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高性能生態水泥的合成技術

綠色高性能生態水泥的合成技術

《綠色高性能生態水泥的合成技術》是2007年10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洪義。

基本介紹

  • 書名:綠色高性能生態水泥的合成技術
  • 作者:趙洪義
  • ISBN:978-7-122-01068-1
  • 頁數:196
  • 定價:28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10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讀者對象,前言,目錄,

內容簡介

該書以作者近二十年來從事水泥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工作的經驗、體會為基礎,全面、系統地介紹研究、套用合成綠色高性能生態水泥的最新理論和科研成果,以及生產工藝過程及其配套設備,並列舉大量生產與套用實例,以便讀者結合自身情況和市場環境,在決策企業發展方向、解決實際問題和開發新產品時借鑑與參考。力求原理明確、數據準確、通俗易懂,強調可操作性和啟發性,以期對水泥企業領導、員工理念更新、“充電”學習有所幫助,對大專院校有關專業師生了解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有所參考。
水泥中最基本的是矽酸鹽水泥(波特蘭水泥),起原料為矽酸鹽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爐礦渣、食糧石膏,也可以粗略地說,原料分為石灰質原料和粘土質原料。其生產步驟是:先把幾種原料按適當比例配合後在磨機中磨成生料;然後將製得的生料入窯進行煅燒;再把燒好的熟料配以適當的石膏(和混合材料)在磨機中磨成細粉,即得到水泥。
採用合成工藝技術生產生態水泥,可以更多地利用工業廢棄物,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這是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也是循環經濟的具體實踐。本書系統、詳細介紹了生態水泥的生產工藝過程及配套設備,包括資源種類和技術要求、生產工藝及質量控制、主要的生產設備等,並列舉了大量實際生產與套用的實例。

讀者對象

本書對於水泥企業根據自身實力和市場需求,決策發展方向、解決實際問題和開發新產品有著積極的參考價值和幫助作用,也可供水泥行業相關人士、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了解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支撐內容參考閱讀。

前言

發展循環經濟有利於水泥工業提高能源和資源的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和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水泥行業發展循環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其早已成為社會消納工業廢棄物的大戶,且長期以來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進行了大量的有益嘗試,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今後必將為推進循環經濟在我國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傳統的水泥工業向生態化轉型,意味著水泥工業要努力實現與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水泥產品和生產過程的環境特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水泥工業的生態設計和技術改造,要把生態意識和環境意識貫穿或滲透到生產工藝方案與水泥產品之中。主要包括:對各工業部門的廢棄物、城市垃圾、下水道污泥、有毒有害廢物等的再循環利用,對低質、低品位原燃料的利用,減少CO2、NOx、SO2、F 等有害氣體及顆粒物和重金屬排放的技術,污染物檢測技術及其裝備,生態水泥和混凝土品種、性能、生產技術的研究開發等。
利用幾種成分比較簡單的物質,通過物理作用或化學反應使其變成一種成分複雜物質的生產過程,通稱合成工藝。合成綠色高性能生態水泥,就是以高性能為核心,以生態設計和綠色材料的理念為指導,採用合成工藝生產的水泥。它的特點是:節約資源、能源,減少環境污染,更多地利用工業廢渣,同時用這種水泥配製的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力學性能和耐久性。它是水泥工業今後的發展方向。
為滿足廣大水泥企業對合成綠色高性能生態水泥技術了解的需要,在水泥生產過程中,進一步實現優質、高產、節能、環保和清潔生產,本書以筆者近二十年來從事水泥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工作的經驗、體會為基礎,全面、系統地介紹研究、套用合成綠色高性能生態水泥的最新理論和科研成果,以及生產工藝過程及其配套設備,並列舉大量生產與套用實例,以便讀者結合自身情況和市場環境,在決策企業發展方向、解決實際問題和開發新產品時借鑑與參考。
本書力求原理明確、數據準確、通俗易懂,強調可操作性和啟發性,以期對水泥企業領導、員工理念更新、“充電”學習有所幫助,對大專院校有關專業師生了解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有所參考。
本書在編著過程中,得到了李儉之教授、楊南如教授、席耀忠教授、謝堯生教授、陳紹龍教授等水泥界資深專家的關心和指導,同時也得到了水泥界同仁的鼎力支持和資料幫助,在此一併表示誠摯的感謝!
由於筆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當之處,懇請業內專家、學者和企業界朋友批評並指正。
編者
2007年8月于山東宏藝科技

目錄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發展水泥工業的現代理論
一、循環經濟
二、生態工業
三、綠色材料
四、合成工藝
第二節 循環經濟與水泥工業
一、珍惜資源
二、節約能源
三、保護環境
第三節 水泥的高性能化
一、水泥質量評價
二、水泥高性能化的內容
三、影響水泥高性能化的因素
四、實現水泥高性能化的途徑
第二章 綠色高性能生態水泥的生產工藝
第一節 資源種類與技術要求
一、水泥原料
二、工業廢渣
三、工藝外加劑
第二節 產品品種及性能特點
一、通用水泥
二、特種水泥
三、無熟料水泥
四、膠凝材料製品
第三節 生產工藝流程及特點
一、半成品生產工藝流程
二、膠凝材料製品生產工藝流程
三、半成品、製品聯合生產工藝流程
第四節 主要生產環節質量控制
一、原料預處理過程質量控制
二、原料乾燥過程質量控制
三、高細粉磨過程質量控制
四、合成均化過程質量控制
五、成型製品過程質量控制
第三章 綠色高性能生態水泥的主要生產設備
第一節 篩分除鐵設備
一、篩分設備
二、除鐵設備
第二節 脫水乾燥設備
一、壓濾機
二、乾燥塔
三、烘乾機
第三節 加料計量設備
一、調速電子皮帶秤
二、失重電子皮帶秤
三、螺旋電子計量秤
第四節 高細粉磨設備
一、球磨機與選粉機
二、輥壓機
三、立式磨
四、輥筒磨
第五節 合成均化設備
一、靜態混合器
二、螺旋合成機
三、空氣攪拌庫
第四章 綠色高性能生態水泥的生產與套用實例
第一節 分別粉磨與合成水泥生產實例
一、球磨機礦渣微粉生產線
二、帶輥壓機的聯合粉磨水泥生產線
三、帶立式磨的分別粉磨合成水泥生產線
第二節 綠色高性能生態水泥套用實例
一、合成高性能水泥的套用
二、無熟料水泥的套用
三、工業廢渣製品的套用
附錄
一、《用於水泥中的粒化高爐礦渣》(GB/T 203—94)(摘錄)
二、《用於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GB/T 18046—2000)(摘錄)
三、《用於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代替GB/T 1596—91)(摘錄)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