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聖女

紅色聖女

路易絲·米歇爾(1830—1905),1830年5月29日誕生法國上馬恩省弗隆古爾古堡。她從師範學校畢業後,不願向第二帝國政府宣誓效忠,回到故鄉辦私立學校,過著十分清貧的生活。 1871年,法國爆發了偉大的巴黎公社革命,她成為最早的女戰士,被公社的《公報》贊為“革命女英雄”,在“五月流血周”拿槍參加保衛公社的巷戰,被譽為“紅色聖女”。“紅色聖女”米歇爾的名字曾經和貞德一樣充滿魔力,雨果為她寫下《比男人還偉大》的詩篇。1905年1月9日,路易斯·米歇爾逝世於馬賽,遺體送回巴黎,巴黎人民懷著崇高的敬意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

基本介紹

  • 本名:路易絲·米歇爾
  • 別稱:紅色聖女
  • 出生地:法國上馬恩省弗隆古爾古堡
  • 出生時間:1830
  • 去世時間:1905
簡介,“紅色聖女”百年祭,

簡介

" 紅色聖女(Vierge Rouge)"路易絲·米歇爾(Louise.MICHEL, 1830-1905)的墓地位於巴黎市區西北部Levallois Perret 公墓。路易絲·米歇爾的大理石墓碑上樹立著她的銅色頭像,刻著"巴黎公社的英雄戰士"的文字。她原是一名學校教師,後來加入巴黎工人武裝,1871年3月18日早晨,資產階級軍隊偷襲蒙馬特高地,她與當地人一起,捍衛國民自衛軍的大炮,衝突導致巴黎工人的起義,月底巴黎公社成立後,她作為公社委員,堅決主張立即進攻凡爾賽!在巴黎被問圍困期間,她積極參加醫療救護,在“五月流血周”中,她在巷戰中被捕。在凡爾賽軍事法庭上,她承認自己的“一切行為”(包括"叛亂"、“謀殺”、“縱火”),並要求像同事們那樣被判處死刑!......以後她被流放到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直到1880年大赦回國。路易絲.米歇爾始終堅持無產階級立場,堅決反對資產階級,多次被捕。在一次集會時,有人襲擊她的頭部,在法庭上,她要求法官寬恕被告......
在她去世後,數以萬計的人參加葬禮,根據她生前要求,葬禮沒有舉行宗教儀式.......
"紅色聖女"是屬於某一歷史階段的傑出人物,在巴黎市區有“路易絲·米歇爾”的地名,2005年法國舉行路易絲·米歇爾逝世一百周年紀念活動,影響不大,她的思想體系限於"無政府主義"範疇,難以適應新時期發展;在中國,在1971年的"巴黎公社一百周年"紀念活動中,路易絲.米歇爾是當時最知名的法國婦女!如今中國年輕人中,幾乎沒有人了解"紅色聖女",幾乎沒有崇拜者。反思"紅色聖女"坎坷的一生,有一些問題值得思考:
1、1871年凡爾賽軍事法庭為何沒有判處路易絲·米歇爾死刑?
事實上在"五月流血周",凡爾賽軍隊槍殺了許多巴黎公社女戰士,況且路易絲·米歇爾在法庭上稱;"如果活著,就要宣揚'復仇'!"如此危險分子為何被"寬待"?據說:路易絲.米歇爾的一位志同道合的男同事Ferre被法庭判死刑並執行。我分析:資產階級想造成"紅色情侶陰間、陽間兩分離";流放她到太平洋島嶼,使她與祖國"身心兩分離`"!有時"寬容"是最好的"懲罰"!同理,十多年後,在某法庭上,作為被害人的路易絲.米歇爾要求法官寬恕行兇的暴徒,許多人至今難以理解!我想"紅色聖女"利用資產階級法庭,向社會顯示無產階級戰士“和平、 善良、 寬容”的形象,爭取最廣大人民的同情支持,因為寬容對手,更突出了對手的"兇殘"!也許資產階級也希望廣大的無產階級能像"紅色聖女"那樣,最終寬容資產階級暴徒,有利於和諧社會!可見,“階級和解”是“階級鬥爭”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實現的。
