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是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建築類施工工法;作者分別是汪永劍、丁仕輝、謝小輝、劉健康、趙雅玲;適用範圍是檢測經落差大於5米、坡度陡於45°的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情況。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主要的工法特點是:採用“勻質性”指標對碾壓混凝土的骨料分離進行檢測,操作簡便,經濟合理;對高陡坡溜管(槽)出口處的混凝土進行勻質性測量;採用混凝土勻質性指標對經溜管(槽)溜送的碾壓混凝土拌和物分離程度及溜管(槽)的質量好壞進行評價。

2019年12月11日,《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被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評定為2019年度廣東省省級工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
  • 工法編號:GDGF620-2019
  • 完成單位: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汪永劍、丁仕輝、謝小輝、劉健康、趙雅玲
  • 審批單位: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 主要榮譽:廣東省省級工法(2019年度)
形成原因,工法特點,操作原理,適用範圍,工藝原理,施工工藝,材料設備,質量控制,安全措施,環保措施,效益分析,套用實例,榮譽表彰,

形成原因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的形成原因是:
由於碾壓混凝土築壩技術具有工藝簡單、可全斷面、短間歇快速連續築壩、上壩強度高、工期短、膠材用量少、造價低、適應性強、設備利用率高、安全度高、對環境影響小等特點和優勢而迅速成為壩工的主流壩型。但混凝土壩工程一般都建在高山峽谷地帶,地窄坡陡,為壩體混凝土運輸特別是垂直運輸帶來相當大的困難。並且混凝土澆築量大,施工強度高,一個科學、合理的垂直運輸方案,將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進度、施工質量、工程造價等產生重大影響。
碾壓混凝土壩傳統的混凝土入倉方式,主要有汽車入倉、門塔式機入倉、纜機入倉、皮帶布料機入倉,它們在工期短、澆築強度大的狹陡山谷高壩上套用,存有一些局限性;傳統入倉方式在工期短、碾壓混凝土入倉強度大、高陡坡條件、大體積碾壓混凝土工程上套用,仍存在一些不足。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國內外研發的負壓溜槽、My-Box緩降溜管、滿管溜筒、抗分離溜管等各種結構形式溜管(槽)入倉技術克服了上述不足,但在高陡坡條件下經溜管(槽)輸送的碾壓混凝土各組分間可能會分離,使其碾壓不密實,降低結構的抗壓、抗拉、抗滲能力,給碾壓混凝土工程留下質量隱患。因此,對採用溜管(槽)輸送入倉的碾壓混凝土,需對其分離情況進行判定,以便及時改進溜管(槽)結構形式或布置方式或採取合適的措施處理分離的碾壓混凝土避免質量隱患。截至2019年,對溜管(槽)輸送碾壓混凝土的分離情況一般是採用人眼現場觀察或事後壩體取芯的方法進行判定,這是不科學或不經濟的。
為科學、合理地判別經溜管輸送後骨料的分離情況、保證混凝土運輸質量,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課題組對該技術進行研究。

工法特點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的工法特點是:
1.經溜管輸送而導致骨料分離的碾壓混凝土,其實質是不均勻的混凝土,採用“勻質性”指標對碾壓混凝土的骨料分離進行檢測,可定量測出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情況,操作簡便,經濟合理。
2.對高陡坡溜管(槽)出口處的混凝土進行勻質性測量,通過與標準對比,可以定量、客觀地判別混凝土是否分離,可避免因混凝土分離問題而導致的工程隱患,保證工程質量,可避免因處理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造成壩體質量問題而延長工期。
3.採用混凝土勻質性指標對經溜管(槽)溜送的碾壓混凝土拌和物分離程度及溜管(槽)的質量好壞進行評價,解決了長期困擾無法對經溜送的碾壓混凝土及溜管(槽)進行定量評價的難題,為評判溜管(槽)的溜送對碾壓混凝土質量的影響程度及各種型式溜管(槽)質量的好壞提供了客觀、科學的依據。

操作原理

適用範圍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適用於檢測經落差大於5米、坡度陡於45°的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情況。

