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危機

結構性危機是指資本主義國家由於國民經濟結構和產業部門結構的急劇變動而引起的生產與消費,供給與需求之間長期、嚴重的比例失調,並由此而導致經濟長期停滯、失業率居高不下甚至“逆周期性”攀高的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結構性危機
  • 地區:資本主義國家
  • 相關:國民經濟結構和產業部門結構
  • 表現:長期停滯、失業率居高
表現,特徵,要素,主要區別,

表現

結構牲經濟危機,一般指資本主義國民經濟中的各部門,各領域、各方面之間的關係因嚴重失衡而長期阻礙經濟發展的危機。結構性經濟危機在各國生產領域的主要表現是:部門結構嚴重失衡;結構性失業嚴重,固定資本投資長期呆滯,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出現下降趨勢。結構性經濟危機在流通領域主要表現為長期的通貨膨脹和物價持續上漲。

特徵

作為結構性危機,至少要具備兩個特徵:一是它根源於一定生產關係下經濟各層次、各部門比例關係的長期失調,或叫產業結構的畸形,二是它表現為產業結構調整不暢,對整個社會生產過程造成了破壞性的影響,也就是說,要以生產力的巨大破壞為代價。

要素

結構性危機要素是導致危機的根本原因。可以從一個國家或地區產生國際危機的衝突背景中尋找。國際危機通常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等多個領域。例如。巴以衝突就涉及極其複雜的因素。既涉及巴勒斯坦立國問題.領土劃分問題.水資源問題和宗教聖地問題。還涉及巴勒斯坦難民問題和猶太人定居點問題等。這些結構性危機要素通常根植於歷史和文化背景中。如種族差異.殖民歷史.經濟狀況等方面。國外大多數危機預警研究機構按照危機所涉及的領域,確定一組結構性危機要素。

主要區別

結構性危機雖也同周期性危機一樣,從根本上都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不斷激化的結果,並都對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的運行與發展產生了多層面的消極影響和嚴重破壞,但又與一般的周期性危機有著明顯區別。結構性危機與周期性危機的主要區別,可以概括為如下六個方面:
(一)直接誘因不同。導致結構性危機的根本原因,也同導致周期性危機的根本原因一樣,都在於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但其直接誘因則在於資本主義經濟結構內部各部門、各要素之間的聯繫受到嚴重破壞,上升部門的增長彌補不了衰退部門的收縮所致,而不象周期性危機那樣,直接誘因就在於商品過剩,市場需求擴張跟不上生產供給的擴張。
(二)持續時間不同。周期性危機只是資本主義經濟周期運行中的四個階段之一,每次危機所經歷的時間一般也只有一年左右,如戰後美國出現的10次周期性危機平均持續時間只有10.4個月,最長的也不過16個月。而結構性危機所持續的時間則要長得多,不僅會跨越資本主義周期演進的各個階段,而且還往往會跨越幾個經濟周期。
(三)表現特徵不同。周期性危機本質上就是生產過剩的危機,因而必然表現為生產超過消費,供給超過需求。而結構性危機雖然在多數情況下也表現為生產過剩,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表現為生產不足。甚至發生在同一生產部門的結構性危機,在一段時間可能表現為生產過剩,在另一段時間則可能表現為生產不足。
(四)波及範圍不同。周期性危機一般要波及所有至少是絕大部分經濟部門,其中既包括物質生產部門,也包括非物質生產部門;而結構性危機所波及的經濟部門一般較少,它往往只波及物質生產部門中的某幾個部門。
(五)展開形式不同。周期性危機由於波及面較寬,因而各國和各部門受到波及的時間往往會出現較大差異;而結構性危機由於波及面較窄,因而各國和各部門受到波及的時間往往比較一致。周期性危機爆發時,生產開始從高點向低點下降,而當走出危機後,生產又會從低點回升,直至回升到危機前的高點以上;結構性危機爆發時,生產也開始從高點向低點下降,但卻不一定能再次走向回升,而往往處於長期停滯狀態,很難回升到危機前的高點。
(六)擺脫方式不同。由於周期性危機的根源在於生產過剩,因此擺脫危機的主要方式,也是通過強制性地消除過剩的生產和商品,來恢復生產與市場,供給與需求的暫時平衡;而結構性危機的根源則在於產業部門結構的嚴重失衡,因而擺脫危機的主要方式,也只能是通過調整和建立新的產業部門結構,恢復產業部門結構的新的平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