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池鎮

純池鎮

純池鎮地處周寧縣東北部,鎮所在地--純池村距縣城28公里,與福安的曉陽鎮、壽寧的鳳陽鄉、平溪鄉,政和的澄源鄉交界。占全縣的五分之一,轄18個行政村,101個自然村,境內平均海拔800米,年平均氣溫15.6度,系周寧縣的北大門。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9917公頃,常住人口 8404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純池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
  • 下轄地區:庭洋中村,桃源村,儒源村等
  • 面積:19917公頃
  • 人口:8404人(2017年)
  • 氣候條件:境內平均海拔800米,年平均氣溫15.6度
  • 著名景點:靈峰寺,祖龍龍井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行政村簡介,蓮地村概況,桃坑村概況,禾溪村概況,自然資源,經濟發展,農業特色,旅遊資源,靈峰寺,羅家仙,石天柱,祖龍龍井,東山峰,芹山湖,特色小吃,扁食,泥鰍面,立夏糊,烏蛋腦,周邊景點,鯉魚溪,滴水岩,兔耳嶺風景區,

歷史沿革

1958年設純池公社,1984年改鄉,1991年建鎮。

行政區劃

庭洋中村 桃源村 儒源村 豪陽村 福山村 純池村 向陽村溪尾村 西山村 前溪村,
後溪村 三門橋村 禾溪村 林源村 蓮地村 祖龍村 底源村 桃園村

行政村簡介

蓮地村概況

1、基本情況
蓮地村系周寧縣純池鎮三大行政村之一,交通便利,位於周寧縣純池鎮第一個門面村,位於周寧縣北部,在巍峨的東山仙崗腳下4公里處,北與聖母廟壽寧縣拉壤,西與泗橋鄉交界,距周寧縣城20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海撥740多米,氣候寒冷。全村面積達2101畝,全村8個村民小組,538戶,2050人,其中勞動力523人,轄兩個自然村;全村共有耕地3541畝(其中水田1860畝),茶園1550多畝,毛竹126畝,集體山林3000畝。
蓮地聖母廟蓮地聖母廟
2、歷史人文景觀
蓮地村舊候屬寧德縣管轄,古稱寧德十七都蓮峰境蓮地村。蓮地村始祖凌從公於明朝正統三年(1438年)自浙江逢源入閩,定居蓮地村繁衍,至今已有570多年的歷史,自始祖至第十三代宗祖由於兄弟多人分居,有的到屏南疊石定居,有的到寧德北淮定居。蓮地村歷史上人才輩出,曾在國民黨時期出過長樂縣長等,至解放初期出個凌福順投身革命,凌福順同志一生對革命忠貞不阿,聲名遠播,為一代聞名的革命烈士。現保留有清代古建的八角亭一座,位於蓮地村南面,村邊有古代的石頭樓梯二階,村外神宮廟宇(崇福殿、白蓮寺)等古建文物,村內有祠堂古井凌氏宗祠,始建於公元1868年,凌福順同志的英名也烈入宗祠碑位。
3、氣候與物產
蓮地村四周環山,古樹蒼木,碧綠成蔭,風景秀麗,氣候溫和,村基依山傍建(古代村型猶如葫蘆形),主要產業以水稻、茶葉為主,更盛產高山烏龍茶馳名。在現有茶園的基礎上,對茶園的結構進行了調整,改造茶園約430畝,建成了蓮地村烏龍茶基地,引進台商投資加工烏龍茶,採取公司+農戶的形式,並與台商簽訂了收購協定(保護價),保證農民的茶葉賣得出去,賣得價格高,有效調動茶農種植茶葉的積極性。該烏龍茶加工廠總投入50萬元,每年純收入15萬元左右。
4、農民文化書屋
農民文化書屋於2006年下半年建成,面積約40平方米,總投入8萬元,書屋內擺設有關歷史、科技、農業、衛生、環保等方面的書籍和報紙,每天上午8點開門,下午6點關門,專門僱人負責管理書屋一切事務。該書屋作為農民茶餘飯後的休閒地和活動中心,得到民眾的一致好評,不僅擴大了農民知識面,而且豐富了農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桃坑村概況

