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王(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戲劇)

約翰王(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戲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約翰王》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是一部歷史劇,首次出版於1623年。

該劇敘述了英國歷史上不成功的約翰王一生的主要經歷,如他與法國王室為爭奪英國王位而進行的兩次戰爭,他對王位合法繼承人亞瑟的迫害,對教會的掠奪,以及與羅馬教廷的衝突等。該劇情節生動豐富,結構匠心獨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約翰王
  • 外文名稱:King John、The life and death of King John
  • 文學體裁:戲劇
  • 作者:威廉·莎士比亞
  • 首版時間:1623年
  • 字數:約150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後世影響,演出情況,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劇共分為五幕。
第一幕寫戰爭。法蘭西國王菲利普打著幫助己故英王理查一世的兒子亞瑟討回王位的旗號,向英國現任國王約翰王挑戰,進犯英國。約翰王決定用戰爭對付戰爭,用流血對付流血,迎接法國國王的挑戰。與此同時,亞瑟的母親康斯丹絲與約翰王的母親艾利諾則也為了維護各自兒子的利益而不斷口角、對罵。一場看似目的純正、莊嚴的戰爭與一場婦人們之間的你爭我奪的吵鬧互相映襯。
第二幕寫和平。約翰王為了鞏固基礎尚未穩定的王位及篡奪來的全部權利,提出願意將侄女白蘭綺嫁給法國國王的兒子路易,並送給對方5個州以及3萬馬克英幣。法國國王菲利普立即接受了約翰王的條件,雙方締結了和平盟約,而把對亞瑟的盟誓丟棄到了一邊。入世未深、第一次見識這種醜惡交易的年輕人庶子菲利普看穿了路易與白蘭綺的婚約及英法和平的本質:所謂的婚約和和平盟約都不過是一場政治利益交易。
第三幕寫和平盟誓的破壞。當第三方羅馬教皇的勢力加入進來之後,形勢又發生了變化。約翰王拒絕羅馬教會對英國的政治控制和經濟剝削,教皇的使臣潘杜爾夫主教當即威逼法國國王菲利普撕毀了英法剛剛締結的和平條約。約翰王俘虜了亞瑟,為了解除亞瑟對自己王位的威脅,謀劃將其殺害。法國太子路易則在教皇使臣潘杜爾夫主教的鼓動下,利用婚姻權利爭奪英國王權,將英法戰火重新點燃。英王、教皇、法王、法國太子,一個個都是反覆無常、背信棄義的無恥之徒。
第四幕寫英國外侮內患同時爆發,英國又被拖進戰火里。國內由於亞瑟的被害導致了貴族的叛亂,國外則強敵壓境。
第五幕寫了新的和平不過是一場新的政治交易。約翰王不得不向羅馬教皇妥協,在羅馬的調停下,法國退兵。最後約翰王自身不保,被羅馬派來的僧人用毒藥毒死。

創作背景

《約翰王》在莎士比亞的十部歷史劇中處於一個十分特殊的位置。從寫作時間來說,《約翰王》的完成時間是在《理查二世》之後,“《理查二世》完成後第二年,莎士比亞先寫了《約翰王》,之後才創作了《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大約創在於1596—1597年。
《約翰王》的對開本首次問世是1623年。不過,早在1591年出版過一個名叫《英格蘭王約翰的多事之秋》的劇本,作者不詳。這個劇本的史實取自霍林舍德的《英格蘭紀事》和約翰·福克斯的《英烈傳》。莎士比亞的《約翰王》曾一度被認為是《英格蘭王約翰的多事之秋》一劇的另一種版本;現在看來,莎士比亞可能借用了《英格蘭王約翰的多事之秋》一劇。

