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社會場論

經濟學社會場論

《經濟學社會場論》是199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孟氧。

基本介紹

  • 作者:孟氧
  • ISBN:9787300023090
  • 頁數:634
  • 定價:32.00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01
  • 裝幀:平裝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卷 自然與社會的交錯運動
第一章 導論
一、經濟哲學
(一)基本命題
(二)經濟哲學被闡發為大系統理論
(三)經濟哲學被引入有機化學
二、經濟學社會場論方法論
(一)確定前提・選擇典型
(二)採用類比・處理基元
(三)複合模型・功能結構
(四)二重規律・規律群體
(五)綜合分析
1.自然科學的綜合
2.社會科學的綜合
第二章 經濟學時―空結構的自然科學基礎
一、人類和自然進行對話以求得和解
二、關於統一的物質世界的兩種自然觀
(一)必然的、軌道世界的自然觀
(二)偶然的、演化世界的自然觀
三、經濟時間與經濟空間
(一)自然科學關於時空概念的發展
(二)經濟科學的時―空結構
四、社會結構的力學運動
第三章 經濟科學與量子力學
一、二重態引論
二、波動力學與矩陣力學
(一)德布洛意物質波與薛定鍔方程
(二)海森堡矩陣力學與測不準關係
三、湯川研究核結合力預言介子的存在
四、自然過程與社會經濟生活過程的二重態
(一)量子力學向化學和生物科學外推
(二)量子力學與經濟科學驚人的類似性
(三)經濟哲學轉化為物理哲學
1.玻爾與辯證法思想發展的量子力學
階段
2.武谷三男的三階段論
(四)經濟學社會場常數
第四章 微觀社會場與巨觀社會場
一、物理場和社會場
二、微觀社會場
三、巨觀社會場
四 社會圈與社會鏈
第五章 統一社會場
一、個別勞動時間轉化為社會勞動時間
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結構
三、社會勞動按再生產條件分布
四、社會勞動的自組織結構
五、平均利潤率的形成和價值轉化為生產
價格
六、利潤率下降趨勢與利潤量增長的雙重
規律
第六章 社會場結構與經濟運行的機制
一、經濟哲學的中介
二、社會場結構
三、社會場內經濟運行的機制
四、虛假的社會價值
(一)社會空殼
(二)勞動守恆
第七章 產業革命的歷史和現實
一、古典的工具機革命――機器代替人手勞動
(一)工具和機器
(二)水磨與鐘錶
(三)蒸汽機――熱運動向機械運動轉化
二、利用社會自然力取決於科學技術的發展
三、產業革命所引起的社會經濟變革
(一)16~18世紀英國經濟史
(二)近代工商業城市與早期工人階級狀況
(三)科學技術革命與產業革命
四、現代控制機革命――機器代替人腦的部分
勞動
五、大歷史時代與經濟時代
第二卷 城市與鄉村的對立運動
第八章 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
一、工農業生產的發展與環境的變遷
二、生態環境的毀壞與污染
(一)森林毀壞,生物遭殃
(二)沙漠化,乾旱與水災輪流出現
(三)溫室效應,臭氧層的毀壞
(四)海灣戰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
三、人與自然進行對話以求得和解
第九章 現代資本主義生產過程
一、結合勞動與工人階級結構
二、現代資本增殖的主要形式
三、經理階層的歷史起源和經濟本質
――兼評《亞科卡傳》
(一)新的生產力引起的生產方式的變革
(二)產生經理階層的經濟條件
(三)經理階層的歷史序列
(四)解剖現代最有影響的經理人物
第十章 現代資本主義國家改組社會經濟結構
一、成熟的市場經濟,壟斷制的統治
(一)市場經濟與壟斷制
(二)交易所經濟作用的變化
二、現代國家的經濟職能,利用經濟槓桿進行
統治
三、資產階級出賣國有企業 改組經濟結構
四、現代中小資本生存的條件
(一)內部條件・微型技術
(二)外部條件・租賃制
五、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互直接投資,互為
市場
第十一章 國際經濟格局與糧食生產和流通
一、導論
二、經濟農業是現代大農業發展的歷史起點
三、現代技術農業發展的幾個階段
(一)50年代的物理農業
(二)60年代的化學農業
(三)70年代的生物農業
(四)80年代的生物―生態農業
(五)90年代的持續農業
四、戰略大農業及其所產生的國際經濟效應
(一)已開發國家的戰略大農業
1.戰略大農業的不同層次
2.美國農業與國家組織
(二)戰略大農業的效應
1.糧食的國際流通
2.各類經濟的發展都與農業生產相聯繫
第十二章 國際經濟大動脈中的石油流通
一、發現石油的歷史與石油成因的理論
二、美元―黃金―石油價格的對比關係
三、多渠道的能源開發與能源結構的變化
(一)核能與太陽能
(二)氫能與生物能
(三)取得能量的其他渠道
四、已開發國家能源戰略的效應
(一)改變能源結構與能耗的節約
(二)歐佩克的戰略轉變
(三)石油價格波動周期律
(四)海灣戰爭與石油問題
第十三章 國際經濟巨觀現象的微觀機制和
機理
一、資本主義世界的國際貿易
(一)李嘉圖所確立的一條定律
(二)不同歷史時期的國際貿易
二、商品的國際價值與價格
(一)工農業產品國際價格剪刀差的現實基礎
(二)商品的國民價值轉化為國際價值
(三)勞動強度與國民勞動生產率
三、國際價值轉移的微觀機制和機理
(一)物理的方法與經濟的方法
(二)調節經濟關係的經濟槓桿
(三)已開發國家全球經濟戰略的效應
(四)簡評A 伊曼紐爾的《不平等交換》
第十四章 城鄉對立運動的歷史考察
一、前資本主義城鄉關係
(一)奴隸制時代的城鄉關係
(二)中世紀的城鄉關係
二、作為資本原始積累前提的殖民主義
(一)美洲的發現與近代殖民主義
(二)人身物質的國際貿易與世界市場
三、作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結果的殖民主義
(一)愛爾蘭是大英帝國的第一塊殖民地
(二)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
(三)鴉片戰爭與部分中國的殖民地化
(四)獨立戰爭與北美內戰
四、戰後殖民體系的瓦解
(一)南北關係不是宗主國對殖民地關係的繼續
(二)西歐力圖購買東歐
五、現階段的城鄉對立運動
(一)勞動的自然生產率與勞動的社會生產率
(二)工農業對立運動與城鄉對立運動
1.工商業村落
2.近代的工商業城市
第十五章 財富的國際轉移與資本的自我揚棄
一、工資的國民差異與財富自南向北的國際轉移
(一)工資與國民收入的分配
(二)南北工資關係與工人階級狀況
(三)現代資本力圖收買工人階級
二、工人階級的勞動就業狀況與工資運動規律
(一)工人階級的勞動就業狀況
(二)工資運動規律與利潤率
三、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一)競爭和信用
(二)作為過渡形式的股份公司
(三)現代資本生存和發展的條件
(四)資本潛在的自我揚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