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縞鰕虎魚

紋縞鰕虎魚

紋縞鰕虎魚,學名: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 (Gill,1859),為鰕虎魚科縞鰕虎魚屬的一種魚類。一般體長在100毫米以下。上下頜皆有牙2行,外行牙具3齒尖;內行牙小,不分叉。第二背鰭鰭條12-14根。背鰭前鱗23-28個,一縱列鱗50-58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紋縞鰕虎魚
  • 拉丁學名: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 (Gill,1859)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鰕虎魚亞目
  • :鰕虎魚科
  • 亞科:縞鰕虎魚亞科
  • :縞鰕虎魚屬
  • :紋縞鰕虎魚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中國分布,世界分布,

形態特徵

背鰭Ⅵ,Ⅰ-11—13;臀鰭Ⅰ-9—11;胸鰭18—20;腹鰭Ⅰ-5;尾鰭16。縱列鱗50一57;橫列鱗14—20。體長44.5—85毫米。體長為體高4.1—5.4倍,為頭長3.2—3.8倍。體長形,粗壯,前部近圓柱狀,後部側扁。頭寬大,略平扁,頭長為吻長3.9—4.9倍,為眼徑4.2—6.6倍。口略大,稍斜,兩頜約等長。 舌前端圓形。上下頜各有牙2行;外行牙各有3牙尖,中央尖最長;內行牙細尖,頂端不分叉。頭部無觸鬚。鰓蓋膜連於峽部。鰓耙短而鈍尖,2—4+8—9。體被中大櫛鱗,頰部與鰓蓋無鱗,項部被小鱗。無側線。兩背鰭分離。臀鰭起點約與第二背鰭第二鰭條基相對。 胸鰭寬圓。腹鰭癒合。尾鰭後緣圓形。 體黃褐或灰褐色。體側通常有2條黑褐色縱帶,有的尚有不規則橫帶,有的僅有橫帶,有的僅有雲狀斑紋。第一背鰭暗色或僅邊緣暗色,第二背鰭暗色而有淡色邊緣,二者均有暗色小點3、4縱行。尾鰭有暗色橫波狀紋4、5條。
紋縞鰕虎魚
紋縞鰕虎魚

生活習性

暖溫水性小型假虎魚,為中國沿海一帶常見種,棲息於潮間帶,在退潮後海灘上灘上的水窪或岩石間隙水中,經常可採到。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

北由黑龍江河口向南到中國南部沿海。

世界分布

太平洋亞洲沿岸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