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葉介蕨

綠葉介蕨,根狀莖橫走,粗壯;葉近生。能育葉長達1.2米;葉柄長35-55厘米,基部直徑3-4毫米,疏被淺褐色闊披針形鱗片,向上禾稈色,光滑;葉片長圓形,長40-6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幾不變狹,圓楔形,二回羽狀,小羽片深羽裂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綠葉介蕨
  • 拉丁學名:Dryoathyrium viridifrons (Makino) Ching
  • :植物界
  • :蹄蓋蕨科
  • :介蕨屬
  • 分布區域:浙江(安吉、臨安、盤安、文成、諸暨)、江西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相似物種區別,

形態特徵

根狀莖橫走,粗壯;葉近生。能育葉長達1.2米;葉柄長35-55厘米,基部直徑3-4毫米,疏被淺褐色闊披針形鱗片,向上禾稈色,光滑;葉片長圓形,長40-6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幾不變狹,圓楔形,二回羽狀,小羽片深羽裂;羽片8-10對,互生或基部近對生,有柄,斜展,基部一對羽片長圓形,長22-30厘米,中部寬10-15厘米,漸尖頭,基部平截,一回羽狀;小羽片12-14對,互生,近無柄,幾無柄,幾平展,披針形,中部的長6-9厘米,寬1.5-3.2厘米,漸尖頭,基部略呈楔形,邊緣深羽裂;裂片10-12對,互生,斜展,長方形,長6-12毫米,寬2.5-3.5毫米,鈍圓頭,邊緣銳裂成粗鋸齒。葉脈在裂片上為羽狀,側脈單一或二叉。葉乾後草質,綠色,葉軸、羽軸和小羽軸上疏被淺褐色披針形小鱗片和2-3列細胞組成的蠕蟲狀毛。孢子囊群小,圓形或近圓形,背生於小脈上,每裂片1-3對,囊群蓋圓腎形,深褐色,膜質,近全緣,宿存。孢子周壁表面有較多褶皺,呈不規則的裂片狀。染色體數目n=40。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350-1450米的密林下或林緣。

分布範圍

分布於浙江(安吉、臨安、盤安、文成、諸暨)、江西(廬山)、福建(和平)、湖南(桑植天平山、石門、永順、芷江)、四川(大相嶺、石棉)、貴州(江口梵淨山、荔波、興仁、印江)和雲南。日本和朝鮮半島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相似物種區別

本種形體極似華中介蕨,但葉乾後綠色,羽片較闊,小羽片為漸尖頭,羽裂較深,幾達羽軸,裂片邊緣銳裂成粗鋸齒,可以區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