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製作技藝(松蘿茶)

綠茶製作技藝(松蘿茶)是中國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申報的一項起源於明代傳統技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認證於2006年。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綠茶製作技藝(松蘿茶)
  • 主題詞:傳統手工技藝,綠茶製作技藝,黃山市休寧縣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明代
  • 認證時間:2006年
  • 認證批次:第一批
  • 申報地區:中國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

簡介

被譽為“綠色金子”的歷史名茶松蘿茶,產於安徽省休寧縣萬安鎮福寺村的松蘿山。松蘿茶的採制是十分考究的,在明代,據明聞龍《茶》中就詳細記載了松蘿茶的加工技藝:“茶初摘時,須揀去枝梗老葉,惟取嫩葉,又須去尖與柄,恐其易焦,此松蘿茶也。炒時須一人從旁扇之,以祛熱氣,否則黃色,香味俱減。扇者色翠,不扇色黃。炒起出鐺時,置大瓷盤中,仍須急扇,令熱氣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扇入鐺,文火炒乾入培。蓋揉則其津上浮,點時香味易出”。著名的“屯綠”炒青,以此為加工操作的要點,故松蘿茶久有“炒青始祖”之美譽。 鮮葉採摘標準極其嚴格,一般在穀雨前後開園,以初展的一芽二、三葉,採摘後驗收需揀除老葉、梗頭、單葉、紫芽葉以及其他雜物,並立即在清潔、涼爽室內攤放,攤放厚度3厘米左右,攤放時間為4-6小時左右。待鮮葉青氣散去,呈現出清香時,進行第一道加工工序殺青,投葉量約1市斤,待鍋溫170~180℃,雙手進行翻抄,殺均殺透,時間約6~7分鐘,下鍋快速攤涼。第二道工序揉捻,取殺青葉在細竹簾上雙手朝一個方向流動揉捻,邊揉邊抖,揉至成條,約5分鐘。烘乾工序,用無煙優質木炭做燃料,置茶葉於烘籠,溫度約90~110℃左右,邊烘邊翻,至6~7成乾,下籠攤放約30分鐘。攤涼後下鍋炒乾,做緊條索,至9成乾,下鍋攤放約20分鐘。兩鍋並一鍋,鍋溫約50℃,炒乾輝鍋至足乾。攤涼簸去片末,成品裝箱。 成品松蘿茶條索緊卷、勻壯,白毫顯露,色澤銀綠光滑,滋味濃厚帶苦,有橄欖果清香,沖泡後香氣四溢,沁人心脾,呈現出松蘿茶的顯著特點,“色重、香重、味重”即色綠、香高、味濃的品質。

歷史淵源

安徽休寧有座山,山上長滿松蘿,因此叫松蘿山。松蘿山上長的茶,叫松蘿茶。這種茶,葉片厚,葉脈細,嫩度好,條索緊結,色澤有光。沖泡後,香氣四溢,沁人心脾。古人曾評說:“松蘿香氣蓋龍井”。更有奇者,此茶能作藥用。至今京津濟南一帶老中醫開方用松蘿茶的頗多,用它來治療高血壓、頑瘡,化食通便。松蘿茶為什麼還能作藥用呢這裡有個傳說。
明太祖洪武年間,松蘿山的讓福寺香火極盛,有大小僧眾四十餘人。讓福寺同其他各地名寺不一樣,它的門前不是端坐兩隻石獅子,而是露天擺了兩隻大水缸。這兩隻缸,還不知是哪年哪月擺的。由於年代久遠,缸里綠萍長得逗人,水的顏色也綠如翡翠。蘇杭一帶官員、財主、商人經常朝山進香,看到這兩隻缸里的綠萍,都紛紛稱讚不已。
一個外地香客在廟前看到這兩隻水缸,不停地打量,足足端詳了一兩個時辰。爾後,徑直走進廟堂,對老和尚鞠了個躬,說:“方丈,鄙人看到貴寺有對寶貝,願以重金購買。萬望方丈割愛方便。”
老和尚一聽,覺得很奇怪:自己廟裡哪有這么值錢的寶貝?便問:“檀越所說,不知指啥。”
香客說:“就是廟門前那對水缸。”
“啊!”老和尚如夢初醒,連連說,“是的,是的,年代久遠,受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難得可貴。阿彌陀佛,難得可貴。”
當下,兩人便議定價為三百兩黃金。三日後,由香客帶人來取。
香客一走,老和尚怕水缸被人偷去,就吩咐全廟大小僧人一齊動手,將滿缸綠水倒盡,洗刷乾淨,搬藏到廟內。
三天后,香客來了。一看到被洗刷乾淨的兩隻缸,連連搖頭嘆惜:“可惜啊,可惜啊!寶氣已淨,沒用啦。”
老和尚不想自己反而幫了個倒忙,十分後悔,只得合掌念著:“阿彌陀佛。”
老和尚正在懊悔之中,已經走出廟門的香客又迴轉身來,對老和尚說:“老方丈,你不要急,寶氣還在你廟前,那倒綠水的地方便是。若種上茶棵,便能長出一種神奇的茶葉。它呀,‘三盞能解乾杯醉’啊。”
老和尚聽了喜形於色,連連作揖說:“謝檀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後來,老和尚便在那裡種上茶棵,果然,長成一片與眾不同的茶園來。老和尚便把它作為讓福寺的香茶,起名為“松蘿茶”’一代一代往下傳。
明神宗時,休寧一帶流行傷寒痢疾,人們紛紛到讓福寺燒香拜佛,祈求菩薩保佑。凡是到寺里來的人,方丈都賜贈一包松蘿茶,面授“普濟方”:病輕者沸水沖泡頻飲,二三日即愈;病重者,用此茶與生薑、食鹽、粳米炒至焦黃煮服,或者研碎吞服,二三日也愈。果然,服後療效顯著,制止了傷寒痢疾的流行。
松蘿茶成了靈丹妙藥,一時聲名大噪,蜚聲天下。

