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鰭鱚

絲鰭鱚的體特別延長,纖細,略為側扁。兩眼間距短。口大,端位,吻能伸縮,下頜先端尖突;上頜骨不顯露。上下頜、齶骨及鋤骨上均有小而尖的齒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絲鰭鱚
  • :動物界
  •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 漁業利用:小型魚,可供作觀賞魚
形態特徵,棲所生態,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鰓膜在喉峽部游離。體體被小圓鱗,頭部、頰部及鰓蓋部則近於裸出。背鰭單一,起點在胸鰭起點之後,基底甚長,具V-VII弱棘,軟條數39-41,雄性魚的前方弱棘延長成游離狀;臀鰭和背鰭相對,硬棘I,軟條34 -36;腹鰭發育良好,具I硬棘,5軟條;尾鰭呈長卵形。體棕色,身體亦有不明顯的黑斑;側線鱗片的後緣有黑點出現。背鰭、臀鰭後緣及尾鰭近基部處有許多小黑斑,在背鰭和臀鰭上呈長列狀排列,尾鰭上則呈縱列;胸鰭和腹鰭呈黃色。

棲所生態

較大魚主要棲息於陡峭的沙質斜坡區。通常在乾淨的砂質底部上面盤旋活動,當被驚擾時會沖入沙子內躲藏。以捕食浮遊動物為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台灣分布於北部、西南部、南部、東北部及澎湖等海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