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堂下

經堂下

經堂下,位於浙江省雲和縣大源鄉境內,它是處於雲和、龍泉、松陽三縣交界的一座古剎。寺廟內供奉有觀世音菩薩,廟址屬雲和縣轄,其規制較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經堂下
  • 地理位置:浙江省雲和縣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季候
  • 著名景點:萬曆佛經
景點簡介,古道幽情,萬曆佛經,地圖信息,

景點簡介

益經堂重修碑誌益經堂重修碑誌
經堂下 遠景經堂下 遠景
在雲和地圖的西北邊沿處,有一個小圓圈,一行小字:“經堂下”,人們顯然會認為是一個村莊,殊不知,在這處州三縣屋脊之處,屹立著一座規模宏偉的千年古剎。這裡何時始有廟,已無考。距此一里許,有賴氏村莊“三望排”,系松陽賴姓同一支系,與松陽城西賴氏為兄弟。相傳“經堂下”原為賴氏的隨帶香火,現存的賴氏祖宗牌位上書:“天地君親師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位”。賴氏譜載:公賴忠誠,於東晉興寧元年(363)任虔州(江西)知府,辭官後舉家卜居松陽,閩粵賴氏,均為松陽賴氏之後。後有史料記載:乾隆初年(1736),王增山從福建遷至雲和桃子坑村三望排定居,在此處重設“益經堂”,供奉西方三聖之一的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鹹豐元年(1851)夏月,由王增山後人及周圍村民集資,在此處重修觀音堂。據推算,古剎建廟舊址距今已1600餘年。清光緒、民國年間進行過修繕,中國“文革”的硝煙曾給她帶來破壞性的災難,而虔誠的善男信女沒有忘記對她蔭佑的感恩,每年在不斷修繕之中。
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這裡海拔800餘米,處於高山之巔,廟址屬雲和地界,北鄰松陽,西行龍泉,處於三縣分水山脈的屋脊,四周眼望,惟餘莽莽。每當雨天,霧氣繚繞,仿佛置身於仙界。古剎雖處於高山,而廟址卻位於平窪之地,一塊平地約有2畝見方,左右青龍、白虎分明,山環水抱,玄武來龍綿延起伏,前望朱雀秀麗挺拔,煞是一番風景。
曾經有過宏偉的建築。據老人口傳,現有的平地在當時均為廟宇,正殿為五開間,並另有僧人禪房,現也隱約可見殘痕。現尚存完好的觀音堂為三進三開間,坐北朝南,占地205平方米,通面闊18.57米,通進深16.25米,懸山頂,小青瓦。一進門廳面闊18.57米,進深3.76米,東面辟一大門,西面開一小門。二進面闊8.84米,進深3.4米,五架梁。三進面闊8.84米,進深4.49米,七架梁,明間七檁用四柱,次間七檁用三柱。二、三進之間有一面闊4.2米,進深1.84米的天井。建築四周夯土牆,牛腿、梁枋等木構件雕刻人物、花卉等圖案,栩栩如生。走近東面大門,青石質門額上楷書陰刻“觀音堂”三字,門柱上陰刻對聯二對,正面為“入門孰是慈悲主,照盡四方保太平。”內側為“慈悲永遠隆千古,保佑萬民得安康。”堂內現存清乾隆初年《善慶田畝碑》一通,鹹豐元年鑄靈板一塊。
菩薩曾經蔭佑處州一方。在民國年間,車馬稀少,水路難通,在廟址的下方二里許,就是松陽通往雲和、龍泉的古道,商路繁華。“經堂下”香火旺盛異常,緣化三縣,當時化緣得錢無數,乃築石板路造福一方,東至松陽石倉,南至雲和渡蛟,長五十餘里,均為當時的佛蔭之路,至今除水庫淹沒和公路建設損毀外,尚存完好的石板古道。
大慈大悲靈驗一方。在百姓的心目中,這裡的觀音菩薩慈悲靈驗,生病可來此避難,求學考試來此燒香,竟也有求必應。就是現在,每逢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觀音誕辰日,雖然地處高山,爬山辛苦,善男信女還是將正殿擠得水泄不通,就是賣冰棍的三個小販,每人得背兩個來回。香客有沿古道來自松陽的,有乘車後步行來自龍泉的,雖然方言不通,但均能在此廣結善緣,就在此處結下的各縣親家無以計數。王增山的最後一個裔孫叫王觀火,依然在此守廟一輩子,在兩千年時,已九十餘歲高齡,頭天還能下地幹活,在夜裡即到達了“西天極樂世界”,村里人厚葬了他,這也許就是菩薩對他的恩賜。他的遺孀也已高壽,至今耳聰目明,一人獨居古廟,生活自理,只是無人知曉她的年紀,希望也能得到“西方接引”。
經堂下觀音佛像經堂下觀音佛像
未開發的世外桃源。每當秋末,外面是“秋老虎”橫行的季節,炎熱異常,從明媚的雲和湖來到桃子坑村,踏上前往“經堂下”的“松雲古道”,山澗“清泉石上流”,溪里潺潺細水傍君行,大樹小樹陰影斑駁,一股涼意自心間。至半山腰,清風徐徐,不得不趕緊穿上外衣。山間的綠色特別的濃,仿佛置身於春天,真是:人間九月秋色濃,山寺菩提始新綠。古道途經中日戰爭的主戰場-雞公騎坳,有一涼亭,土牆上彈孔密集,史載:“1942年8月3日-5日,中日雙方在方山嶺、桅樹坳、山望排決戰3天3夜。”是民族勝戰的歷史見證,試想在此設立一個《愛國主義紀念牌》,該多好。從桃子坑到“經堂下”,十五里,山路難行,如果有一條旅遊的公路,該多好。來到廟裡,見王氏遺孀孤苦伶仃,試想有一個續承王氏護法的出家僧人,來此定居,該多好。

