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過程理論

累積過程理論是K·魏克賽爾關於經濟周期的理論。魏克賽爾貨幣均衡理論的主要內容之一。19世紀下半葉,貨幣數量與物價水平發生反向變動的事實,引起了西方經濟學界對貨幣數量論的懷疑。他們認為,貨幣數量論只是對現金經濟或簡單信用經濟現象的一種最樸素、最直觀的解釋。現代信用經濟情況下所出現的經濟周期性危機與物價水平大起大落的現象,要求經濟學家能夠從理論上給予解釋。於是,一場貨幣理論乃至整個經濟理論的根本變革在西方經濟學界醞釀進行。K·魏克賽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其累積過程理論並以此向貨幣數量論提出強有力的挑戰的。

魏克賽爾認為,在貨幣利率與自然利率背離的情況下,貨幣對經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謂貨幣利率,是由貨幣市場決定借貸時實際使用的利率,也稱借貸利率或市場利率。所謂自然利率,是由資本的物質邊際生產率決定的實際利率。魏克賽爾指出,貨幣利率決定於金融當局的貨幣政策,自然利率決定於實際的生產因素。貨幣利率的變動以不連續的、跳躍式的方式進行,自然利率的變動則往往是持續的、漸進式的,因而兩者的差異或背離總是存在。當貨幣利率低於自然利率時,企業家短期投資有較大的收益,從而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於是,對原材料、土地和勞動力的需求增長,造成這些生產要素的價格上漲,這勢必會增加原材料生產者、土地所有者和勞動者的收入。在貨幣利率較低的情況下,人們收入的增加不會增加儲蓄而只能增加消費。於是,資本品與消費品的需求都增加,從而物價水平上升,導致經濟向上的累積擴張。這個擴張過程一直會持續到因儲蓄不足和資本的需求過大而使貨幣利率上升; 或者因工資和租金上升而使資本的預期收益下降,企業家不再願意增加投資,導致自然利率下降到使投資與儲蓄相適應的新水平,從而最終促使貨幣利率與自然利率保持一致,經濟趨於均衡為止。相反,當貨幣利率高於自然利率時,又會導致經濟向下的累積緊縮。這個緊縮過程一直會持續到因儲蓄過剩、資本供給過多而使貨幣利率下降; 或者因工資和租金下降而使資本預期收益上升,企業家又增加投資,導致自然利率上升到使投資與儲蓄相適應的新水平,從而最終達到貨幣利率與自然利率一致,經濟處於均衡狀態。魏克賽爾認為,無論是貨幣利率低於自然利率造成的經濟向上累積擴張,還是貨幣利率高於自然利率造成的向下累積緊縮,都是經濟累積性波動的根本原因。這種累積性波動的過程也就是經濟的動態失衡過程。解決經濟累積性波動的根本出路就在於調節貨幣利率與自然利率一致,實現貨幣均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