到河南挺進兵團。遂平縣周子郁、時志仁、魏太初組織的抗日第四中隊,改編為新四軍嵖岈山獨立團。還有西平獨立團、葉舞支隊等都是改編為新四軍部隊的地方抗日武裝。由於各縣抗日武裝積極參與、配合、支持新四軍、八路軍作戰,很快打開了豫中地區的抗日游擊戰爭的局面。
(三)“綰轂中原”,開闢以嵖岈山為中心的豫中抗日根據地
為了實施黨中央、中央軍委“綰轂中原”的偉大戰略決策,八路軍、新四軍組織精幹力量,挺進河南,恢復了豫皖蘇,開闢了水西、水東地區,進軍桐柏地區,開闢豫中、豫南、豫西地區。在完成這些戰略任務中,八路軍、新四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開闢豫南、豫中的任務則由新四軍五師擔任。
1944年7月,由新四軍五師組建的豫南遊擊兵團改稱河南挺進兵團,司令員黃霖,政委任質賓,後栗在山任政委,由大別山區過淮河,開始了“綰轂中原”的征程。8月初,建立了汝(南)(上)蔡遂(平)工委、行政委員會和汝蔡遂武裝總隊,在確山孤山沖建立豫南抗日根據地。11月中旬,黃霖率部突破國民黨第十七游擊縱隊別送芳和國民黨部隊設在嵖岈山到象河關一線防線,勝利到達葉縣和魯山縣交界處,將兩支地方抗日武裝1900餘人合編成“葉舞支隊”,在原地堅持鬥爭,並尋求與八路軍王樹聲部皮定鈞支隊的聯繫,返回豫南抗日根據地,繼而又再次北上,衝破敵人的封鎖,經過10多次戰鬥,到達豫中嵖岈山區。在1945年3月、4月間,挺進河南的新四軍五師部隊先後成立了鄂豫邊區第六地委、專署、軍分區,鄂豫邊區第四地委、專署、軍分區。1945年3月,新四軍五師十三旅旅長周志堅率三十八、三十九團到達嵖岈山,與“黃霖兵團”會合。在豫中各縣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力量的配合下,經過遂平黃土嶺反“掃蕩”、嵖岈山保衛戰、母豬峽殲滅戰、下宋戰鬥、神溝廟之戰、陽豐遭遇戰和確山任店,西平合水,舞陽經山寺、尹集等數十次戰鬥,擊潰盤踞在豫中地區的日、偽、頑勢力。
在上述諸場戰鬥中,1945年1月,陽豐遭遇戰是李先念親自指揮的,為迎接王震所率八路軍三五九旅南下支隊,在遂平縣陽豐街擊潰國民黨張軫部鮑汝禮旅500多人阻截的戰鬥。在戰鬥中,新四軍300多人斃敵80多人,敵潰。1945年春節(大年初一)的嵖岈山保衛戰,日偽軍2000多人,攜輕重機槍40多挺、小炮4門,“掃蕩”嵖岈山。新四軍遂平抗日第四中隊居高臨下,奮起抗戰,日偽軍死傷百餘,敵退。4月13日,西平合水一戰,新四軍河南挺進兵團(“黃霖兵團”)攻克合水偽據點,全殲偽二師,俘偽師長張國威、偽四縣聯防司令吳春亭以下100餘人,擊斃日軍遂平、西平、舞陽三縣指揮官松木以下數名官兵。至此,新四軍收復了遂平、西平、舞陽大部分地區和葉縣、方城、郾城等縣部分地區。1945年4月,在嵖岈山李興樓?穴今槐樹鄉?雪建立了豫中工委,工委書記栗在山。新四軍河南挺進兵團改編為河南遊擊兵團後,司令員黃霖?熏政委栗在山。7月,為加強力量?熏豫西嵩岳地區八路軍王樹聲部陳先瑞支隊(旅)到達嵖岈山與“黃霖兵團”會合,組成豫中部隊。8月上旬,建立了豫中地委?穴地委書記栗在山?雪,豫中專署?穴專員歐陽景榮,副專員孫石?雪,豫中軍分區(栗在山兼政委,司令員陳先瑞,副司令員黃霖),機關設在李興樓,管轄遂平、西平、舞陽、葉縣、郾城、確山、泌陽等縣。
為了提高新入伍的新四軍戰士素質,培訓軍政幹部,在豫中軍分區所在地勝橋村設立了新四軍軍政學校,開設了有200多人參加的軍事、文化班,組織了800多人的教導大隊。學校一方面開展軍事訓練,一方面開展政治文化培訓,並組織起一支文藝宣傳隊,排演《黃河頌》、《血淚仇》、《兄妹開荒》等節目,深入山村宣傳。《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歌聲充滿校園。學校還根據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校歌改編成《豫中抗日軍政學校校歌》:“伏牛山邊,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人類解放,建國的責任,全靠我們自己來承擔。同學們,努力學習,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我們的作風;同學們,積極工作,艱苦奮鬥,英勇犧牲,我們的傳統。像黃河之水,洶湧澎湃,為和平民主而鬥爭,向著新社會,前進,前進,我們是勞動者的先鋒。”