1、位置及人口
桃坑村隸屬於周寧縣純池鎮,位於周寧縣北部,在秀美的靈顯山北部盆地之溪畔。東與純池村接壤,西與林 源交界,北連桃園村,南鄰禾溪村。村落面積9.38平方千米。現全村人口達標1500多人,328戶,轄3個自然村及10個村民小組。村民民風淳樸,尊老愛幼,崇尚教育,環境優美。2002年被評為“縣文明村”。
桃坑村桃坑村
2、物產經濟
該村 森林資源豐富。全村擁有林地面積2000畝,其中毛竹600畝,森林覆蓋率為85%。糧食作物以水稻、甘薯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馬鈴薯、黃豆、茶葉、錐栗、毛竹等。其中優質錐栗的種植面積2000多畝,產年量100多噸,吸引許多外地收購商前來收購。茶葉種植面積610畝,毛竹、錐栗、茶葉種植,茶葉加工已成為本村的支柱產業。
3、革命老區
1933年2月6日純池半村成立“閩東北工農紅軍第三支隊”。3月13日中共壽寧特別支部派范義生偕同徐應拾率領第三支隊舉行半村暴動,攻打下禾溪國民黨民團,處決地霸許海南等4人。即回師半村公開成立蘇維埃政府。  4、古廊橋
桃坑村七星橋,距今約有200多年歷史,建國初期全面維修。七星橋屬於木拱廊屋橋,單孔淨跨14米、寬8米、長19米,內設觀音閣、橋內右側建有林公宮。七星橋飾藻,井彩繪、結構精緻、造型美觀。

