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胸織布鳥

紋胸織布鳥

紋胸織布鳥(學名:Ploceus manyar):體長140-150毫米,體重16-22克。是一種中等體型、頭頂金色的織布鳥。繁殖期雄鳥頂冠金黃色,頭餘部、頦及喉黑;下體白,胸具黑色縱紋;上體黑褐色,羽緣茶黃色。非繁殖期雄鳥及雌鳥頭褐色,頂冠具黑色細紋,眉紋皮黃色,頸上有近白色的塊斑。雲南亞種色較深且上體棕色較重。虹膜褐色,嘴黑灰至褐色,腳淺褐色。

棲息於多草沼澤、蘆葦地或稻田。留鳥,作季節性遊蕩。常成小群活動,秋冬季亦成大群。主要以草子、穀物和其他植物種子為食,繁殖期間也吃部分昆蟲和小型軟體動物。在繁殖期間營建龐大的巢群,主要以昆蟲為食。分布於巴基斯坦至中國西南、東南亞、爪哇及巴厘島。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紋胸織布鳥雄鳥夏羽額、頭頂金黃色,眼先、臉、頰、耳覆羽、頭側和頸側暗黑褐色;背、肩等上體羽毛暗黑褐色,羽緣棕色或茶黃色,形成明顯的暗黑褐色縱紋,兩翅和尾黑褐色具窄的皮黃色或黃棕色羽緣。頦、喉暗黑褐色或灰黑色,其餘下體茶黃色或淡皮黃色,上胸具粗著的黑色縱紋,到下胸和兩脅黑色縱紋逐漸減少和變細,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純色無斑紋。雄鳥冬羽額和頭頂和上體茶黃色或棕褐色、具黑褐色縱紋,眉紋淡乳皮黃色,顴紋淡乳黃色,耳覆羽後有一乳黃色星月形斑或斑塊。頦、喉等下體白色或茶黃白色、具黑色縱紋。
雌鳥和雄鳥冬羽相似。
虹膜褐色,嘴雄鳥夏季黑色,冬季淡褐色。雌鳥亦為淡褐色,腳本肉褐色或黃褐色。
體長140-150毫米,體重16-22克,嘴峰16-18毫米,翅66-72毫米,尾41-4毫米,跗跖21-22毫米。

棲息環境

紋胸織布鳥的生境和習性與黑胸織布鳥很相似,主要棲息於平原、曠野、河谷、水渠、蘆葦沼澤和水稻田等開闊的濕潤地區。

生活習性

留鳥,作季節性遊蕩。常成小群活動,秋冬季亦成大群。多在蘆葦和草叢中,頻繁的跳來跳去或飛上飛下,也能攀緣在垂直的蘆葦莖上覓食。主要以草子、穀物和其他植物種子為食,繁殖期間也吃部分昆蟲和小型軟體動物,特別是雌鳥,主要以昆蟲為食。不停地吱吱叫和哨音叫聲。

分布範圍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和越南。
引入:卡達、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紋胸織布鳥分布圖紋胸織布鳥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水邊蘆葦上或高的水草上或在岸邊和陸地的高草叢中。常成幾隻或十幾隻的小群落營巢。也有數十隻甚至上百隻在一起營巢的,偶爾也在樹木上營巢。巢呈囊袋狀,由撕裂的蘆葦葉或草葉編織而成。營巢由雄鳥承擔,巢多懸吊在被雄鳥捆在一起的幾株蘆葦或燈心草上。和黃胸織布鳥不同,巢不是從懸垂下來的柄上開始營造,而是從彎折的蘆葦或燈心草等支持物上直接編織巢室,當雄鳥編織到一半、巢呈倒置的杯狀時,即有雌鳥飛來參觀,雄鳥立刻開始求偶,如果成功,雄鳥則很快封閉和完成巢室。在雌鳥開始產卵的同時,雄鳥仍在編輯一個短的、向下垂直的出入口管道。每窩產卵2-3枚,通常2枚。卵淡白色,光滑無斑,大小為18.4-22.8毫米×13.7-15.9毫米,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也部分參與。孵化期14-15天,雛鳥晚成性,雌鳥育雛。經過17-18天的餵養,幼鳥即可離巢。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與年代
1
紋胸織布鳥巴基斯坦亞種
Ploceus manyar flaviceps
Lesson, 1831
2
紋胸織布鳥指名亞種
Ploceus manyar manyar
Horsfield, 1821
3
紋胸織布鳥雲南亞種
Ploceus manyar peguensis
E. C. S. Baker, 1925
4
紋胸織布鳥越南亞種
Ploceus manyar williamsoni
B. P. Hall, 1957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