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死魔的面具

紅死魔的面具

《紅死魔的面具》是美國作家愛倫·坡創作的短篇小說,首次發表於1842年5月。

《紅死魔的面具》講述了紅死病肆虐期間,普洛斯佩羅親王在封閉的城堡中舉行假面派對的故事。作者通過描寫極其奢靡的舞會場景,對人性進行了諷刺,揭示了人類對死亡的恐懼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紅死魔的面具
  • 外文名稱: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作者:【美】愛倫·坡
  • 發表時間:1842年5月
  • 字數:約24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紅死病肆虐期間,普洛斯佩羅親王置國內民眾的生死於不顧,帶著自己的親信和一些藝人到偏遠的城堡躲避,其間舉辦了一場極盡奢華的化裝舞會。到了午夜,突然出現了一個化裝成紅死魔的人,親王非常憤怒,下令逮捕此人,卻被當場殺害。人們拉開神秘人的衣服和面具後,發現裡面並沒有任何東西——他只是紅死魔的化身。

創作背景

小說中的紅死病有可能是“肺結核”。在寫這篇小說時,坡的妻子正遭受這種病的折磨,而坡的母親和養母同樣死於該病。就像Prospero親王一樣,坡試圖不去理會該病的致命性,或許他知道死亡是不可能避免的。另外,紅死病也可能指霍亂,坡有可能親眼目睹了1831年及其隨後幾年霍亂在歐洲及美國的肆虐,目睹了無數人的死亡。霍亂的發病與紅死病有相似之處,從感染紅死病到死亡僅短短半小時的時間。對於霍亂,1832年春天正在巴黎的德國著名詩人海涅留下了活生生的描述:“3月29日當巴黎宣布出現霍亂時,許多人都不以為然。他們譏笑疾病的恐懼者,更不理睬霍亂的出現。當天晚上多個舞廳中擠滿了人,歇斯底里的狂笑聲淹沒了巨大的音樂聲。突然,在一個舞場中,一個最使人逗笑的小丑雙腿一軟倒了下來。他摘下自己的面具後,人們出乎意料地發現,他的臉色已經青紫。笑聲頓時消失。馬車迅速地把這些狂歡者從舞場送往醫院。但不久他們便一排排地倒下了,身上還穿著狂歡時的服裝。”這與小說中描寫的參加舞會的人一個個倒下的場景非常相似。

人物介紹

“紅死魔”
當午夜12點的鐘聲敲響時,出現的一個蒙面人,他的而具非常古怪,甚至是令人嫌惡、反感的。這個身材瘦長的人,渾身上下包裹著壽衣,而其而具也和殭屍的而孔類似,讓人看不清究競是真的臉孔還是假的而具。而其前額和五官上,都和得了紅死病的病人無異,那猩紅的斑點散布在臉上,令人望而生畏。更過分的是,連他的袍子上也濺滿了鮮血。
普洛斯佩羅王爺
召開化裝舞會的人,為了這個化裝舞會,他將整個寺院布置得怪誕和陰森。特別是那間黑屋子,里而的黑色陳設與猩紅色的窗戶,特別是作者對那窗子的著力描寫“紅得像濃濃的血一般”。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紅死病與死亡。而這些設計正是依著普洛斯佩羅王爺的喜好設計的。這第7間屋子正是走廊的盡頭,象徵了生命的盡頭—死亡。但當紅死魔真正出現時,普洛斯佩羅王爺的內心卻極其複雜,這其中摻雜著恐懼、厭惡和憤怒。實際上普洛斯佩羅王爺的情緒變化,正體現了人們對死亡的複雜情感。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死亡觀念
紅死魔作為恐怖的主體貫穿全文。從一開始對他的詳細描述到故事的高潮——假扮成戲子的紅死魔都讓人感到毛骨悚然,恐懼莫名。坡在小說的開端對這場瘟疫即紅死病有著詳細而可怕的描述,“這病的具體表現和特徵就是出血——片鮮紅,令人髮指。……只要患者的身上,特別是腦上一出現猩紅色斑點就是染上這瘟疫的預兆……。”鮮血本是人類的生命之源,在這裡卻成為了死亡的預兆。
坡選擇源自鮮血的紅死病作為死神的象徵,便是要告訴讀者,死亡並非是來自外界的某種威脅,而是我們自身生命的一部分,因此,王爺試圖以他的財富和權勢來躲避死亡,只能是徒勞無益的。
只有在死亡——這個最後的休息里,生命才不再有焦慮和抑鬱,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終目標是死亡。而這亦是在《紅死魔的面具》中所要表達的終極命題。
《紅死魔的面具》的多數評論家解釋這篇小說為一種寓言。並且認為,就其本身而論,它指的是道德的真實。但是這種真實是存在主義的,不是道德的。作為敘者的坡描繪人物,要求人物以各種可能的手段去對付死亡。通過其藝術手法,比起王爺來,作者是一個更令人敬畏的反對死亡的人。王爺失去控制且要面對失敗,但是坡則遠離失敗。他不贊同人物的種種表現,但是他也不同情他們命運中的遭遇。他的情調顯露出他所描繪的東西極其特殊,儘管軟弱無力,但是卻只是以一個漠視死亡的完美面具去對付死亡。
貧富平等
這篇短篇小說以紅死病大規模爆發的某國為背景,無疑愛倫·坡借鑑了歷史上類似的例子,諸如中世紀在歐洲肆虐的黑死病,以及十八世紀九十年代在費城流行的霍亂等。然而,在小說中,疽疫以一種非同尋常的形式爆發,並非人們所熟知的黑死病,而是紅死病。雖然這是坡杜撰出來的一種病,但紅色——鮮血,本是生命之源,在小說中卻成為了死神的面具,頗為耐人尋味。貫穿作品的整個基調是陰森恐怖,神秘詭異的,坡將情節與背景合二為一,最終將故事推向那預定的可伯的結局,給人帶來“一種特殊的舒適的的恐怖和激動”。
親王本該可以採取行動,本該能做出正確的舉動,同紅死魔抗爭,幫助他的人民,但王爺和他的侍臣們拋棄了他領土的臣民,封死了鐵門,沒有人能從外面進來,統治者對人民的不管不問,從而注定要滅亡。從另一個方面說,親王傲慢地相信他能用自己的財富與自然對抗,抵制生命的悲劇進程,這是對他的懲罰。親王的傲慢與他對其不幸地陷入團境的國民的忽視與淡漠結合在一起,儘管他擁有的財富可以幫助需要的人,但他把自己的財富用於保護自己和墮落的縱慾,他舉辦的假面舞會實際上把自己變成了籠中的因獸,無法逃脫。愛倫·坡描繪了封建社會的不平等,財富在統治者手中而農民只能受苦。因此,“紅死魔”蘊含了一種主張人人平等的觀念,因為“紅死魔”對待窮人和富人都是一樣公平的。

