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文藝復興

細讀文藝復興

《細讀文藝復興》是作家、收藏家楊好的第一本書,是從藝術史出發的一本非虛構寫作。

本書構建了以地域劃分的三大流派的架構——佛羅倫斯畫派威尼斯畫派,北方畫派,打破了以往按時間劃分的線性切割法。

同時作者楊好擷取34位藝術家,文藝復興留給我們的不只是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還有喬托波提切利喬爾喬內提香丟勒博斯……

《細讀文藝復興》不是又一本藝術科普,它通過藝術史尋找非虛構的想像力,尋找視覺的表達力。

基本介紹

  • 書名:細讀文藝復興
  • 作者:楊好
  • ISBN:978-7-5063-9877-0
  • 類別:社科 藝術 文學
  • 頁數:344
  • 定價:98.00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一好閱讀
  • 出版時間:2018.1
  • 裝幀:平裝雙封
  • 開本:1/16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名人推薦,全書目錄,序言節錄,

內容簡介

楊好在書寫時始終保持著本能的警惕,生怕掉進巨大的知識和邏輯‘陷阱’,從而失去感官能力……她似乎更願意講述關於時代的故事和人性的思考,而不僅僅是告訴讀者畫裡有什麼。” ——邱華棟(魯迅文學院副院長、小說家)
細讀文藝復興
貝里尼的名畫與人類古老的窺視秘密;表面黑暗壓抑的北方畫派與背後難以言說的“細思恐極”;兩件不朽的《大衛》雕像與文藝復興時期富人們的趣味 ———
這組關係圖譜來自於《細讀文藝復興》。
然而這本書不僅是一個個藝術創作的故事,而是關於一個個藝術觀看的故事。楊好用她認為最需要想像力的“非虛構寫作”客觀呈現著那片既不神聖也不世俗、卻只見藝術和物質並存的、可以言說的真實——500年前那個由真實的人構建的真實的時代,留給今天真實的我們去真實地體會。
這本書在建構佛羅倫斯畫派、威尼斯畫派和北方文藝復興的框架中,在描述文藝復興藝術家與作品的細節中穿梭著作者的觀點與文學性的表達。《細讀文藝復興》不是又一本藝術科普,它通過藝術史尋找非虛構的想像力,尋找視覺的表達力。

編輯推薦

大師背後的欲望涌動;名畫背後的隱秘情史;真相背後的世俗之光;人性背後的幽微把握。
這本書是:打開文藝復興的正確方式;沉浸其中的VR美術館;當下與歷史的平行世界;折射時代的多維稜鏡。
精選還原度、視覺感上乘的藝術紙,再現大師原作風貌。
撥開眾聲喧譁的認識迷霧,剔除從文字繁殖出來的研究,帶你直接走向大師作品,與名畫來一場face to face的凝視。
跨越文學、音樂、繪畫、電影、藝術史、出版、收藏的多重學科背景,以大文化的廣角鏡頭,全息投射一個大時代,以回歸史實的研究與客觀的人性洞察,觸摸那個時代的核心。

作者簡介

楊好,作家、收藏家。
18歲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一萬字的《浮士德》論文。
跨界電影、比較文學、藝術史、藝術商業四個專業,取得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和倫敦蘇富比學院藝術商業雙碩士。
2014年開始建立自己的藝術品收藏。曾以出品人身份從英國費頓出版社引進《費頓經典:時間的回歸》《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等精品書系。
2018年7月被雷克薩斯選為“領讀大使”,拍攝“領讀中國”廣告宣傳片。
2018年8月,登上《尚流Tatler》雜誌封面。

名人推薦

全書目錄

第一部分 佛羅倫斯畫派
喬 托
馬薩喬
弗拉·安吉利科
菲利波·里皮
“文藝復興三傑”之 李奧納多·達·文西
“文藝復興三傑”之米開朗基羅
“文藝復興三傑”之 拉斐爾
布隆齊諾
第二部分 威尼斯畫派
雅各布·貝利尼
真蒂萊·貝利尼
喬凡尼·貝利尼
曼特尼亞
提 香
第三部分 北方文藝復興
羅希尓·范徳威登
凡·艾克
漢斯·梅姆林
克拉納赫
小漢斯·荷爾拜因

序言節錄

《被定義的和被誤解的常識》
我一直相信視覺的表達,而不是常識的規訓。就像我孩童時期從書架上同時取下來畫冊和小說,進入一個封閉又無限開放的世界。我就在視覺和思考的並存間盤旋。
細讀文藝復興
視覺訓練是解讀藝術史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既為我們揭曉看不到的真實,也為我們掩蓋看得到的幻象。在學習藝術史、研究藝術史、解讀藝術史的過程里,我們往往不斷尋找真相在哪裡,是否有真相的存在。在這樣的語境下,簡單地將“文藝復興”英雄化,視作人的勝利,或是不加判斷地處處與心靈宗教勾連,講述的只是個人想像中的文藝復興。
我從不妄想施以過去的時間怎樣的真相。歷史本身即是一部功能性的永恆史,藝術史從不脫離大的歷史語境獨立而生。文藝復興這一段歷史從不為“文藝復興”而生,它是一段被命名的歷史。“文藝復興”的命名是為了解釋與現代性的肇始關係以及在歷史中所起到的歸納性作用,是由19世紀的藝術史學者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所製造的文化印象。
文藝復興從不神聖,也不世俗。
細讀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就像一個有魔力的終極首飾一樣,瞬間滿足了我們對一切崇高的、美的、理想的參照。於是,它逐漸變得像開始流行起來的“藝術史”一樣,繁榮而失去控制。一直以來,我們藝術史定義里的文藝復興缺少標準,並不是統一的標準,而是觀看的標準。
我們不僅消費藝術品,我們也在消費藝術史。當對藝術史的消費開始成為一種有品位的炫耀和談資的時候,欣賞藝術標準的建立又顯得必要而迷惘。雖然更多的時候,我們誤將藝術常識當作藝術標準去學習。我們忘記了,藝術從來不是習得的。
在我的系統定義里,“文藝復興”是歷史,是狀態,是風格,是修辭,是語境,更是時代精神(zeitgeist)。
節選自《細讀文藝復興》第三次印刷版序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