工藝原理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的工藝原理敘述如下:
經溜管輸送而導致骨料分離的碾壓混凝土,其實質是不均勻的混凝土,參考混凝土攪拌機質量評價方法及混凝土拌和工藝選擇方法,採用勻質性指標及其變化對經溜管(槽)的輸送的碾壓混凝土分離情況進行定量評價,即可以檢測溜管出口混凝土的分離程度,又可以測定溜管對經其溜送的混凝土均勻性的影響,對溜管的優劣進行評價。
混凝土拌和物勻質是指混凝土拌和物拌合均勻,顏色一致,沒有離析和泌水現象,勻質混凝土是混凝土中砂漿密度的相對誤差不大於0.8%、單位體積混凝土中粗骨料質量的相對誤差不大於5%的混凝土。當經溜管(槽)輸送的混凝土砂漿密度和單位體積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相對誤差滿足上述要求時,判定經溜管輸送的混凝土是合格的。勻質性變化是指混凝土經溜管(槽)輸送到出口時的勻質性與卸入溜管(槽)進口時的勻質性的差值,當差值大於0時,說明經溜管(槽)輸送後的混凝土是分離的(混凝土勻質性符合要求時,其質量仍為合格);當差值等於0時,說明混凝土勻質性是未發生變化,經溜管(槽)運輸後是不分離的;當差值小於0時,說明混凝土中砂漿密度和單位體積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相對誤差變小了,混凝土勻質性變好,可以判定溜管(槽)對混凝土具有較好拌和作用;對於不同溜管(槽)可採用經其輸送的混凝土勻質性變化大小來判別其優劣。