藝術特色

場景
小說中舞台場地是由七間屋子所構成,這是愛倫·坡花費濃重筆墨渲染的場景,也是故事發生的主要場地。“窗子都是彩色玻璃的,色彩各個不同,和打開的各間室內裝飾的主要色調一致。七個房間的顏色,分別為藍色,紫紅,綠色,橙黃,白色,紫色及黑色。而這所由七個屋子組成的曲折奇特的行宮,正是人生不同階段的隱喻。七種不同的顏色分別代表了人的一生中由幼年到青年,中年到老年的不同的生命時期。
房間的排列方向為由東至西,這個順序也非無意為之,而有著深刻的象徵意義。每日,太陽都會東升西落,而太陽的東升象徵著生命的初始,西落象徵著生命的終結,即死亡。因而在這個寓言中,這七個房間的排列便代表了生命的輪迴。這個輪迴可以看作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一個循環,亦可以看作人的一生由生到死的輪迴。在故事的高潮也是將近尾聲的時候,王爺緊隨紅死魔,穿過了六個房間,來到了最後一間黑色的屋子。顯然,王爺從東到西,匆匆芽越六個房間,象徵了生命旅途如白駒過隙,由生到死,轉瞬即逝。
王爺最終斃命的第七個房間是坡在七個房間裡描寫最為詳盡的一間,這也是最非同尋常的一間屋子,在小說中有特殊的含義。“第七間從天花板到四壁壁腳都密密層層罩著黑絲絨,層層疊疊的拖到同色的地毯上。只有這一間的窗子,色彩同室內裝飾不一致。這裡的漸玻璃是猩紅色的——紅得同濃濃的血一樣。”色彩的強烈對比,給人在視覺上造成濃烈的衝擊,在心理上產生強大的壓迫,讀者難免會和小說中的賓客一樣,對這個陰森可怖黑屋子產生莫名的恐懼,而這正是坡想要達到的效果。人對於死亡的恐懼感是與生俱來的,坡在小說中,通過對黑屋子的詳細刻顧將這種恐懼的虛無對象具體化,並將其直觀的表達出來,所以人們對這間黑屋子的恐懼,實際上就是對死亡的恐懼。而王爺最後倒斃在這間恐怖的黑屋子裡,也讓賓客及讀者對黑屋子即死亡的恐懼提升到極點。

作品影響

2013年,《紅死魔的面具》被改編成冒險解謎遊戲《黑暗傳說5:愛倫坡之紅死魔的面具》。
在英國,也有根據《紅死魔的面具》改編的同名戲劇。

作者簡介

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生於1809年1月19日,逝於1849年10月7日,美國作家,詩人,編輯和文學評論家,美國浪漫主義思潮時期的重要成員。坡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說聞名於世,他是美國短篇故事的先驅者之一,又被尊為推理小說的開山鼻祖,進而也被譽為後世科幻小說的始祖。他是第一個嘗試完全依賴寫作謀生的知名美國作家,從而導致貧困潦倒。
紅死魔的面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