禾溪村概況

禾溪村,村委會駐禾溪自然村。南鄰周寧縣浦源鎮,東距鎮所在地純池僅7公里,北與壽寧縣平溪鄉拉壤,距壽寧縣城40公里,西連政和縣澄源鄉。禾溪舊屬壽寧縣管轄,設湫水鄉,轄純池、泗橋等村。解放後改立純池鎮禾溪村,屬周寧縣。1956年設公社,1970年設大隊,改革開放後設禾溪村村委會。原轄禾溪、北山、吳家周、竹嶺洋、上厝坪等5個自然村,現北山、吳家周、竹嶺洋、上厝坪4個自然村已無人居住。共7個村民小組,376戶,1506人,其中常住400多人,外來15人。大學文化45人。耕地1148畝,林地18000多畝。農業以種植茶葉、板栗為主,有板栗近萬畝。各種生產資料商店以及日用商店7間,年銷售值約10萬元。2009年,各種經濟作物總產值100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738多萬元。村民除在家從事農業外,大部分人外出經商,在外經商務工有900人,創辦企業6家,年產值5000多萬。有醫院2所,國小2所(閒置1所)。
禾溪村 古稱 “湫溪”,以溪為名,解放後“湫”字去“水”、“火”更名為“禾溪”。明成化元年(1465年)許姓先祖許秦一公由樓下遷入此地興居。位於鎮區以西7公里,仙崗下山靈峰南側,海拔760米。全村320戶,1268人,其中常住500多人,外來15人,大學文化40人。居民以許姓為主。房屋130幢,其中新建的水泥樓房25幢。耕地800畝,林地16080畝。在外經商務工有700多人,創辦企業3家,年產值3000多萬。道路、自來水、電力、電視水利等公共設施完善。
禾溪村古香古色,風景優美,歷史悠久。湫溪穿村而過,溪面上木拱廊橋多座,其中三仙橋(原名澄明橋),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明成化五年,先祖就在村中三仙橋下建了第一道攔河壩,後人又在村頭水尾建了兩道攔河壩。古村民就開始在溪中餵養鯉魚,鯉魚特別通人性,聞聲而至,人稱其“聽音魚”、“神仙魚”。主要古建築有明清風格的古民居14棟,房屋面溪靠山而建,錯落有致。房屋為穿斗式懸山頂土木結構,三進四扇兩透組成的封閉式天井院,以“火牆包棟”圍成的院落充分體現封閉丘安的意識。一廳一天井或一廳前後兩天井。屋面採用四面坡向天井的“四歸一”做法,意味著水註明堂,添財聚寶。門前屋後鋪就的卵石小路,被幾百年先人們的足履磨得圓潤,細雨輕風,閃出柔和的光澤。它們經歷幾百年風吹日曬,而古貌猶存,是古代民居建築的典範和古代藝術的寶庫。
其他古建築還有古炮樓1座(原5座現存1座);古亭1座(百歲亭),始建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5年);許氏宗祠1座,始建於明成化二年(1466年);民國學堂1座,始建於民國三十年(1941年)。村內外有寺廟4座:湫雲庵,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顯聖宮,始建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1956年拆除,2002年重建;奶娘宮,始建於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保生宮。
禾溪村民俗活動豐富多彩——正月初一“賀年拜壽”,正月十五“元宵游燈”,正月初“禮請奶娘”,二月二“齋醮祈福”,清明節“掃墓壓紙”,立夏“糊餅御暑“,四月 “滋補備耕”,端午節“記節拋粽”,六月初一“敬神迎仙”,七月半“燒紙祭祖”,八月初一“遵規守約”,八月“賞新同慶”,中秋節“觀月賞餅”,重陽節“吃芋防寒”,立冬“歡慶豐年”,十二月“祭灶迎春”等。
禾溪村生態良好。目前,村域中成片的古樹林有後門山風水林、“大王林”、筆架山山林、虎山墓林,其中虎山墓林古樹叢是清同治年間栽種,有紅豆杉6株、棗樹1株、楮樹2株、墓漂數2株。另有拐棗數株,栲樹10幾株,古桕2株。
革命烈士有劉朝梁、許奶炯2人。
北山村 因該村的房子坐北朝南,故名。在禾溪村的東南側,距主村4公里。原10戶,40多人。居民以許姓為主。房屋8幢。耕地120多畝,林地160畝。現屬芹山水庫淹沒區,於1992年搬遷至純池。村廢。
竹嶺洋村 因村建於竹嶺洋上,故名。位於禾溪南方3公里,在竹嶺岔頭東北側。原23戶,100多人。居民以許姓為主。房屋9幢。耕地120多畝,林地1500多畝。後因信息閉塞,生活條件落後,1983年搬遷至禾溪。村廢。
吳家周村 因該村最早為吳姓與周姓居民居住,故名。地處禾溪北側,距主村2公里。原22戶,90多人。居民以許姓為主。房屋21幢。耕地100畝,林地245畝。於1985年村民陸續搬遷至桃坑。村廢。
上厝坪村 因村所在地名為上厝坪,後建村於此,故名。在禾溪東面5公里處。原1戶,8人。房屋1幢。耕地8畝,林地15畝。因交通不便,生活條件落後,於1983年遷至禾溪。村廢。

自然資源

純池鎮境內資源豐富,環境優美。祖龍葉臘石儲量高達2100萬噸,豪陽蒙坑和福山大業坑也貯藏著豐富的輝綠岩石礦。
周寧縣九個鄉鎮,而純池鎮土地面積208平方公里,占全縣的五分之一。林地面積全縣第一。現有林地24萬畝,占全縣林地總面積的22%;茶園面積全縣第一,現有茶園3.18萬畝,人均1.3畝,占周寧縣近三分之一。其中,綠茶3.117萬畝,烏龍茶628畝。錐栗種植面積全縣第一,現有板栗1.8萬畝,占全縣二分之一。庫區面積全縣第一,周寧電站和芹山水庫全縣流域9.707平方公里,其中,純池鎮境內流域6.501平方公里,占全縣67%;全縣庫區移民1600多人,其中純池鎮移民1520多人,占全縣95%。

經濟發展

五年來,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35萬元,建成了一批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項目。工農業總產值、農民人均純收入持續穩步增長,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現有茶園面積達31000多畝,占周寧縣茶園總面積的32%;現有林地面積23萬畝,占周寧縣林地總面積的22%;萬畝板栗基地也已建成;全市最大的波爾山羊養殖基地已經建成(第一期引進波爾山羊300隻,現已引進130多隻)。經過不懈努力,純池鎮已建設成為周寧縣重要的茶葉、林業、板栗、養殖等基地。基礎設施和投資軟環境建設日臻完善,實現了“五通”,鎮村道路硬化率不斷提高,村內水泥路覆面率達75%;實現了村村通程控電話,移動通訊覆蓋率達67%。