施工工藝

  • 工藝流程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的工藝流程見圖1所示。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
圖1 抗分離溜管運輸混凝土工藝流程圖
  • 操作要點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的操作要點如下:
一、碾壓混凝土運輸
該工法的碾壓混凝土運輸包括水平運輸、垂直運輸、入倉運輸,水平運輸是指從混凝土拌和站(樓)至壩頂溜管進料口的運輸,可採用皮帶機運輸、自卸車運輸;垂直運輸是指碾壓混凝土自壩頂到壩面的運輸,可採用負壓溜槽、滿管溜筒、My-Box緩降溜管、抗分離溜管運輸;入倉運輸是指碾壓混凝土自溜管出口到澆築倉面的運輸,可採用自卸車、反鏟挖掘機、裝載機、皮帶運輸機。
二、碾壓混凝土取樣
以溜管(槽)進口及出口混凝土採用自卸車運輸為例,介紹檢測混凝土拌和物勻質性的取樣方法。
在溜管進口處,自卸車將混凝土運至壩坡頂溜管進口卸料前,從自卸車上用鐵鏟將混凝土鏟到塑膠桶內進行取樣;在溜管出口處,混凝土經抗分離溜管溜送到自卸車上後,從自卸車上用鐵鏟將混凝土鏟到塑膠桶內進行取樣;取樣位置參照混凝土攪拌機規程按圖2所示確定。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
圖2 扁長形料堆取樣示意
在自卸車車箱內對角線1、2部位各取一份約10升的混凝土試樣,拌和均勻為約20升的1試樣,同樣在對角線3、4部位取樣拌勻為約20升的2試樣。
三、測容量筒容量
將乾淨的容量筒與玻璃板一起稱其質量,再將容量筒裝滿水,仔細用玻璃板從筒口一邊推到另一邊,使筒內滿水及玻璃板下無氣泡,擦乾筒、蓋的外表面,再次稱其質量。兩次質量之差即為水的質量,除以該溫度下水的密度,即得容量筒容積V。(在正常情況下,水溫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水的密度可取1千克/升)。
按上述分別測出2個15升和1升容量筒的容積Vgi、Vsi(i=1、2)。
四、測容量筒重量
將測出容積的空容量筒擦淨,分別稱出15升、1升容量筒的質量Ggi、Gsi(i=1、2)。
五、試驗樣品製作
將1試樣拌和均勻後裝入1個15升的容量筒,將2試樣拌和均勻後裝入另1個15升的容量筒,在振動台上振至表面泛漿。
沿容量筒口刮除多餘拌和物,抹平表面,將容量筒外部擦淨,稱其質量G總1、G總2
六、樣品過篩及清洗
將1、2試樣,分別在孔徑為5毫米的篩上過篩,篩出砂漿;將篩上的篩余骨料用水沖洗乾淨,並用毛巾將骨料擦乾,達到飽和面乾狀態。
七、砂漿及骨料稱重
稱粗骨料:將篩余的1、2試樣的骨料用水沖洗乾淨,並用毛巾將骨料擦乾,達到飽和面乾狀態,稱其質量G1、G2
稱砂漿:將1、2試樣篩出的砂漿分別裝入1升容量筒(編為1、2)內並稍有富餘。
將裝有砂漿的容量筒放在振動台上振15秒,或在跳桌上跳120次。然後颳去多餘砂漿,抹淨筒壁,稱出筒及砂漿總質量S總1、S總2,算出砂漿質量S1=S總1-Gs、S2=S總2-Gs
八、勻質性計算
1.計算依據
砂漿密度的相對誤差計算依據《水工混凝土試驗試驗規程》(SL352-2006)中“3.8混凝土拌和物拌和均勻性試驗”進行,單位體積混凝土中粗骨料質量的相對誤差計算參照砂漿密度的相對誤差計算式。
2.計算方法
單位體積混凝土拌和物中粗骨料的質量及其相對誤差按下式計算:ρg1=G1/Vg1,ρg2=G2/Vg2(千克/升),△ρg=|ρg1g2|/max(ρg1,ρg2)×100%。
混凝土拌和物中砂漿密度及其相對誤差按下式計算:ρs1=S1/Vs1,ρs2=S2/Vs2(ks/升),△ρs=|ρs1s2|/max(ρs1,ρs2)×100%。
式中符號意義同上述。
按上述方法分另試算出溜管進口處及溜管出口處碾壓混凝土拌和物中砂漿密度相對誤差及單位體積混凝土拌和物中粗骨料質量相對誤差。
九、經輸送碾壓混凝土質量評價
勻質混凝土是混凝土中砂漿密度的相對誤差不大於0.8%、單位體積混凝土中粗骨料質量的相對誤差不大於5%的混凝土。當經溜管(槽)輸送的混凝土砂漿密度和單位體積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相對誤差滿足上述要求時,判定經溜管輸送的混凝土是合格的,可以直接入倉。否則需採取措施,在現場對碾壓混凝土重新攪拌均勻,直至符合要求。
十、經輸送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評價
勻質性變化是指混凝土經溜管(槽)輸送到出口時的勻質性與卸入溜管(槽)進口時的勻質性的差值,當差值大於0時,說明經溜管(槽)輸送後的混凝土是分離的(混凝土勻質性符合要求時,其質量仍為合格);當差值等於0時,說明混凝土勻質性是未發生變化,經溜管(槽)運輸後是不分離的;當差值小於0時,說明混凝土中砂漿密度和單位體積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相對誤差變小了,混凝土勻質性變好,可以判定溜管(槽)對混凝土具有較好拌和作用;當碾壓混凝土經溜管輸送後發生骨料分離,則需對輸送碾壓混凝土的溜管進行改進,增加抗分離措施,直至碾壓混凝土骨料不發生分離。
對於不同溜管(槽)可採用經其輸送的混凝土勻質性變化大小來判別其優劣。