古道幽情

養在深閨人未識,只緣生此山中。許多人看過九寨溝的神奇,我們不妨來看雲和“經堂下”古道的幽情,也許在人跡罕至的深山之中,能發現有其略勝一籌之處。
來到雲和湖渡蛟坑源的端點桃子坑村,一抹濃綠誘惑我們步入樹蔭。那巨大的苦楮、槐樹,還有說不出名的闊葉喬木,濃蔭之下向我們透露它的滄桑和久遠,也許在尚無人居之時,這裡就是它們的原始所在。走進樹蔭下的古道,這絲涼意就來自於腳下,那裡有伴你緩緩而行的潺潺溪流,聽著輕吟的水聲,仿佛感覺到世間難得的純淨。都說女人是水,純淨的女人到了這裡也就仿佛找到了她生命的源頭,這裡的水純淨得讓你分不清是水和空氣。難怪朱自清要說:“我若能裁你以為帶,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若能挹你以為眼,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 一路前行,如果你不怕荊棘叢生、怪石油滑,可尋幾處瀑布淺潭。小瀑直下瀰漫之處,宛如小花幾朵,絲縷陽光之下奼紫嫣紅。大小淺潭連綿不斷,蒼鬱的樹蔭籠罩著峽谷,山麓鋪展著如茵的雜草,潭水和著石縫間的水草,映襯了翠玉般的碧綠。
走在蒼老的石板古道,不時踩過小橋流水的景致。長滿青苔的石拱小橋、涓涓流水、還有忽而閃過的石斑小魚,向我們述說佛門的善舉。民國年間,車馬稀少,水路難通,這裡就是松陽通往雲和、龍泉的古道,商路繁華。“經堂下”香火旺盛,緣化三縣。化緣得錢無數,乃築石板路造福一方,東至松陽石倉,南至雲和渡蛟,長五十餘里,均為當時的佛蔭之路,至今除水庫淹沒和公路建設損毀外,尚存完好的石板古道。 蘭蓬下村,就坐落於“經堂下”古剎的山腳下,它的名字本身記錄了汀州人遷徙的歷史。清嘉慶年間,王姓汀州人來此開基創業,種植靛青。靛青又稱蘭草,一種草本植物,其葉、莖發酵後呈深藍,可用來染布,經久不退。該村因而得名蘭蓬。
經堂古道:小橋流水經堂古道:小橋流水
如欲抄近路,可從蘭蓬下村後的山脊前行,那是條原始森林之中的小道。走進森林,如同淹沒在濃綠的海洋,巨大濃密的樹冠,如一層綠色的天幕,遮蓋前行的道路。蒼老的樹枝寄生了老蕨,樹下交織著藤棘、雜草。不時可見長滿苔蘚的老樹臥倒在林中,似乎在提醒我們,這片森林的原始。若逢陰雨霏霏,冷濕之中,瀰漫著一種鮮花、野果、新枝嫩葉、朽木落葉的混雜的氣息,它們似乎早已忘懷塵世煩囂。從縫隙間眺望山谷,連綿的霧靄,若沉若浮,時濃時淡,使整個森林顯得蒼古幽深、神秘莫測。有“驢友”在網上留言:至高處,放眼遠眺,群山盡收眼底,在巍巍群山之巔,令人心曠神怡。如此美妙,只有身臨其境者,方能領略。在我所驢行過的線路中,唯龍泉的天平山能與雲和經堂古道相媲,雲和境內,經堂古道,當是最美的驢行線路。喜歡戶外活動的朋友,值得去體會一下經堂古道的“美”。
經堂古道:闊葉林木經堂古道:闊葉林木
古道清泉石上流古道清泉石上流

萬曆佛經

近期在浙江雲和經堂下發現明萬曆十九年木刻版佛經。該佛經為明朝萬曆十九年(1591)刊造的木刻原版佛經,四百多年前的佛經能在山區農村較為完好地保存,實屬奇蹟。佛經書表上依稀可辨字跡是“傳世無為寶卷、巍巍泰山不動深根結果寶卷、銷釋歸家報恩寶卷”等。觸摸之後,發現前後書皮均有木板支承,但木板均已被蟲蛀空。翻開後頁,注有“萬曆十九年十月吉日刊造寶卷六部,還源寶卷一部,開心寶卷一部,嘆世寶卷一部、地獄寶卷一部……”書前頁注有“皇圖鞏固、帝道遐昌”等字眼,外圍配有龍型圖案。鄧松德還在布包中拿出一根暗色的木籤,依稀可見斑駁的紅色油漆,簽頭了還剩下一個凸的榫頭。鄧松德告訴筆者,小時候,曾聽父親說家中藏有御勅龍頭簽,可惜祖上在“抬棺用法”時斷裂了,之前他也未曾見過御勅龍頭簽,可能就是這根簽了。在書中,隨處可見有“南無靈感應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南無諸菩薩訶薩摩訶!波羅密諷心經。”等字眼,可見其傳承的為純佛教。該村的長者李唐德告訴筆者,在文革時期,紅衛兵來到該村,在各位“法師”的家中,搜查出來了大量的書籍,然後集中焚燒,鄧觀元能保存這部經書,實屬不易。
經堂下明萬曆十九年木刻版佛經經堂下明萬曆十九年木刻版佛經
資料來源:《甌江文化信息港》;作者:黃育盛

地圖信息

地址:麗水市雲和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