2、"紅色聖女"也是"聖女"?
路易絲·米歇爾在凡爾賽被俘期間,曾說:"你們的上帝靠近凡爾賽!",可見她開了眼界,承認資產階級軍隊的強大,承認自己的失敗,但她不明白無產階級的"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只能認為敵人有"神助"!無神論者也信“神”了?上帝真地遠離她嗎?資產階級稱路易絲.米歇爾為"紅色母狼(La louve rouge)"、"瘋子"、"無政府主義者",有人把這位無產階級戰士稱為"紅色聖女",是利用宗教美化路易絲.米歇爾,讓世俗社會接受她,讚美她,是藉助宗教,宣傳無產階級女戰士,避免她被世俗列為"異類"!可見無產階級也與資產階級爭奪"宗教"這一思想陣地!路易絲.米歇爾是為某種事業而奮鬥終生的"蒙難者",許多人不理解她,將這樣"特殊材料"稱為"紅色聖女",表明有人希望:"神"也能幫助"無神論者","神"也能幫助無產階級事業!
3、"紅色聖女"轉變為共和國的"天使"?
在1873至1880年,路易絲.米歇爾被流放在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據說她與當地人友好相處,學習土著人語言,保持勞動人民本色......我分析:在當地人的心目中,路易絲.米歇爾就像一位來自法蘭西的"天使"!客觀上路易絲.米歇爾此時此地已屬於法國的殖民體系並為之服務,也許資產階級希望更多的"死不肯改悔"的無產階級能像"紅色聖女"那樣,為海外領地服務,曲線地成為共和國的"天使"。
4、"紅色聖女"為何後繼乏人?
"紅色聖女"在人類社會畢竟是"新生事物",名聲不如早幾百年的"聖女貞德"(Jeanne d'Arc),因為那位保王黨女青年擅長"外戰",擅長利用宗教,團結最廣大人民;"紅色聖女"擅長"內戰",排斥宗教,在天主教為主的法國難以有深刻的社會基礎!在資產階級的宗教文化中,"聖女"總是懷抱"聖嬰";而有關"紅色聖女"的宣傳畫中,幾乎沒有她與少年兒童在一起的內容,我想:青年時期的"紅色聖女"追求"柏拉圖式"的愛情;晚年的"紅色聖女"注重"成人教育",奔走列國,而不擅長"少兒教育"。階級鬥爭的重點是爭奪下一代!路易絲.米歇爾終生單身,她更應該重視培養下一代,我認為:路易絲.米歇爾在大赦回法國後,晚年最好固定在某孤兒院工作,"紅色聖女"需要無產階級下一代,無產階級下一代需要"紅色聖女"!事實上,在爭奪下一代的鬥爭中,"紅色聖女"處於劣勢,隨著社會的發展,她的崇拜者越來越少,無產階級先輩的鬥爭精神有餘,而文化修養相對不足,缺乏對現代人的吸引力。
Levallois Perret 公墓遠離"Pere Lachaise"(拉雪茲神父公墓),路易絲·米歇爾墓地較大,但她的長眠地遠離"巴黎公社社員牆",造成"紅色聖女"在去世後遠離生前的許多戰友,影響知名度。 "紅色聖女"的外貌沒有法蘭西共和國女神那樣迷人,但她具有超人的堅強意志和鬥爭,一生磨難,為了自己的信念,經受過常人難以想像的種種苦難,在人類歷史上,具有這樣品格的人永遠會受到人們的敬佩。

