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暴力

加爾通創造性地提出了“結構暴力”的概念,這是對和平學的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結構暴力
  • 提出者:加爾
  • 三個方面:直接暴力、結構暴力、文化暴力
  • 含義:發展不平衡,這導致貧富差距
他認為暴力包括三個方面,即直接暴力、結構暴力、文化暴力。最典型的直接暴力是指戰爭,這是最大、最嚴重的暴力;結構暴力是指發展不平衡,這導致貧富差距;文化暴力更是無處不在,比如美國的快餐、大片。加爾通強調,由社會結構造成的沒有具體“犯罪者”的暴力,也是對世界和平的潛在威脅,包括疾病、飢餓、貧窮、污染等等。只有消除了社會的各種不平等,摒除“結構暴力”才能獲得積極和平,而積極和平就是以平等、協調、合作、一體化為基礎的。20世紀80年代,英國格林厄姆美國巡航飛彈基地的圍牆上刻著這么一首詩,我認為這是一首很好的和平學的詩,也比較形象地闡述了什麼是“結構暴力”:
對和平說不
如果他們所謂的和平是
悄無聲息的飢餓之苦
冰冷僵硬的恐懼之感
破碎心靈的沉寂蕭瑟
被壓迫者的未知期望
告訴他們和平是
孩童玩耍時的喧嚷
口舌自由的暢所欲言
舞步的雷鳴聲響
以及一位父親的歌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