農業特色

純池鎮庫區養殖為全縣首創,目前已有專業養殖戶20多戶,“水上人家”蔚為壯觀。境內養殖品種主要有波爾山羊、倒刺耙、土雞等。
綠色食品--小徑筍,色鮮味美,主產地就在純池鎮,總面積約8萬畝,年產500多噸。

旅遊資源

純池鎮旅遊景點獨特,轄區內峰巒疊翠,風景秀麗,千年古剎靈峰寺環境幽雅,建築獨特;禾溪鯉魚溪與三仙橋相映成趣;仙崗擎天石柱神奇,獨具一格;高山平湖--芹山水庫把上述景點自然連成一體。旅遊景點開發前景廣闊。

靈峰寺

靈峰寺舊名靈顯,又名靈峰庵。位於純池鄉禾溪、桃坑兩村之間的靈顯山麓,創建於宋淳化元年(990)。明弘治十二年(1499),許韜山(法號普覺)領諸族親八十餘口俱隨出家,捐田資寺,重建舍宅。後屢經增建,有六殿、七堂、一坊、七亭,還建庵8處(普禪林庵、木場庵、珊瑚庵、小溪庵、溪口庵、山谷庵、溪源庵、阜溪庵),置莊4所(屏風山、巴目竹、田墘樓、大禹溪)。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壽寧知縣張鶴年為寺立匾“丹華勝境”。馮夢龍在《壽寧待志》中亦有“丹華勝境,可恃不廢”的贊言。
清康熙五十年(1711),修葺殿宇,擴建堂閣。民國元年(1912),全寺遭受火災,名存實亡。民國34~36年,重建大雄寶殿,續建法堂、僧舍、齋堂。新中國成立後,陸續建海會塔、天王殿、伽藍殿、祖師殿、鐘鼓樓、客房、山門太子亭。1984年,靈峰寺經中共寧德地委批准定為首批開放的重點寺廟。1987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名“靈峰禪寺”。

羅家仙

羅家仙位於西溪村北部,北與壽寧縣交界,海拔1286米餘,風光旖旎。

石天柱

石天柱也稱作“石笏”,為純池“十景”之首,距離純池村約六公里,遠看像一塊石碑,近看則像一座石山。周圍巨石遍布,形狀各異。其中,石天柱惟妙惟俏、栩栩如生、直聳雲天。此石高約十幾米,身圍五、六米。

祖龍龍井

龍井傳說:
純池鎮粗壠村(今祖龍村)有個龍井。相傳很久以前,井近兜住著一個寡婦和她的孩子。孩子十歲就要去討柴,村里人都叫他砍柴弟。
有一天,砍柴弟爬到龍井邊的山崖上砍柴,一不小心,柴刀柄脫了,柴刀落到龍井中去了。他坐在山崖邊上哭,忽然間,屁股下的一塊石頭滑落掉,連人帶石滑到龍井中去了。不知過了多久,砍柴弟睜開眼,發覺自己坐在很大的草坪上,看到許多座又高又大的宮殿。砍柴弟壯起膽,向宮殿的正廳走去,突然看見天井的花叢中,倒著一條龍。這是龍王在睡呀!砍柴弟驚起往外跑,一腳踢到自己丟下來的柴刀上。只聽“叮噹”一聲,把龍王驚醒了。龍王喝一聲:“何處小子,膽敢帶鐵闖進龍宮!”砍柴弟驚得全身發抖,說:“龍王,我是粗壠村的砍柴弟,柴刀不小心丟了下來。我是來撿柴刀的,放我回去吧!”
龍王看他是個老實的孩子,就輕輕地吹了一口氣,將柴刀吹出龍井,又一搖身子,變成一個白鬍子老公公,走到砍柴弟身邊,摸摸他的頭,細聲說:“你怎么這么小就要上山砍柴呀?”
“龍公公,我爹死了,娘靠我砍柴換米過日子呢!”
“喔!苦命人。你等一下,我拿點龍米給你帶回去。”
龍王說完,就去量了一升龍米,送到砍柴弟面前說:“這一升龍米,你拿回去,跟你娘說,家裡沒來客人時,你母子倆刮一點米皮煮飯就夠了;有客人時,也只要半粒米。千萬不能多放米煮,煮多了,吃不完倒掉有罪過。記住了吧?”砍柴弟點點頭。龍王叫砍柴弟眼睛閉起來,他把手一揮,砍柴弟飛起來,耳朵聽見水聲咚咚,風聲呼呼。兩腳落地時。睜開眼看,已回到自己家了。
砍柴弟回村後,卻把龍米分給全村人,一家一粒,自己只剩下一小把龍米了。
村上有個叫“懶弟”的賭錢鬼,知道砍柴弟得了龍米,就起了壞心,偷了一撮走了。他回家把龍米一數,有一百多粒,大高興,隨後就去灶邊燒火,把龍米全倒進鍋里。飯快熟了,米越煮越多。懶弟大嘴的吃,吃了一碗又一碗,鍋里仍不斷冒起來,越冒越多。懶弟邊吃邊盛。沒有碗了,就拿缽去盛;缽滿了,就拿瓮去盛,所有能盛飯的盆、桶都用上了,鍋里的飯還是冒出來。眼看白花花、香噴噴的白米飯流滿地,懶弟急得團團轉,走來走去沒主意,把地上的白飯踩得烏七八糟。
雷公看見了,“轟”一聲,把懶弟打死了。
這個故事也說明了民間對糧食的珍惜,教育孩子們要愛惜糧食。

