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仁棄義

絕仁棄義

絕仁棄義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ué rén qì yì,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絕仁棄義
  • 拼音: jué rén qì yì
  • 解釋:這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 出處:《老子》
解釋,出處,

解釋

這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一說:指放棄世俗倡導的仁義,回復到人的本性;
二說:不樹立仁義的典型、不倡導仁義的標準,放任人的本性做出獨立的判斷和取捨。絕、棄:消滅、摒棄。

出處

出處西漢至今篡改本 《老子》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德。”
戰國竹簡原版 《老子》第十九章:“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慮,民復孝德。”
自西漢儒生篡改以後看來,道德經的主張變成了:“仁”、“義”、“忠臣”的出現為不祥之兆。“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而杜絕“仁”、“義”出現的根本辦法,也就是要做到“有德司契”的“契約”管理。並認為,只有做到“有德司契”,方能“民復孝慈”。即,使人們保持淳樸的本色,體現出孝敬、和善的美德。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處墓地中發現了一批竹簡,學術界稱之為“郭店楚墓竹簡”。
郭店簡牘中有簡本《老子》
簡本《老子》與帛書本及通行本相比,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存在很大差別。特別是簡本《老子》中對“仁義”的態度,與我們傳統的認識差別更大。帛書本及今本《老子》十九章中“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簡本作“絕智棄辯”、“絕偽棄慮”。可見簡本《老子》並不反對“聖”和“仁義”。“故大道廢,安有仁義”,表明“仁義”的地位僅次於“道”和“德”,居第三位,這表明早期道家對仁義學說的包容,這一點我們從簡本與今本在文字上的差異也可以得到證實。今本十八章比簡本多出“慧智出,有大偽”句,將“大偽”與“仁義”、“孝慈”、“忠臣”並列在一起,這無疑使“仁義”、“孝慈”、“忠臣”具有了否定和負面的意義,然而耐人尋味的是,簡本《老子》恰好沒有這句話,因而我們沒有理由認為早期道家是排斥仁義學說的。
根據這一批戰國楚墓的發現,我們可以認定,道德經在東漢時被儒生肆意篡改的事實,西漢尚有完本,嚴遵尚讀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