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芪(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芪,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多序岩黃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乾燥根。分布於甘肅六盤山和南部的山地,四川西北部等地。具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功效。常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紅芪
  • 別名:岩黃芪、黑芪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豆科
  • :岩黃耆屬
  • :多序岩黃芪
  • 分布區域:甘肅六盤山和南部山地,四川西北
  • 採收時間:春、秋二季
  • 用量:9~30g
  •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防蛀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炮製,採集加工,炮製方法,生理特性,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材性狀,飲片性狀,

入藥部位

乾燥根。

性味

味甘,性微溫。

歸經

歸肺、脾經。

功效

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主治

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

用法用量

9~30g。

炮製

採集加工

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和根頭,曬乾。

炮製方法

1、紅芪:除去雜質,大小分開,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具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功效。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
2、炙紅芪:取紅芪片,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紅芪每100kg,用煉蜜25kg。具有補中益氣之功效。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

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100-120厘米。根為直根系,粗狀,深長,粗約1-2厘米,外皮暗紅褐色。莖直立,叢生,多分枝;枝條堅硬、無毛,稍曲折。葉長5-9厘米;托葉披針形,棕褐色乾膜質,合生至上部;通常無明顯葉柄;小葉11-19,具長約1毫米的短柄;小葉片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8-24毫米,寬4-6毫米,先端圓形或鈍圓,通常具尖頭,基部楔形,上面無毛,下面被貼伏柔毛。總狀花序腋生,高度一般不超出葉;花多數,長12-14毫米,具3-4毫米長的絲狀花梗;苞片鑽狀披針形,等於或稍短於花梗,被柔毛,常早落;花萼斜寬鐘狀,長4-5毫米,被短柔毛,萼齒三角狀鑽形,齒間呈寬的微凹,上萼齒長約1毫米,下萼齒長為上萼齒的1倍;花冠淡黃色,長11-12毫米,旗瓣倒長卵形,先端圓形、微凹,翼瓣線形,等於或稍長於旗瓣,龍骨瓣長於旗瓣2-3毫米;子房線形,被短柔毛。莢果2-4節,被短柔毛,節莢近圓形或寬卵形,寬3-5毫米,兩側微凹,具明顯網紋和狹翅。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產於甘肅六盤山和南部的山地,四川西北部等。生於山地石質山坡和灌叢、林緣等。

性狀鑑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少有分枝,上端略粗,長10~50cm,直徑0.6~2cm。表面灰紅棕色,有縱皺紋、橫長皮孔樣突起及少數支根痕,外皮易脫落,剝落處淡黃色。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並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棕色,射線放射狀,形成層環淺棕色。氣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飲片性狀

1、紅芪:呈類圓形或橢圓形的厚片。外表皮紅棕色或黃棕色。切麵皮部黃白色,形成層環淺棕色,木質部淡黃棕色,呈放射狀紋理。氣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2、炙紅芪:呈圓形或橢圓形的厚片,直徑0.4~1.5cm,厚0.2~0.4cm。外表皮紅棕色,略有光澤,可見縱皺紋和殘留少數支根痕。切麵皮部淺黃色,形成層環淺棕色,木質部淺黃棕色至淺棕色,可見放射狀紋理。具蜜香氣,味甜,略帶黏性,嚼之有豆腥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