基本內容

松蘿茶古今聞名。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蘿茶者,味在龍井之上,天池之下”的記述。明代謝肇浙云:“今茶之上者,松蘿也,虎丘也,羅岕也,龍井也,陽羨也,天池也。”清代冒襄《岕茶匯抄》云:“計可與羅岕敵者,唯松蘿耳。”清代江澄雲《素壺便錄》中亦云:“茶以松蘿為勝,亦緣松蘿山秀異之故。山在休寧之北,高百六十仞,峰巒攢簇,山半石壁且百仞,茶柯皆生土石交錯之間,故清而不瘠,清則氣香,不瘠則味腴。而製法復精,故勝若地處產也。”又云:“徽茶首推休寧之松蘿,謂出諸茶之上,夫松蘿妙矣。”清代吳嘉紀在《松蘿茶歌》中有“松蘿山中嫩葉蔭,卷綠焙鮮處處同”之句,讚譽松蘿茶品質。

基本特徵

松蘿茶的採制技術,三四百年就達到精湛的程度,並擴展到浙、贛、閩、鄂等省。明代聞龍《茶箋》記載:“茶初摘時,須揀去枝梗老葉,惟取嫩葉,又須去尖與柄,恐其易焦,此松蘿法也。炒時須一人從旁扇之,以祛熱氣,否則色香味俱減。予所親試,扇者色翠。令熱氣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鐺,文火炒乾入焙。蓋揉則其津上浮,點時香味易出。”從理論上與實踐上,與現今的炒青綠茶製法無異。現今屯綠炒制技術,就是在此規範的基礎上,而發展完善的。松蘿茶於穀雨前後開園採摘,要求采一芽二、三葉,鮮葉採回後要經過驗收,不能夾帶魚葉、老片、梗等,並做到現采現制。松蘿茶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卷勻壯,色澤綠潤;香氣高爽,滋味濃厚,帶有橄欖香味;湯色綠明,葉底綠嫩。

主要價值

松蘿茶含有較多的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有抗癌症,抗衰老,助消化,利尿,防輻射,減肥,提神,解渴的作用。在《秋燈叢話》一書中,記載著這樣一段故事:“北人賈某,貿易江南,善食豬首,兼數人之量。有精於歧黃者見之,問其仆曰:‘每餐如是,有十餘年矣。’醫者曰:‘疾將作,醫不能治也。’候其歸,尾之北上,將為奇貨,久之無恙。復細詢前仆,曰:主人食後,必滿飲松蘿數甌。’醫者爽然曰:‘此毒惟松蘿可解。’然後而返。”
松蘿茶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古醫書中多有記載。《本經蓬源》云:“徽州松蘿,專於化食。”
吳興錢宋和《惠小綸》云:“病後大便不通,用松蘿茶三錢,米白糖半盅,先煎滾,入水碗半,用茶葉煎至一碗服之,即通,神效。”《梁氏集驗》云:“治頑瘡不收口,或觸穢不收口,上好松蘿茶一撮,先水漱口,將茶葉嚼爛,敷瘡上一夜,次日揭下,再用好人參細末攔油胭脂塗在瘡上,二三日即愈。”1930年趙公尚編著的《中藥大辭典》記載:“松蘿茶產地徽州,功用:消積、滯油膩,消火,下氣,降痰。”一些高血壓、腎炎等患者試服松蘿茶治療,症狀有所減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