材料設備

一、主要材料
採用《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施工所需的主要材料見表1。
表1 施工所需主要材料表
序號
材料名稱
性能指標
用途
數量
1
鋼管
Φ500~Φ800,壁厚5~10毫米
輸送碾壓混凝土
根據壩體工程特性,按實際工程量。
2
工字鋼
I16
支撐溜管
3
角鋼
∠75×75×7.5
連線工字鋼支柱
4
碾壓混凝土
根據工程實際確定
檢測用量
0.1立方米/次試驗
二、主要設備及機具
採用《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施工所需的主要設備及機具見表2。
表2 施工所需主要設備及機具
序號
設備及機具名稱
型號規格
數量
用途
1
1升容量筒
直徑108毫米、高109毫米
4個
測砂漿體積
2
15升容量筒
直徑267毫米、高267毫米
4個
測碾壓混凝土體積
3
振動台
頻率50赫茲±3赫茲、振幅0.5毫米±0.1毫米
2台
碾實容量筒內碾壓混凝土及砂漿
4
磅秤
TGT-100型磅秤、精度50克
2台
稱容量筒內碾壓混凝土、砂漿、骨料重量
5
電子秤
JT2000型、精度0.1克
2台
6
台秤
AG1-10型、精度5克
2台
7
秒表
精確0.1秒
2塊
測量振動台振動時間
8
直尺
金屬
2隻
試驗取樣用
9
方孔篩
5毫米
2套
篩分試樣
10
取樣工具
2套
碾壓混凝土取樣
11
自卸車
20噸
3~10台
運輸碾壓混凝土

質量控制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的質量控制要求如下:
一、質量控制標準
該工法實施過程中應遵守的標準主要有:《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SL352-2006)、《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2011)、《混凝土攪拌機》(GB/T9142-2000)、《混凝土攪拌站(樓)》(GB/T10171-2005)、水工碾壓混凝土施工規範(DLT5112-2009)。
二、質量保證措施
1.在碾壓混凝土運輸設備或機具上取樣時,必須在對角線上相應部位取,以保證不同部位碾壓混凝土的代表性。
2.測量碾壓混凝土及砂漿的容量筒的容積必須進行校準,並測量準確。
3.各種稱量重量的計量儀器必須經過有資質的單位率定,並在有效期內。
4.篩余的粗骨料必須沖洗乾淨,並用幹部將所有骨料表面的水擦乾,保證骨料為飽和面乾狀態。
5.溜管出口的碾壓混凝土勻質性達不到規範要求時,必須採取措施,將碾壓混凝土攪拌均勻後方可進倉澆築,否則應作廢料處理。
6.碾壓混凝土經溜管輸送後,出現骨料分離現象時,必須對溜管加裝抗分離裝置或修改溜管的布置形式,以保證碾壓混凝土經溜管輸送後不分離。

安全措施

採用《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施工時,除應執行國家、地方的各項安全施工的規定外,尚應遵守注意下列事項:
1.施工過程必須遵守《建築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範》(GB50194-2014)、《汽車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DL/T5250-2010)《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術規程》(SL398-2007)、《水利水電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術規程》(DL/T5371-2007)、《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規程》(SL401-2007)、《水電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術規程》(DL/T5370-2007)。
2.施工項目部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完善安全操作設施,設立專職安全員,加強現場安全。加強安全教育培訓,作業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作業人員正確配戴安全防護用品。
3.溜管上部集料斗的卸料平台應設定擋車板,防止自卸車倒車卸料時發生意外。
4.在自卸車上取樣時,必須搭設扶梯或爬梯上、下,嚴禁徒手攀爬。
5.從自卸車上向地面卸樣時,必須有人接應,嚴禁直接將料桶拋向地面。
6.振動台等用電設備或儀器的接、拆線工作必須由具有電工作業證的人員進行。
7.碾壓混凝土篩分,必須2人配合進行,應握牢篩柄,防止篩分過程掉落傷人。

環保措施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的環保措施如下:
1.施工過程必須遵守《建築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JGJ146-2004)、《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8)、《建築垃圾處理技術規範》(CJJ134-2009)。
2.施工項目部必須建立健全文明管理制度,完善環保設施,規範現場施工秩序。
3.檢測作業後的產生污手套、髒布,不能隨意亂丟,應放到規定的地方,集中處理。
4.清洗碾壓混凝土骨料的污渣、污水,集中排至污水處理池經處理合格後方可排出。
5.檢測施工後的碾壓混凝土骨料,重新篩分成不同級配,運回骨料堆放場堆放,供生產碾壓混凝土使用,以節約資源。
6.檢測施工完後產生的廢砂漿,並按要求進行處理,防止固體廢棄物污染土地。

