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後竹

紅後竹

幼竿深綠略帶紫色,老竿被白粉,籜鞘背面淡綠色,無籜耳,籜舌綠色,籜片三角形、狹三角形或披針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後竹
  • 拉丁學名:PhyllostachysrubicundaWen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
  • :剛竹屬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竿高約6米,粗3—4.5厘米,幼竿深綠略帶紫色,無毛,無白粉或被少量白粉,節下方白粉環明顯,老竿被白粉;節間長26—29.5厘米;竿環略高於籜環或與之同高。籜鞘背面淡綠色,有紫色縱條紋,被白粉,背部無毛或疏生刺毛,邊緣生有稀疏的白色及淡紅色相間的纖毛;無籜耳及鞘口繼毛或竿上部的籜鞘具小形的籜:耳和數條短的鞘口縫毛;籜舌高1—1.5毫米,竿中上部籜鞘的籜舌深下凹,綠色,邊緣密生白色及淡紅色相間或短或長的纖毛;籜片三角形、狹三角形或披針形,淡綠色,先端淡紫色。末級小枝具3或4葉;無葉耳而有鞘口繼毛;葉舌不伸出;葉片長6—12.5厘米,寬1-2.2厘米。花枝未見筍期5月中、下旬。
紅後竹

分布範圍

產浙江、福建。生於山谷中,村旁屋後有少量栽培。模式標本采自浙江安吉。

主要價值

筍食用;竿整材使用,也可篾用,但質量不及水竹好。

本種提示

本種最初是根據一生長極差的竹叢中所採得的標本描述的,在將它的模式標本與安吉水胖竹P.CancauvZ.YuetZ.P.Wang和華東水竹P.RetuseWen的模式標本進行比較後,發現這三者實為同一竹種,其中華東水竹的籜舌有較長的纖毛,這是由於華東水竹的模式標本系采自竿的上部,又因此竿又較粗壯,故籜舌上的纖毛也就比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