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攻勢

維也納攻勢

維也納攻勢( 德語:Schlacht von Wien,俄語:Битва под Веной,英語:Vienna Offensive)開始於1945年3月16日,結束於1945年4月15日 。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開始後,蘇聯紅軍為粉碎盤踞在匈牙利西部的德軍集團,同時解放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於1945年3~4月間向德軍側翼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最終於1945年4月15日解放維也納。

基本介紹

  • 名稱:維也納攻勢
  • 地點: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 時間:1945年3月16日至4月15日
  • 參戰方:蘇聯,納粹德國
  • 結果:蘇軍取得決定性勝利,維也納獲得解放
  • 參戰方兵力:德軍為2個合成集團軍,蘇軍為6個合成集團軍
  • 傷亡情況:德軍傷亡及被俘13萬餘人
  • 主要指揮官:蘇軍方面為托爾布欣元帥和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德軍方面為沃勒上將
戰役背景,戰前準備,戰役過程,前期攻勢,勝利在望,蘇聯紅軍指揮員,戰役的影響,

戰役背景

隨著反法西斯戰爭進入全面反攻階段,納粹德國的戰略處境日益惡化,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開始後,蘇聯紅軍為解放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同時切斷巴爾幹半島的德軍與德國本土的聯繫,於1945年3~4月間向德軍側翼發起了大規模的攻勢,最終於1945年4月15日解放維也納,納粹德國在奧地利長達七年的統治土崩瓦解。
蘇聯紅軍接近維也納郊區蘇聯紅軍接近維也納郊區

戰前準備

蘇聯紅軍當面守軍是納粹德國的“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為陸軍上將沃勒),轄2個合成集團軍、2個裝甲集團軍、第8集團軍、“巴爾克”集團軍級集群(匈牙利第3集團軍、德軍第6集團軍)、黨衛坦克第6集團軍、坦克第2集團軍及“E”集團軍群部分兵力。在德軍以南與保加利亞第1集團軍和南斯拉夫第3集團軍對峙的是德軍“E”集團軍群部分兵力。德軍在蘇軍主攻方向構築了3道防禦地帶,山林地及完備的塹壕和交通壤配系增強了德軍的防禦能力。另外德國空軍第4航空隊(700架飛機)負責支援陸軍集團。
蘇聯紅軍方面主力為烏克蘭第3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托爾布欣),下轄18個步兵師,3900門火炮和追擊炮,197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空軍第17集團軍800餘架飛機支援其行動。烏克蘭第2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馬利諾夫斯基),下轄近衛第9、第4集團軍,第27、第26、第57集團軍,保加利亞第1集團軍,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空軍第17集團軍,坦克第23、第18軍,近衛機械化第1軍,近衛騎兵第5軍,其左翼為第46集團軍、近衛機械化第2軍、多瑙河區艦隊和空軍第5集團軍。
維也納戰役紀念章維也納戰役紀念章
蘇聯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計畫為兩個方面軍並肩實施強大的分割突擊:一個以近衛第9、第4集團軍向帕波、肖普朗方向實施,另一個以第46集團軍、近衛機械化第2軍向傑爾方向實施。爾後,兩個方面軍應向維也納方向挺進。多瑙河區艦隊的艦艇應以艦炮火力支援烏克蘭第2方面軍,保障其渡河、登入。此外,蘇聯紅軍還能獲得英美盟軍的空中支援。