根據地抗日軍民開展減租、減息運動,實行“三三制”民主政權,領導農民生產自救,發展經濟。在嵖岈山區建起了煙廠、酒廠、被服廠、兵工廠等,活躍了集貿市場,提高了民眾生活水平,緩解了部隊的軍需困難。各縣的地方政權得到鞏固,武裝部隊得到發展。以遂平為例,以嵖岈山職業學校的職工、學生為主體組建的抗日第四中隊,改編為新四軍遂平支隊,後又改編為新四軍遂平獨立團?穴嵖岈山獨立團?雪。這支抗日武裝有2000多人(槍?),轄2個大隊、1個獨立營、6個直屬連。政委吳澤芳,團長文明章,副團長周子郁。這是黨領導的遂平抗日武裝力量發展的鼎盛時期。
三、“綰轂中原”,三路雄師勝利會師嵖岈山在新四軍五師揮師北上開闢豫中地區的同時,八路軍豫西嵩岳部隊、八路軍冀魯豫軍區“水東八團”也揮師南下。
1944年11月,王樹聲由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授命為河南人民抗日軍司令員,毛主席親自送行。王樹聲率部從延安出發,挺進河南,創建了豫西抗日根據地,王定烈率八路軍冀魯豫軍區“水東八團”南下,開闢了西(華)臨(潁)郾(城)抗日根據地,並遵照中央指示,向嵖岈山靠攏。
抗戰勝利日寇投降後的形勢是,國共兩黨在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不久,蔣介石就撕毀“雙十協定”瘋狂發動內戰。黨中央、毛主席提出以革命的“兩手”挫敗蔣介石的反革命“兩手”,堅持“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方針。針對蔣介石傾力調兵遣將猖狂發動內戰的罪惡行徑,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積極作出戰略部署,堅決粉碎其反共反人民竊取抗戰勝利果實的陰謀。豫中地區的黨政軍民也積極準備。1945年10月中旬,豫西八路軍嵩岳部隊王樹聲率領的皮定鈞、張才千、劉昌毅支隊(旅),王定烈、李士才率領的冀魯豫軍區“水東八團”,來到嵖岈山區,同豫中部隊會師。李先念在土山(在今嵖岈山鄉)主持召開八路軍、新四軍三路指戰員勝利會師大會,歡慶黨中央、中央軍委“綰轂中原”戰略決策的偉大勝利。
據原豫中地委書記兼豫中軍分區政委栗在山同志回憶,當時的嵖岈山區一片歡騰。八路軍、新四軍指戰員同豫中地區軍民共慶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李先念用米酒和山菜慰勞了三路會師指戰員,並宴請了旅以上的將領。據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時任冀魯豫軍區“水東八團”團長的王定烈同志回憶:15日,李先念同志代表鄂豫邊黨委和新四軍軍部來到土山鎮迎接部隊。土山鎮再一次沉浸在沸騰的歡呼聲中。嵖岈山的10月,楓葉流火、野菊噴香。在颯颯的秋風下,松濤陣陣,像為我們的勝利擂鼓;山泉叮咚,像為我們的會師奏凱。18日凌晨,一輪紅日從東方噴薄而起,光輝照大地。部隊迎著朝陽,浩浩蕩蕩地開進嵖岈山,匯入中原軍區的行列,迎接解放戰爭的新戰鬥。
四、栩栩如生的嵖岈山擁軍愛民曲
抗日民眾的支持和擁護,是抗日根據地得以鞏固和發展的源泉。新四軍五師指戰員發揚了紅軍的優良傳統,軍民關係達到了軍愛民、民擁軍的十分融洽境地,有很多“軍愛民、民擁軍”的故事,令人難忘。
在豫中地委領導下,各縣都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實行了“三三制”政權,開展了減租減息運動,這給豫中農民帶來了溫飽。根據地農民對八路軍、新四軍無比愛戴,紛紛送自己的子弟參軍參戰。他們農時種田,踴躍送公糧;戰時抬擔架,支援抗日前線。八路軍、新四軍指戰員走到哪裡,都受到百姓愛戴和敬仰。指戰員們也都像回到自己家一樣,幫助農戶收種莊稼、擔水、掃地、鍘草、餵牲口……
村民們擁戴指戰員,指戰員熱愛、保護村民。嵖岈山區常韓村被日偽軍詛咒為“紅頭村”。村裡有13名青年一起到竹溝參加了新四軍。敵人把“紅頭村”當成眼中釘,肉中刺,多次到村里燒殺搶擄。1945年7月,常韓村有9位農民趕著牲口到玉山鎮去賣,被偽遂平保全團發現後,連人帶牲口被押送到縣城,並揚言要在第二天殺害他們。接到告急後,豫中軍分區首長立即組織一個加強營,連夜攻打偽遂平縣城,救出了這9位農民和牲口。這件事一直被傳為佳話在根據地傳頌。
