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力學(I)(第3版)

結構力學(I)(第3版)

《結構力學(I)(第3版)》是2020年1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蕭允徽、張來儀。

基本介紹

  • 書名:結構力學(I)(第3版)
  • 作者:蕭允徽、張來儀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 定價:7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1160216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2006 年第1 版《結構力學(Ⅰ、Ⅱ)》(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和2013 年第2 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升級版。 全書分Ⅰ、Ⅱ兩冊。第Ⅰ冊共11 章,內容包括:緒論、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靜定腳立朽梁和靜定剛架的受力分析、三鉸拱和懸索結構的受力分析、靜定桁架和組合結構的受力分析、虛功原理和結構的位移計算、力法、位移法、漸近法和近似法、影響線及其套用、矩陣位移法,並附有用C 語言編制的平面剛架靜力分析程式;第Ⅱ冊共3章,內容包括:結構的動力計算、結構的穩定計算、結構的極限荷載。 本書採用“條理化”的論述方式和“板書式”的排版方式,文圖並茂臘遷員簽,一目了然。本版修訂又著重在新增數字資源線上支持,力求融圖、文、聲、像為一體方面做了新的探索,是一本適應新時代要求、內容更新、版式新穎、教師好用、邀多旋探學生易讀的教學用書。 本書適用於普通高等學校寬口徑的“大土木”專業(包括建築工程、路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和建築安裝等),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3 版前言
第2 版前言
第1 版前言
第1 章 緒論 1
1.1 結構力學研究的對象和任務 3
1.2 桿件結構的計算簡圖 7
1.3 平面桿件結構的分類 9
1.4 荷載的分類 10
1.5 結構計算簡圖實例 11
數字資源目錄 14
第2 章 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 15
2.1 幾何不變體系和幾何可變體系 17
2.2 幾何組成分析的幾個概念 18
2.3 平面體系的計算自由度 20
2.4 平面幾何不變體系的基本組成規則 23
2.5 幾何可變體系 24
2.6 幾何組成分析的方法及示例 26
2.7 靜定結構與超靜定結構 29
習 題 29
數字資源目錄 34
第3 章 靜定梁和靜定剛架的受力分析 35
3.1 單跨靜定梁 37
3.2 多跨靜定梁 46
3.3 靜定平面剛架 48
*3.4 靜定空間剛架 58
習 題 61
數字資源目錄 70
第4 章 三鉸拱和懸索結構的受力分析 71
4.1 拱結構的形式和特性 73
4.2 三鉸拱的內力計算 74
4.3 三鉸拱的壓力線和合理拱軸 80
*4.4 懸索結構 84
習 題 88
數字資源目錄 92
第5 章 靜定桁架和組合結構的受力分析 93
5.1 桁架的特點和組成 95
5.2 靜定平面桁架 97
5.3 三種平面梁式桁架受力性能比較 109
*5.4 靜定空間桁架 112
5.5 靜定組合結構 115
5.6 靜定結構的特性 118
習 題 121
數字資源目錄 128
第6 章 虛功原理和結構的位移計算 129
6.1 概述 131
6.2 變形體系的虛功原理 133
6.3 結構位移計算的一般公式 單位荷載法 139
6.4 靜定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的位移計算 141
6.5 圖形相乘法 146
6.6 靜定結構由於支座移動引起的位移計算 154
6.7 靜定結構由於溫度變化引起的位移計算 155
*6.8 具有彈性支座的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158
6.9 線彈性體系的互等定理 160
習 題 164
數字資源目錄 174
第7 章 力 法 175
7.1 超靜定結構概述 177
7.2 力法的基本原理 180
7.3 力法的基本體系選擇及典型方頁陵詢程 184
7.4 用力法計算超靜定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的內力 188
7.5 用力法計算超靜定結構在支座移動和溫度變化時的內力 199
7.6 對稱結構的簡化計算 205
7.7 用彈性中心法計算對稱無鉸拱 211
7.8 超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218
7.9 超靜定結構內力圖的校核 222
7.10 超靜定結構的特性 225
習 題 226
數字資源目錄 236
第8 章 位移法 237
8.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239
8.2 等截面直桿的轉角位移方程 241
8.3 位講龍組移法的基本未知量 246
8.4 位移法的基本結構及位移法方程 250
8.5 用典型方程法計算超靜定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的內力 254
*8.6 用典型方程法計算超靜定結構在支座移動和
溫端設度變化時的內力 266
8.7 用直接平衡法計算超靜定結構的內力 270
*8.8 混合法 273
習 題 275
數字資源目錄 284
第9 章 漸近法和近似法 285
9.1 概述 287
