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汾陽舊宅

《經汾陽舊宅》是唐朝詩人趙嘏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前二句歌頌郭子儀恢復山河的功績,超過了馬援。後兩句正面描繪渲染汾陽舊宅今日之冷落荒涼。全詩通過描寫郭氏舊宅淒涼衰敗的景象,抒發了對郭子儀的懷念之情,同時感嘆統治者對他的不公平待遇,寄意深婉,造境蒼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經汾陽舊宅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趙嘏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經汾陽1舊宅
門前不改舊山河2,破虜曾輕馬伏波3
今日獨經歌舞地4,古槐5疏冷夕陽多。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 汾陽:指郭子儀。郭子儀是安史之亂後重建唐王朝的關鍵人物,封汾陽王。參看張籍法雄寺東樓》:“汾陽舊宅今為寺,猶有當年歌舞樓。四十年來車馬寂,古槐深巷暮蟬愁。”
  2. 舊山河:江山依舊。
  3. 馬伏波:即馬援,他曾佐光武帝劉秀創建東漢王朝,因南征有功,封伏波將軍。
  4. 歌舞地:即歌舞樓,郭予儀曾建歌舞樓,縱情聲色。
  5. 古槐:古代貴族住宅前多植槐樹。

白話譯文

郭子儀舊宅門前山河依舊,緬懷郭氏,他的功勞大概要勝過東漢的馬援。
今日獨自經過汾陽舊宅的歌舞樓,只見夕陽映照著蕭疏冷落的宅前古槐。

創作背景

郭子儀生前雖因建立殊功而名重一時,但當時卻受到猜忌。他死後子孫也受到權貴的迫害而使家道衰落。詩人有感於此,寫下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句照應題面,寫郭子儀舊宅門前山河依舊。次句再強調郭子儀恢復唐室之功勳。東漢馬援,曾封伏波將軍。詩人拿馬援與郭子儀相比較,這不僅僅是因為“波”字與“河”字押韻,而且還因為二人的戰功類似,即都是“破虜”,都是在平定少數民族叛亂的戰爭中建立了殊勛。所以,這種比較是很中肯的。但郭子儀的功勳遠遠超出馬援之上,理應受到唐室的長久尊重,這就為後文描寫唐室對功臣之薄作了有力的襯跌。
詩的後二句,描寫郭子儀舊宅已經冷落荒廢。末二句寫郭子儀故居荒廢,是符合歷史真實的。又據張籍詩,汾陽舊宅位於“古槐深巷”,所以結句寫的“古槐疏冷”也是符合生活真實的。詩人在反映這一真實的生活現象時,沒停留在複述事實上,而是注意了溶情於景,作了藝術渲染。昔日的歌舞地,不見人群車馬,只見草木,巳顯示其冷落,而且樹木也稀疏得不能蔽日,所以這裡的夕陽光輝特別多,這就更加襯托出了故宅的荒涼。
這首詩的描寫對象是汾陽舊宅,但它的意旨沒有停留在詠懷陳跡上,它還具有諷刺朝廷對功臣冷薄寡思的言外之意。這首詩的藝術特點,主要在於它繼承和發揚了盛唐中唐詠懷古蹟的詩歌傳統,善於把歷史事實與眼前景象融合成為意境。在這首詩里,詩人把郭子儀恢復唐室山河的史實與眼前所見古槐夕陽景象融合成為一個完整的藝術境界,這個意境既有歷史內容,又有現實意義。

名家點評

周埏《刪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晚七絕》:謝疊翁謂崔護《題城南莊》詩妙,豈若此後二句之有味。然崔詩清雅,趙詩明響,各有好處。
清代高士奇《三體唐詩輯注》卷一:張籍《法雄寺東樓》詩云:“汾陽舊宅今為寺,止有當年歌舞樓。四十年來車馬路,古松深巷暮蟬愁。”觀此,則宅已為寺矣。按史稱,郭氏子孫富貴封爵,至開成後猶不絕,則其宅不應在貞元、元和中已為寺也。然《郭唏傳》云:盧杞秉政,多論奪郭氏舊宅。德宗稍聞,乃詔曰:“子儀有大勛,嘗誓山河琢金石,自今有司毋得受。”按:此詔雖禁有司論奪,未嘗以已奪者還之也。豈宅為寺在此時乎?夫以子儀之勛,肉未寒而不保其室,德宗待功臣何薄耶?故此詩第一、第二句深致意焉。
清代吳昌祺《刪訂唐詩解》:“山河不改”而曰“門前”,其意無限。用“伏波”者,與帝為婚姻也。
清代沈德潛《重訂唐詩別裁集》卷二十:見山河如故,而恢復山河者已不堪憑弔矣。可感全在起句。
清代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一起已具全神。
清代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此非僅傷興廢,乃嘆本朝待功臣之薄也。用意全在上半首。山河之誓,千古不改。今門前山河如故,而功臣之第已如此。次句復著明顯功,以形其薄。用意深婉,所以有味。

作者簡介

趙嘏,生卒年不詳,字承祐,山陰(今江蘇淮安縣)人。會昌二年,登迸士第。大中年間,曾任渭南(今陝西省渭南縣)縣尉。趙嘏仕途雖然坎坷,其詩卻極美,多興味。杜牧讚賞“長笛一聲人倚樓”(《長安秋望》),因而人稱“趙倚樓”。《新唐書·藝文志》錄其《謂南集》三卷、《編年詩》二卷,皆已散佚。《全唐詩》錄存其詩二百五十三首,編為二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