效益分析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的效益分析如下:
一、經濟效益
採用該技術對經溜管(槽)輸送的碾壓混凝土的分離情況進行定量檢測,可及時發現經輸送的碾壓混凝土是否分離,在對分離的碾壓混凝土進行處理的同時,可對輸送碾壓混凝土的溜管結構進行改進,直至通過其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不分離,能確保入倉碾壓混凝土質量符合標準要求,無需對壩體工程進行注漿防滲及加固處理。參考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已建3項(雲南1項、陝西1項、四川1項)碾壓混凝土壩體工程灌漿費用情況,因碾壓混凝土壩體不密實滲水而進行防滲加固處理的費用平均約185萬元,該工法已在貴州黃花寨水電站大壩工程、貴州觀音岩水電站大壩工程、貴州出水溝水庫大壩等3項工程上,大約節省了處理費用555萬元。
註:施工費用以2019年施工材料價格計算
二、節能環保
採用“經溜管輸送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的檢測技術”對經溜送的碾壓混凝土進行檢測,通過測出溜管出口碾壓混凝土勻質性,可判定經溜送的碾壓混凝土是否分離,當骨料分離時,採取相應對措施對分離的碾壓混凝土進行處理,並對溜管進行改進,可保證入倉的碾壓混凝土質量符合規範要求,節省因骨料分離造成壩體滲漏而需灌注水泥漿所需的大量水泥,從而減少礦物開採,達到降耗節能環保目的。
三、社會效益
採用該技術,對高陡坡溜管(槽)出口處的混凝土進行勻質性測量,通過與標準對比,可以定量、客觀地判別混凝土是否分離、是否符合質量標準要求,可防止骨料分離碾壓混凝土入倉,避免因混凝土分離問題而導致的工程隱患,確保工程質量,同時也可避免因處理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造成壩體質量問題而延長工期。

