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嘴鸏指名亞種

紅嘴鸏指名亞種

紅嘴鸏指名亞種(學名:Phaethon aethereus aethereus)是紅嘴鸏的指名亞種。體長約1000毫米,因嘴為紅色而得名。形長的中央尾羽白色,長約體長的1/3;嘴紅色,大而直,長55-60毫米;眼先有1黑斑,經眼後延至頸,形成1條寬闊的貫眼紋;背具黑色橫斑;初級飛羽黑,內翈具寬闊白緣,因嘴紅色而得名。除繁殖季節登入產卵育雛外,其餘時間均在海洋上飛翔。有時長期跟隨漁船飛行,於桅桿上歇息。多單獨或成對活動,主要以飛魚、烏賊為食,亦吃甲殼類動物。分布於整個熱帶海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嘴鸏指名亞種
  • 拉丁學名:Phaethon aethereus aethere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鵜形目
  • 鸏科
  • :鸏屬
  • 紅嘴鸏
  • 亞種:紅嘴鸏指名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紅嘴鸏指名亞種屬中型海鳥。體長約46厘米(不包括尾部飄帶),全長約105厘米,翼展99-106厘米,體重700克。中央尾羽延長,形長的中央尾羽白色,長約體長的1/3;嘴紅色,大而直,長55-60毫米;眼先有1黑斑,經眼後延至頸,形成1條寬闊的貫眼紋;背具黑色橫斑;初級飛羽黑,內翈具寬闊白緣。具全蹼,四趾均朝前;嘴下常有發育程度不同的喉囊。成鳥上體具橫斑及尾部的白色飄帶為特徵。幼鳥/亞成鳥與白尾鸏及紅尾鸏的區別在上體具緻密的細橫紋,及特徵性的寬闊過眼紋延至頸後成後頸圈。虹膜深色;嘴紅色;腳偏黃,蹼黑色。
紅嘴鸏指名亞種紅嘴鸏指名亞種

生活習性

紅嘴鸏除繁殖季節登入產卵育雛外,其餘時間均在海洋上空高高飛翔,甚優雅。取食時先停在空中振翼然後兩翼半合猛扎入水,捕食動作似憨鰹鳥。有時長期跟隨漁船飛行,於桅桿上歇息。多單獨或成對活動,主要以飛魚、烏賊為食,亦吃甲殼類動物。在巢區及環繞船隻飛行時發出響亮尖叫。

分布範圍

分布於大西洋。

繁殖方式

紅嘴鸏3月末至4月初到海島岸邊岩石上或岩縫中產卵,每次1枚。卵白色,具褐色斑紋;大小為(54.5-64.0)mm×(41.3-48.1)mm。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