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粘液

細菌粘液

在某些細菌表面粘附的瓊脂狀和粘液狀的物質稱為細菌粘液。粘液放線菌合成大量的胞外多糖對細菌在載體表面的粘附、細菌的凝聚以及生物膜的形成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細菌通過菌體表面的胞外多糖粘附至載體表面,並藉助這些高分子量的多分支的特殊結構發生細菌間的凝聚以不斷網路浮游相中的浮游細菌。通過不斷網路浮游細菌和微菌落中細菌的增殖,從而形成生物膜結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細菌粘液
  • 外文名:Bacterial mucus
概念,舉例,

概念

細菌粘液( bacterial slime /bacterial mucilage)
在一部分細菌中,其細胞壁外面附著有瓊脂狀和粘液狀的物質,此稱為細菌粘液。有的是多糖,有的是由有限種類的胺基酸組成的多肽。使細菌浮游在墨汁中或進行特殊染色,然後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如果所看到的粘液呈原膜狀,則稱為莢膜;如果看不到清楚的結構,則稱為粘液層。胞外多糖在粘液放線菌形成的生物膜中所在的位置,與細菌分布的位置一致,說明微菌落中細菌包埋在這些粘性基質里。胞外多糖結合在細菌表面,形成菌囊樣的結構。
作用
細菌為適應環境、有利於生存,在粘附於組織或 其他物體表面時分泌多糖基質一藻酸鹽、纖維蛋自、脂蛋白等多糖蛋白複合物,使細菌相互粘連成膜狀物, 即菌膜,又稱生物膜(biofilm)。這是有別於浮遊方式 的一種細菌生長方式。

舉例

粘液放線菌
採用微生物厭氧培養技術將粘液放線菌在玻璃片上形成24h單菌種生物膜,用螢光染料 Fluorescein、BODIPY和Calcofluor進行螢光染色,雷射共聚焦掃描顯微鏡觀察其形成的生物膜結構和其中胞外多糖的分布。結果玻璃 表面粘液放線菌粘附形成緻密的生物膜,大量微菌落和溝壑間隙是其所形成生物膜的特徵。臨近粘附表面的生物膜基底部位細菌密度較低,而中部則較緻密。生物膜 中胞外多糖分布與菌落中的細菌分布一致。結論粘液放線菌依靠其合成的胞外多糖聚集形成了生物膜。
細胞外多糖是粘液放線菌的一個重要的致病因子。 通過抑制粘液放線菌合成胞外多糖有可能減少粘液放線菌生物膜的形成進而有望減少粘液放線菌的致病機會。
粘液型銅綠假單胞菌
粘液型銅綠假單胞菌極易吸附於黏膜表面形成生物膜,引起臨床的難治性感染。臨床細菌學檢驗中發現,粘液型銅綠假單胞菌在患者標本中每年均有檢出。細菌為適應環境、有利於生存,在粘附於組織或其他物體表面時分泌多糖基質一藻酸鹽、纖維蛋白、脂蛋白等多糖蛋白複合物,使細菌相互粘連成膜狀物,即菌膜,又稱生物膜(biofilm)。這是有別於浮遊方式的一種細菌生長方式。粘液型銅綠假單胞菌是銅綠假單胞菌自然存在的一種特殊形式,其在黏膜表面產生大量粘液——多糖藻酸鹽等,從而持續定植、形成生物膜。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患者的咯痰塗片可見銅綠假單胞菌形成大量微小的生物膜碎片,其周圍有大量游離的裸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