套用實例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的套用實例如下:
黃花寨水電站是貴州蒙江流域格凸河幹流上的第三個梯級電站,電站裝機容量2×27兆瓦,電站樞紐大壩為碾壓混凝土雙曲拱壩,最大壩高110米,壩頂高程▽800米,壩頂寬6米,壩頂弧長287.625米,壩底最大寬度26.5米,壩厚高比為0.24。大壩主體採用三級配碾壓混凝土,上游面防滲層採用二級配變態混凝土和二級配碾壓混凝土,基礎設定2.0米厚的二級配常態混凝土墊層,下游壩面採用厚度為0.5米的三級配變態混凝土。混凝土總量為30.3萬立方米,其中碾壓混凝土28.8萬立方米。
壩體▽750.8米高程以下碾壓混凝土,利用開挖渣料填路,採用自卸車運混凝土直接入倉澆築,壩體▽750.8米高程以上碾壓混凝土採用自卸車進行水平運輸,抗分離溜管進行垂直運輸(見圖3)。工程自2006年11月開工,到2011年12月完成。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
圖3 黃花寨大壩溜管輸送碾壓砼
抗分離溜管於2009年2月開始澆築▽750.8米~▽753.8米壩塊,至2011年4月澆至壩頂▽800.0米,採用抗分離溜管總計運輸混凝土10.1萬立方米。
為判別抗分離溜管的優劣、檢測經其輸送混凝土的質量,在▽750.8~▽800壩體施工過程,對經抗分離溜管輸送的混凝土的勻質性(混凝土分離程度)在溜管的進口和出口分別進行檢測,為驗證檢測結果,同時在溜管進、出口對混凝土進行取樣,檢測其抗壓強度。結果見表3。
表3 抗分離溜管溜送混凝土檢測結果表
測量位置
混凝土檢測指標
勻質性
強度
組數
砂漿密度相對誤差%
粗骨料質量相對誤差%
組數
平均值兆帕
差值%
離差係數
差值
平均值
差值
平均值
差值
溜管進口
12
0.56
-0.12
0.77
-0.23
12
28.3
-1.8
0.091
-0.01
溜管出口
0.44
0.54
27.8
0.081
從表3可知,溜管出口與進口的砂漿密度及單位體積混凝土中粗骨料質量的平均相對誤差的差值分別為-0.12%、-0.23%,均小於0,證明混凝土經溜管輸送後,勻質性總體是轉好的,說明抗分離溜管對經其溜送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拌和作用;溜管出口與進口的混凝土離差係數差值為-0.01,也證明混凝土變得更均勻(勻質性變好)了,驗證了抗分離溜管對經其溜送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拌和作用。
通過對溜管出口碾壓混凝土分離程度的檢測,證明該抗分離溜管總體上具有防止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的作用;通過檢測,可以及時對骨料分離的碾壓混凝土進行現場處理,避免了不合格料入倉,防止造成工程質量隱患。
觀音岩水庫位於阿戛鄉仲河村,庫區跨阿戛鄉、鹽井鄉和勺米鄉,為月亮河幹流上游巴都河河段,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北盤江一級支流。大壩為碾壓混凝土雙曲拱壩,頂高程1434米,底高程1325米,最大壩高109米。拱冠梁頂厚6米,底厚24米,壩頂中心弧長248米,壩體混凝土22.27萬立方米。
混凝土運輸,在壩體▽1347米高程以下採用開挖石渣填築壩後路由自卸車直接運輸入倉,壩體▽1347米高程以上水平運輸採用自卸車,通過下游上壩頂路運輸到壩頂,垂直運輸採用抗分離溜管運輸(見圖4)。壩體工程自2013年11開工,至2017年5月完成。抗分離溜管於2015年5月~2017年2月套用,共澆混凝土20.71萬立方米。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
圖4 觀音岩大壩溜管輸送碾壓
貴州觀音岩水庫工程上套用的抗分離溜管,是在貴州黃花寨水電站大壩工程上應的抗分離溜管的基礎上,根據對黃花寨溜管輸送碾壓混凝土的分離檢測結果進行改進的。經檢測,在貴州觀音岩水庫工程上,通過改進後的抗分離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採用該技術進行檢測,其勻質性符合質量標準要求,且通過改進後的抗分離溜輸送的碾壓混凝土不分離。
貴州省水城縣出水溝水庫工程規模為小(1)型,工程等別為Ⅳ等,主要建築物有擋水建築物、泄水建築物、取水建築物、灌區管道等。其擋水建築物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壩軸線長227.75米,壩頂高程1981.5米,建基面高程1913.5米,最大壩高68.0米,壩頂寬6.0米,最大壩底寬度53.925米,壩體混凝土總量為15.7萬立方米。
受地形條件限制,為降低碾壓混凝土運輸成本,保障混凝土運輸速度強滿足壩體碾壓混凝土澆築強度要求,壩體碾壓混凝土採用自卸車運輸到壩頂,再採用溜管(見圖5)向下輸送到澆築層,從溜管出料口到倉面,採用自卸車轉運。溜管採用改進後的抗分離溜管,結構形式與貴州觀音岩使用的溜管相同。工程自2016年12開工,至2019年6月完成。抗分離溜管於2017年6月~2019年4月套用,共澆混凝土13.7萬立方米。
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
圖5 出水溝大壩溜管輸送碾壓砼
為保證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質量能滿足規範要求,採用“經溜管輸送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的檢測技術”對經溜送的碾壓混凝土進行檢測,通過測出溜管進、出口碾壓混凝土勻質性的差異,判定經溜送的碾壓混凝土是否分離,並及時採取相應對措施對分離的混凝土進行處理,可保證入倉的碾壓混凝土質量符合規範要求。

榮譽表彰

2019年12月11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以“粵建市函〔2019〕1270號”檔案發布《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公布2019年度廣東省工程建設省級工法的通知》,《經溜管輸送的碾壓混凝土骨料分離檢測施工工法》被評定為2019年度廣東省省級工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