戰役過程

前期攻勢

1945年3月16日,烏克蘭第3方面軍近衛第9、第4集團軍組成的突擊集團發起進攻,在塞克什白堡以北突破德軍防禦,爾後向帕波、肖普朗方向及維斯普雷姆方向推進,企圖與第27集團軍一起合圍德軍黨衛隊第6裝甲集團軍。19日,近衛第6坦克集團軍進入交戰。次日,第27 、第26集團軍向波爾加爾迪和萊普謝尼發起進攻。為免遭合圍,黨衛隊第6裝甲集團軍邊打邊撤。29日,第57集團軍和保加利亞第1集團軍在巴拉頓湖以南轉入進攻,4月2日解放匈牙利重要石油城瑙吉考尼饒,爾後向西北推進。4日,方面軍主突集團從南面進至維也納接近地。
烏克蘭第2方面軍第46集團軍、近衛第2機械化軍組成的突擊集團於3月17日轉入進攻,突破德軍多瑙河以南防禦後向傑爾方向發展進攻,把德軍壓向多瑙河;另以部分兵力推進至科馬羅姆地域,切斷匈牙利第3集團軍西逃之路,會同多瑙河區艦隊於27日將其殲滅。28日,方面軍攻占傑爾,4月2日推進至奧匈邊界,5~8日強渡多瑙河,從北面迂迴維也納。蘇聯紅軍向維也納方向突擊至此,兩個方面軍對維也納形成合圍,經激戰於13日攻占該市,隨後追擊潰退的德軍殘部,15日推進至摩拉瓦河、施托克勞、聖珀爾滕、格洛格尼茨以西、德拉瓦河北岸一線。此戰,蘇聯紅軍擊潰德國及其盟軍32個師,俘敵13萬餘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解放匈牙利西部和奧地利東部地區,使德軍“E”集團軍群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
維也納市民迎接解放維也納市民迎接解放
烏克蘭第2方面軍左翼的突擊集團於3月17日轉入進攻,突破德軍多瑙河以南防禦後,開始向傑爾方向發展進攻,以部分兵力進至科馬羅姆地域,切斷了德軍埃斯泰爾戈姆—托瓦羅什集團西逃之路,會同多瑙河區艦隊於3月27日前肅清了該集團。
第46集團軍於3月28日前肅清了多瑙河南岸埃斯泰爾戈姆至拉包河口地段的德軍,攻占了科馬爾諾、傑爾,並於4月2日進抵多瑙河與新錫德爾湖之間的奧匈邊界。4月4日,匈牙利全境從德軍手中獲得解放。集團軍突破邊境防禦地區後,於4月5日日終前抵達海因堡、基特塞、布魯克一線。在4月5—8日期間,第46集團軍遵照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指示,在布拉迪斯拉發地域搭乘多瑙河區艦隊的艦艇,渡至多瑙河北岸,以便從北面迂迴維也納。近衛第4集團軍受領了向維也納東南郊進攻的任務,被調到第46集團軍地帶。
1945年4月2日維也納電台廣播奧地利首都已經被宣布為不設防城市,同一天蘇軍在攻占威尼奴爾斯塔特、艾森修塔特、諾因基爾辛及格羅尼鎮後從南面進攻維也納,巴登及布拉迪斯拉發在4月4日被蘇軍占領。到達維也納地區後,烏克蘭第3方面軍迂迴、包圍及進攻該城,參與行動的包括蘇軍第4近衛坦克軍、第6近衛坦克軍、第9近衛軍及第46軍。
在維也納的市區,蘇軍只遇到很輕微的抵抗,防守普拉特公園的是第6裝甲師,沿城市南面防守的是納粹德國黨衛軍精銳的黨衛隊第2帝國師及黨衛隊第3骷髏師和在北面防守的是元首擲彈兵師,而蘇聯紅軍攻入維也納東南郊區的是第4近衛集團軍及部分第9近衛集團軍。4月8日第6近衛坦克集團軍及大部分第9近衛集團軍轉移到維也納西面的郊區,因為維也納的主要火車站座落在此,隨著東面及北面郊區的攻勢接連取得成功,蘇軍在西部郊區的攻勢也漸入佳境。在多瑙河北面,蘇聯第46集團軍通過維也納北面郊區向西推進,此刻維也納市區已被四面包圍。
疏散中的維也納市民疏散中的維也納市民