東山峰

東山峰(即東山崗)位於純池鎮東部,距純池3公里,與福安市境內的白雲山遙遙相對。

芹山湖

芹山湖位於周寧縣泗橋、純池兩鄉鎮之間,是穆陽溪梯級水電站芹山畜水庫。這裡山清水秀,樹木蔥籠,碧波萬頃,吸引了不少遊客,或觀光、或垂釣、或游湖……其樂無窮,流連忘返。

特色小吃

扁食

扁肉(扁食、混沌):做為一種小吃,早餐,宵夜等很受人們歡迎。該地扁食味道獨特,湯與扁肉味道互溶,口感極好。

泥鰍面

泥鰍面:冬、春天氣冷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吃,而且加上辣椒,非常妙。

立夏糊

立夏糊:立夏這一天每戶人家都會煮來吃。主要有兩類: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鍋熬糊湯,湯中內容極其豐富。有肉、小筍、野菜、雞鴨下水、豆腐等等,鄰里互邀喝糊湯。

烏蛋腦

烏蛋腦(土豆腦):主要是用土豆和紅薯粉做成的,味道相當好。  

周邊景點

鯉魚溪

鯉魚溪(Carp brook)位於周寧縣城西五公里處的浦源村中,為4A級景區。鯉魚溪源於海拔1448米的紫雲山麓,匯數十條山澗清泉奔流而下,峰迴水轉,至浦源村口水勢頓減,五彎六曲穿村緩流而過。溪流貫村而去,長一華里,寬數米。溪中悠然遨遊著七、八千尾彩色斑斕的大鯉魚,“聞人聲而至 見人形而聚”,“竟相覓食 彩鱗翻飛”,溫順如馴,誠如“神魚”。婀娜之姿,活潑可愛。水深及膝,清可見底,鯉魚滿溪,故而得名“鯉魚溪”。

滴水岩

滴水岩風景區位於福建省周寧縣城西南30公里的洞宮山麓,與古樸典雅的鯉魚溪、氣勢磅礴的九龍祭瀑布群齊名,名載《辭海》。古人題匾曰“八閩首景”,它鄰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鴛鴦溪的核心地帶,依霍童溪上游的叉溪、白水洋溪等處與政和、屏南、寧德三地毗連,山巒起伏,溪澗密布,為閩東霍童溪流域旅遊風光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兔耳嶺風景區

兔耳嶺位於堂義村後山, 與第一旗山山脈相連,山勢以,石怪,松奇,陡而不險,高而不危。
矮小的蘆葦,春夏皮綠衣,秋季白茫茫,形成獨特的風景,五月開滿杜鵑花,日出登山,抬頭觀看天空,有祥雲出瑞,喜從天降,是神話般的美景 ;旅遊登高最佳去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