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港保全堂

紅毛港保全堂

紅毛港位於高雄市小港區,相傳是福建沿海先民因每年冬季追捕烏魚而定居之處。由於世代捕魚,民間信仰盛行,因此紅毛港廟寺眾多。除了六間較大角頭廟(包含五大宗廟)外,諸多小廟壇林立,而其中的“保全堂”最具傳奇色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毛港保全堂
  • 位於:高雄市小港區
  • 時間:1923年
  • 時代:民國
詳情介紹,經歷,

詳情介紹

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台灣為日據時期,當時紅毛港莊內漁民出海捕魚時,在海中拾獲一骨骸,撈回岸後便建竹寮供奉,即今廟中所奉祀的“郭府”。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漁民又於海上撈獲一顱骨,亦供奉於當時為岸邊小祠的“保全堂”內,即為今廟內的“海府”。而保全宮另一尊“宗府”,據傳是一位隻身來台的陳姓的羅漢腳,死後因無家人處理身後事,其遺骸由善心的村民埋葬,並奉祀於當時的保全堂中。

經歷

據傳,當時保全堂奉祀郭府、海府、宗府三尊神只後,漁民有次在捕魚時,曾三棄三拾一塊巨大的漂流樟木,漁民認為此木具有靈性,於是恭敬的把這塊樟木攜回,之後這塊樟木的大小竟恰好可雕刻成三尊神像,因此便成為郭府、海府、宗府三尊金身。
民國五十七年(公元1968年),保全堂改建,至民國六十三年(公元1974年)才完成為現今之規模,除主祀郭府、海府、宗府外,還配祀有福德正神、地藏王菩薩等。而廟的建築也頗具特色,廟後建有如墓園之後屏,有別於一般祭祀之廟宇,顯示其陰廟性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