勝利在望

4月6日,蘇聯紅軍突入維也納市郊,烏克蘭第3方面軍司令號召市民堅守崗位,幫助蘇聯軍人,防止德軍破壞城市。4月9日,蘇聯政府發表聲明,重申蘇聯政府堅決履行關於奧地利獨立的莫斯科宣言。4月13日,蘇聯紅軍經頑強戰鬥後攻克維也納。烏克蘭第2方面軍第46集團軍向西北追擊德軍被擊潰兵團殘部,於4月15日前進抵摩拉瓦河、施托克勞一線;烏克蘭第3方面軍進抵聖珀爾滕、格洛格尼茨以西、馬里博爾以東及德拉瓦河北岸一線。
4月11日晚上,第4近衛集團軍猛攻多瑙運河,與第20近衛狙擊軍及第1近衛機械化軍在帝國橋上前進。多瑙河區艦隊的海軍陸戰隊與第80近衛狙擊師及第7近衛空降師協同作戰,於4月13日在大橋兩邊同時發動突襲,戰士們剪斷了德軍的通信電線,及時地保護了大橋,但是其他重要橋樑全部被德軍破壞。當天下午,維也納市區里殘餘的德軍宣布投降,維也納正式獲得解放。
奧地利領導人與蘇聯紅軍將領會晤奧地利領導人與蘇聯紅軍將領會晤

蘇聯紅軍指揮員

費多爾 伊萬諾維奇 托爾布欣(Федор Иванович Толбухин,1894年6月16日--1949年10月17日 ),蘇聯元帥(1944年)。1938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18年參加蘇軍。畢業於參謀學校(1919)、高級指揮人員進修班(1927,1930)和伏龍芝軍事學院(1934)。1914年被征入伍。1915年準尉學校畢業後,在西北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內參加作戰,任連長、營長,當時為上尉。1917年二月革命後,先後被選為團委員會秘書、主席。
蘇軍方面的統帥之一托爾布欣元帥蘇軍方面的統帥之一托爾布欣元帥
蘇維埃俄國國內戰爭開始任雅羅斯拉夫爾省桑德列夫斯基鄉和沙戈茨基鄉委員會軍事領導人,在北部戰線和西部戰線同白衛軍作戰,歷任師副參謀長、參謀長、集團軍司令部作戰處處長。國內戰爭後,曾任步兵師、軍兩級參謀長。1937年9月起任步兵師師長。1938年7月—1941年8月任外高加索軍區參謀長。具有深湛的司令部工作素養,重視戰鬥訓練和部隊管理。
蘇德爆發後,他優秀的軍人素質表現得更為突出。他忠於職守,英勇善戰,具有傑出的才能,對待下級寬厚誠懇。1941—1942年先後任外高加索方面軍、高加索方面軍和克里木方面軍參謀長。1942年5—7月任史達林格勒軍區副司令,7月起任史達林格勒方面軍第57集團軍司令。1943年2月任西北方面軍第68集團軍司令,3月任南方面軍司令,10月任烏克蘭第4方面軍司令。1944年5月至戰爭結束任烏克蘭第3方面軍司令。擔任上述職務期間,充分顯示了他的組織才能和統帥天才。曾指揮部隊勝利進行了米烏斯河和莫洛奇納亞河戰役,以及頓巴斯和克里木的解放作戰。1944年8月,他的烏克蘭第3方面軍部隊與烏克蘭第2方面軍部隊協同,秘密準備和成功實施了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1944);此後,又參加了貝爾格勒、布達佩斯、巴拉頓湖和維也納諸戰役。在這些戰役中,他成功地組織了所部與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軍團的協同作戰。他的部隊由於在衛國戰爭中勝利作戰,受到最高統帥34次通令嘉獎。1944年9月起任盟國對保加利亞管制委員會主席,為保加利亞向社會主義過渡做出了貢獻。

    戰役的影響

    蘇聯紅軍順利行動的結果使匈牙利獲得解放,奧地利東部及其首都維也納的德軍已被全部肅清。德國失去了匈牙利各重要石油產地和維也納大工業區。蘇聯紅軍在進攻過程中擊潰敵32個師,生俘13萬敵軍官兵,並繳獲大量軍事技術裝備和武器。德軍巴爾幹集團陷於孤立,被迫退卻。
    喜迎解放的維也納市民喜迎解放的維也納市民
    蘇聯紅軍進入奧地利,恢復奧地利國家體制的基礎業已奠定。維也納戰役可資借鑑之處是:周密組織了兩個方面軍與江河區艦隊之間的協同,廣泛採取了大戰役軍團的機動。蘇聯紅軍功勳卓著的50個部隊和兵團榮獲維也納部隊和兵團的榮譽稱號。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頒發了“攻克維也納”獎章,授予26.8萬名蘇聯軍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