軍隊為百姓打仗,百姓為軍隊解難。在開闢豫中地區的戰鬥中,有300多名負傷戰士急需救治。1944年9月,新四軍五師黃霖兵團在紅石崖村設立了有40多名醫護人員的戰地醫院。這些負傷戰士被紅石崖村村民接收到自己家裡居住養傷。據統計,在當年紅石崖村和孫缸窯村,有27戶農民接收了這批傷員。有一個叫孫栓柱的老鄉家裡,就安排了24名負傷戰士。鄉親們騰房整屋,打掃修繕,把主房和較好的房屋讓給傷員居住。他們像對待親人一樣,端茶、做飯,煎湯熬藥,協助醫護人員為他們擦洗傷口,精心護理。他們還漫山遍野採集中草藥,製成丸、丹、膏、散,以解決部隊缺少藥物之急,真是情同手足、親密無間。
八路軍、新四軍戰士就是在消滅敵人的戰鬥中保護了人民的利益,深受根據地鄉親的愛戴;鄉親們熱愛人民的軍隊,支持自己的子弟兵打勝仗。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豫中抗日根據地軍民團結抗日的動人事跡彪炳千秋,永留史冊。
五、“綰轂中原”———毛澤東人民戰爭史上的一座豐碑
“綰轂中原”———毛澤東人民戰爭史上的一座豐碑。創建以嵖岈山區為中心的豫中抗日根據地,是“綰轂中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領略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戰略意義。
(一)創建以嵖岈山為中心的豫中抗日根據地,奠定了我黨我軍顛撲不破的戰略地位。
八路軍、新四軍勝利實施了黨中央、中央軍委“北上南下”“綰轂中原”的偉大戰略決策,占據了中原要塞———嵖岈山區,使華中、華北、陝北呵成一氣,連成一片,奠定了我黨我軍顛撲不破的戰略地位,為“北上南下”的勝利進軍打開了通道。1945年1月,以王震為司令員的八路軍三五九旅南下支隊完成南下戰略任務後,在大別山區同李先念、王樹聲的部隊會師,成為中原軍區的一支重要力量,豫中抗日根據地嵖岈山區為三路雄師會師提供了暢通的道路。
(二)解決新四軍五師孤懸作戰處境,中原腹地變成大後方。
以嵖岈山為中心的豫中地區的開闢,標誌著新四軍五師打通了與八路軍的聯繫,解決了新四軍五師孤懸敵後的處境。豫中抗日根據地最顯著的特點為新四軍、八路軍所創建。開闢嵖岈山敵後抗日根據地,把豫中這塊中原腹地變成了我黨我軍八方相連、進退自如、休整備戰的大後方。當年設立在嵖岈山區紅石崖村的新四軍五師黃霖兵團戰地醫院就治療養育了300多名傷病員。在嵖岈山區的紅石崖村和孫缸窯村,村民家裡都住上了新四軍、八路軍負傷戰士。村村都是療養地,戶戶都成了“沙家濱”。有了這塊抗日根據地,才有了新四軍、八路軍三路指戰員的勝利會師。有了這塊根據地,就能為革命保護、積蓄力量。
(三)為中原突圍、打響解放戰爭勝利的第一槍創造了條件。
新四軍、八路軍在豫中嵖岈山區的會集,為中原軍區的組建創造了條件。為中原突圍、粉碎蔣介石的圍剿,聚集了有生力量;由於新四軍五師黃霖兵團和豫西、豫東八路軍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擊潰了豫中和豫南日、偽、頑勢力,在淮北地區相繼建立了汝(南)正(陽)確(山)、確(山)泌(陽)桐(柏)、信(陽)確(山)、汝(南)上(蔡)遂(平)縣委和縣行政委員會及縣抗日武裝總隊。到1945年春,形成了以嵖岈山為中心,南自信陽、北至葉縣,西起泌陽、東至正陽方圓一萬多平方公里的豫中南抗日根據地,為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拉開解放戰爭序幕奠定了基礎。
(四)彰顯新四軍五師堅持毛澤東“以發展為主”方針的功績。
在實施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綰轂中原”戰略決策的初始,新四軍五師一度不適當地堅持“以鞏固為中心”的方針,提出“以鞏固原有地區為主,進軍豫湘鄂贛為輔”,在李先念、任質彬、陳少敏等五師和鄂豫邊領導核心成員的積極主動努力下,打開了進軍河南抗日游擊戰爭的新局面。挺進河南的五師指戰員,堅持執行黨中央、毛主席、中央軍委發展河南的批示精神,高舉抗日大旗,深入敵後,堅持持久戰和游擊戰,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放手發展和壯大抗日力量,狠狠打擊日偽頑的囂張氣焰,使以嵖岈山為中心的豫中抗日根據地巍然屹立在中原大地,為爭取抗戰勝利和發展革命形勢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如陳少敏所比喻的:“民眾挑來那么多紅雞蛋擁軍,這是要我們八路軍、新四軍大大地發展呀!”