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288
9.3 用力矩分配法計算連續梁和無側移剛架 295
9.4 無剪力分配法 301
*9.5 多層多跨剛架的近似計算法 304
習 題 308
數字資源目錄 318
第10 章樂禁探 影響線及其套用 319
10.1 移動荷載及影響線概念 321
10.2 用靜力法作靜定梁的影響線 323
10.3 用靜力法作間接荷載作用下樑的影響線 330
10.4 用靜力法作靜定桁架的影響線 333
10.5 用機動法作靜定梁的影響線 337
10.6 利用影響線計算影響量值 342
10.7 利用影響線確定移動荷載最不利位置 344
10.8 鐵路公路的標準荷載制 351
10.9 換算荷載 353
10.10 簡支梁的內力包絡圖和絕對最大彎矩 356
10.11 用機動法作連續梁的影響線 360
10.12 連續梁的內力包絡圖 364
習 題 367
數字資源目錄 376
第11 章 矩陣位移法 377
11.1 概述 379
11.2 桿件結構的離散化 380
11.3 單元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 384
11.4 結構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 387
11.5 用先處理法形成結構剛度矩陣 388
11.6 結構的綜合結點荷載列陣 397
11.7 求解結點位移和單元桿端力 400
11.8 矩陣位移法的計算步驟和算例 402
11.9 平面剛架程式設計 409
習 題 416
數字資源目錄 424
附錄 425
附錄A 平面剛架靜力分析程式(PFF 程式) 425
附錄B 部分分析計算題答案 433
參考文獻 440
數字資源目錄 128
第6 章 虛功原理和結構的位移計算 129
6.1 概述 131
6.2 變形體系的虛功原理 133
6.3 結構位移計算的一般公式 單位荷載法 139
6.4 靜定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的位移計算 141
6.5 圖形相乘法 146
6.6 靜定結構由於支座移動引起的位移計算 154
6.7 靜定結構由於溫度變化引起的位移計算 155
*6.8 具有彈性支座的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158
6.9 線彈性體系的互等定理 160
習 題 164
數字資源目錄 174
第7 章 力 法 175
7.1 超靜定結構概述 177
7.2 力法的基本原理 180
7.3 力法的基本體系選擇及典型方程 184
7.4 用力法計算超靜定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的內力 188
7.5 用力法計算超靜定結構在支座移動和溫度變化時的內力 199
7.6 對稱結構的簡化計算 205
7.7 用彈性中心法計算對稱無鉸拱 211
7.8 超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218
7.9 超靜定結構內力圖的校核 222
7.10 超靜定結構的特性 225
習 題 226
數字資源目錄 236
第8 章 位移法 237
8.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239
8.2 等截面直桿的轉角位移方程 241
8.3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 246
8.4 位移法的基本結構及位移法方程 250
8.5 用典型方程法計算超靜定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的內力 254
*8.6 用典型方程法計算超靜定結構在支座移動和
溫度變化時的內力 266
8.7 用直接平衡法計算超靜定結構的內力 270
*8.8 混合法 273
習 題 275
數字資源目錄 284
第9 章 漸近法和近似法 285
9.1 概述 287
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288
9.3 用力矩分配法計算連續梁和無側移剛架 295
9.4 無剪力分配法 301
*9.5 多層多跨剛架的近似計算法 304
習 題 308
數字資源目錄 318
第10 章 影響線及其套用 319
10.1 移動荷載及影響線概念 321
10.2 用靜力法作靜定梁的影響線 323
10.3 用靜力法作間接荷載作用下樑的影響線 330
10.4 用靜力法作靜定桁架的影響線 333
10.5 用機動法作靜定梁的影響線 337
10.6 利用影響線計算影響量值 342
10.7 利用影響線確定移動荷載最不利位置 344
10.8 鐵路公路的標準荷載制 351
10.9 換算荷載 353
10.10 簡支梁的內力包絡圖和絕對最大彎矩 356
10.11 用機動法作連續梁的影響線 360
10.12 連續梁的內力包絡圖 364
習 題 367
數字資源目錄 376
第11 章 矩陣位移法 377
11.1 概述 379
11.2 桿件結構的離散化 380
11.3 單元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 384
11.4 結構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 387
11.5 用先處理法形成結構剛度矩陣 388
11.6 結構的綜合結點荷載列陣 397
11.7 求解結點位移和單元桿端力 400
11.8 矩陣位移法的計算步驟和算例 402
11.9 平面剛架程式設計 409
習 題 416
數字資源目錄 424
附錄 425
附錄A 平面剛架靜力分析程式(PFF 程式) 425
附錄B 部分分析計算題答案 433
參考文獻 44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