“紅色聖女”百年祭

“紅色聖女”,原是路易絲·米歇爾在一首詩中對“社會革命”的浪漫稱呼。1937年,亨利·巴比塞在其所撰文章里將此美稱奉獻給路易絲·米歇爾本人,反映民眾對這位法國近代歷史上的偉大女性的尊崇。1905年1月9日,路易絲·米歇爾在馬賽病逝。對於繼承她理想,企望“一個高尚,擺脫束縛的人類出現在自由大地”的生者,她的百年祭成了在法國已經宣告的“路易絲·米歇爾年”。在“紅色聖女”生前所到之處,在所有以她名字命名的學校和場所,人們都要誦讀一封“追思信”,繼而踏上逝者的足跡開展各類紀念活動,乃至到她曾被放逐的大洋洲新喀里多尼亞祭奠。
路易絲·米歇爾誕生在法國1830年革命的自由風暴里。少年時代,她開始閱讀雨果的作品,接著不斷將自己寫的詩歌寄給她心目中的這位“導師”品評,從而建立了彼此相當頻繁的書信來往,延至雨果流亡的歲月都不曾間斷。
然而,在義大利燒炭黨思潮的衝擊下,路易絲·米歇爾走上了跟雨果截然不同的道路。她奮起反抗眼中“可惡的舊世界”,投入了1871年春天的巴黎公社運動。3月18日,她最先趕到蒙馬特爾高地,保衛國民自衛軍的大炮,被譽為“公社最堅強的女戰士”。在5月“流血周”保衛公社的街壘戰中,她堅守巴黎城北的克里尼昂古爾陣地,直至只剩下3人時暈倒,被梯也爾的屠夫們當死人扔進一條壕溝。從屍堆里爬出來後,為救出母親,她自動去坐牢,在凡爾賽軍事法庭上大義凜然地呼喊:“你們若有膽量,就殺死我吧!”雨果為他昔日的筆友寫了一首讚美詩,頌揚這位女子“氣宇軒昂,藐視面色蒼白的法官”。大詩人認定那是“一位忘我濟人的天使”,“從一顆偉大的心靈深處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873年,路易絲·米歇爾被流放到新喀里多尼亞的荒島上。在那裡,她學會了當地土著卡納克人的語言,與之結下了深厚真摯的友誼,並曾熱情支持當地人民反抗法國殖民當局的起義。1880年,法國政府在雨果等社會名流強烈要求下頒布“大赦”,流放新喀里多尼亞的公社社員開始返回祖國。路易絲·米歇爾踏上歸程那天,卡納克人扶老攜幼,趕到港口齊聲哭喊:“你再不回來了……”
得到“紅色聖女”歸來的訊息,巴黎民眾涌至聖拉薩爾車站高呼:“路易絲·米歇爾萬歲!”“公社萬歲!”“社會革命萬歲!”路易絲·米歇爾一回國就到外省巡迴演講,特別是在里昂紅十字坡重振該市絲織工人起義的口號:“勞動而生,戰鬥而死!”激起窮苦人對社會正義的渴望。翌年,她在倫敦結識克魯泡特金,開始對“國家與革命”進行深入的理論探索,發出了“一切權力都具有腐蝕性”的醒世名言,告誡世人不可過分迷信普選,而更應對由之產生的權力實行民眾的有效監督。今天看來,這位女思想家的警句是多么深刻、又多么現實呵!
史載,這位“紅色聖女”還自豪地宣稱自己嫁給了“社會革命”,一輩子獨身。據說,普法戰爭前夕,拿破崙三世手下一位將軍曾向她求婚。她說自己無意當將軍夫人,但如果對方敢於刺殺皇帝,那她情願犧牲不嫁人的自由。求婚者聞言色變,退去後再也沒有露面。
其實,作為一個氣質浪漫的女性,路易絲·米歇爾並非沒有個人愛情。在1871年的“櫻桃時節”,她暗戀著巴黎公社治安委員、布朗基主義者費烈。公社慘遭鎮壓,兩人同被囚禁在凡爾賽監獄,通過神父弗萊秘密傳遞信件。費烈被判處死刑,她懇求雨果出面干預,同時從自己的紅色披巾上撕下一角,紮成一朵紅石竹花,以此花為題寫下一首情詩送給落難的意中人藉以象徵她“終生的希望”。費烈回函答謝後不久在薩多利平原英勇就義,路易絲·米歇爾於是決意為他和公社烈士終生披戴黑紗誌哀。
路易絲·米歇爾不愧為一位社會革命不倦的鬥士,同時也是個富有才華的女文學家。她除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巴黎公社回憶錄》,還有詩集、小說、劇本以及她流放時蒐集和翻譯的卡納克人歌謠及傳說等,百年來陸續在巴黎一再重版。
值此法國文化年,又逢路易絲·米歇爾逝世100周年,中國人可前往巴黎、馬賽、魯昂等地參觀一系列緬懷“紅色聖女”的展覽,特別是到“聖丹尼博物館”瞻仰茹爾·古拉爾泰等繪的珍貴油畫《路易絲·米歇爾被捕》、《路易絲·米歇爾同公社社員談話》,出席朗格爾市組織的詠唱會,聽人朗誦路易絲·米歇爾展望未來的詩歌《巴黎公社》:“英烈擎旗,黑紗被鮮血浸透,大地紅花爛漫,驕陽似火的天空下迎來自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