“綰轂中原”,挺進河南,開闢豫中南根據地,標誌著新四軍五師已經“以鞏固為中心”轉移到“以發展為中心,邊發展、邊鞏固”的正確方針上來。從新四軍五師派部隊北上,到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作戰百餘次,建立專署3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10多個,解放人口300多萬,消滅日偽軍6000多人。其間成立軍分區3個,部隊由1000多人發展到6000多人,建立10000餘人的地方抗日武裝,從而在戰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八路軍、新四軍兄弟部隊在敵後的抗戰,也支援了國民黨部隊在正面戰場的抗戰,為爭取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六、對“綰轂中原”、開創以嵖岈山為中心的豫中抗日根據地最好的紀念
“綰轂中原”,開創以嵖岈山為中心的豫中地區的這段輝煌史實已經過去60多年了。63年過去,彈指一揮間。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遂平和當年豫中所轄各縣老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揚老區精神,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艱苦奮鬥,開拓創新,與時俱進,逐步脫貧致富奔小康,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不懈努力。遂平老區人民在縣委、縣政府建設“工業大縣、畜牧強縣、旅遊名縣”目標感召下,邁出新的步伐。工業經濟迅速發展,畜牧業持續攀升,旅遊發展成績顯著。嵖岈山景區已被命名為4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已初見成效,農民收入逐年提高。
60多年後的今天,與日寇和國民黨反動派浴血拚搏的連天烽火早已熄滅,嵖岈山區這塊熱土已成為紅色文化的源頭之一。當年李先念率領新四軍五師同豫西、豫東八路軍“綰轂中原”,開闢豫中抗日根據地的光輝史實已成為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部極好教材。這一紅色文化能夠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我們“軟實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2004年,《中國老區建設》第一期發表的《李先念住過的土坯房》,反映了李先念率新四軍五師開闢豫中地區的光輝史實。李先念當年在嵖岈山區住過的土坯房六十年如一日,被老區人民完好地保存下來了。
土坯房,不尋常,它是歷史的見證,記載著新四軍、八路軍“綰轂中原”,奪取抗戰勝利的不朽功績,它也寄託著豫中南老區人民深切懷念八路軍、新四軍的一片深情。還有當年新四軍、八路軍和地方抗日軍民同敵人鏖戰的舊戰場,豫中抗日根據地的軍政學校、兵工廠、被服廠、煙廠等舊址都是我們可以開發利用的紅色資源。這些,對於老區的旅遊開發建設,以紅色開發推動和促進綠色開發,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意義重大。遂平縣委、縣政府正組織實施在李先念生活戰鬥過的地方———嵖岈山區建立豫中抗日根據地紀念館的規劃。2004年10月,修建、恢復了李先念豫中革命舊址土坯房11間,籌辦有關史實展覽,展示了抗日戰爭時期劉少奇、李先念等60多位黨的高級幹部和將軍在豫中的革命活動,樹立了革命前輩和先烈的光輝形象。同時,還在嵖岈山鄉紅石崖村建起了九龍山烈士陵園。
2005年5月16日,駐馬店市老促會會長歐陽忠寬等一行五人,在北京受到李先念夫人林佳楣親切接見。他們帶著駐馬店市老區人民的心愿向中共中央《李先念》傳集寫作組領導請教紅色開發大計,匯報了駐馬店市、遂平縣老區建設和紅色資源開發情況。座談近兩個小時,林佳楣對在遂平縣嵖岈山區建立李先念豫中革命舊址紀念館給予極大關注,希望河南老區人民在紅色資源開發工作中更好地宣傳中國共產黨的紅色歷史。
目前,遂平人民正在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紅色開發的指示精神?熏決心在嵖岈山區這塊紅色土地上建好一座名副其實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教育、昭示後人為中華崛起而奮鬥———這就是豫中老區人民對八路軍、新四軍“綰轂中原”,開闢豫中地區63周年的最好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