人物介紹

約翰王
約翰是一個殘暴而懦弱,又具有民族自尊心的封建君主。他對王權有強烈的占有欲,這種欲望又使他變得利令智昏,行動上常常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非法篡奪了侄兒亞瑟的王位,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又不顧眾人的反對,舉行第二次加冕典禮,還指使赫伯特謀害年幼的亞瑟。在法軍壓境、眾叛親離、王位即將丟失的危急關頭,他出於個人的目的,又違背自己的初衷,同他一向反對的教皇使節潘杜爾夫講和,屈辱地接受了對方的條件,表現出他殘暴中的懦弱。在全劇的後半部,他逐漸感到自己的行為太殘酷,於是良心發現,經常沉浸在悔恨的痛苦之中。他抵抗入侵的法軍,一方面是為了保住王位,但另一方面也是在發自內心的愛國精神驅使下,對國家領土與主權的捍衛。因此,約翰並沒有天良喪盡、人性滅絕,他在一定程度上又值得人們同情,他的結局帶有悲劇的色彩。
福康勃立琪
福康勃立琪是獅心王理查的私生子,一個忠誠、愛國、勇敢、真正的軍事將領。當約翰王為他判明這一身份時,他的榮譽感被激發出來了。從此,他放棄財產,離家從戎,決心像父親理查王那樣建功立業,效忠國家。以後,他成了約翰王的忠實而得力的助手。約翰王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國君,但福康勃立琪始終不背叛約翰,這反襯出他忠誠不貳的高尚品德。不過他也不是約翰王的應聲蟲。他對約翰那種為了自己的王位而謀殺侄兒亞瑟的不義行為並不聽之任之,他竭力反對約翰為了挽救敗局,不顧前約,低三下四地向教皇的使節潘杜爾夫求和。他同情亞瑟,但他反對亞瑟借法軍勢力爭奪王位,反對法國對英國內政的干涉。在抵抗法軍的戰鬥中,他英勇頑強,親手殺死了氣焰囂張的奧地利公爵利摩琪斯,在敵軍重兵壓境,困難當頭時,他毅然擔負起統率全軍、保衛國家的重任。在這個人物身上,集中表現了英格蘭民族不畏強暴,不甘屈服於任何外來強敵的愛國主義精神。
菲利普
法國國王菲利普是一個狡詐貪婪、驕橫好戰的封建君王。他支持亞瑟向約翰爭奪英國王位,並不是出於崇高的正義感,而是出於控制英國、從中得利的卑劣目的。在他看來,約翰是一個勇敢強悍而且殘忍陰險的國王,難以對付,而年幼的亞瑟像只小羊羔,他當上英國國王后,自己就可以一手操縱英國的內政,甚至吞併英國。也是出於這種野心與貪慾,在安及爾戰役中法軍一時無法取勝時,他很快違背自己當初立下的支持亞瑟奪回王位的誓言,讓兒子路易同約翰的侄女白蘭綺聯姻,致使亞瑟被俘,以後在潛逃中喪身。接著他又背棄前盟,聽任潘杜爾夫的挑唆,支持兒子路易發動入侵英國、奪取英國王位的戰爭,但因英軍將士的奮力抵抗,最終敗退回國。莎氏對菲利普的反覆無常、貪婪好鬥予以否定與譴責。
亞瑟
亞瑟是一個天真無邪、脆弱稚嫩的貴族少年。他是約翰王的侄子,本來,英國的王位應該從獅心王理查轉到他手中。但是,強悍精明的約翰趁理查戰死異國他鄉之際捷足先登,搶走了國王的寶座。亞瑟在一班擁護他的貴族和母親康斯丹絲以及法國國王菲利普的支持下,發起了向約翰奪回王位的戰爭。其實,年幼無知的亞瑟對王位的重要性並無多大認識,因而也沒有強烈的欲求,但他周圍的人都以他為旗幟,參予了爾虞我詐的爭鬥,最終使他成了這種不義鬥爭的犧牲品。他的天真無邪同那些王公貴族們的陰險貪婪,不講道義形成了鮮明對比。因此,他雖然是一個傀儡式的人物,但贏得了觀眾的深切同情。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這部歷史劇主要譴責羅馬教廷和英、法的世俗統治者為了個人私慾而挑起戰爭、禍國殃民的罪惡。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約翰王》一劇還探討了英國歷史和社會中的重大問題之一即英國王權與羅馬教會兩種力量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展現了羅馬教會與英國王權之間的矛盾鬥爭。
劇中生動展現了英王與羅馬教皇的鬥爭。第三幕寫正當英國與法國達成和平協定之時,羅馬教皇的使臣潘杜爾夫主教到了,而對英王反抗羅馬教會奴役的鬥爭態度,他毫不示弱,馬上逼迫法國國王菲利普撕毀了剛剛締結的和平條約,為了勸服法國國王,他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說明發過的誓言是可以違背的:“你應該最先履行你最先向上天所發的誓,那就是做保衛我們教會的戰士。……你所發的誓卻恰恰背棄了原來的誓言;再遵守它就是進一步的背信棄義。”寥寥數語就表現出以上帝的代表自居的羅馬教會偽善狡詐的一而。由於羅馬教會的插手,英法剛剛締結的和平協定毀於一旦,英國而臨大敵壓境,約翰王在國內外矛盾交困的情況下,最後不得不向羅馬教會妥協。
劇中對約翰王為了鞏固自己的王位不惜出賣國土與法王聯姻,殘忍地殺害無辜的亞瑟等行徑進行了譴責,但是對約翰王與羅馬教皇的鬥爭給予了肯定。戲劇結尾安排了約翰王被教會的寺僧用毒藥毒死的情節。實際上“他被僧人毒死的情節不是史實而是戲劇性的虛構。”戲劇對約翰王的死之所以做這樣的處理,進一步突出了《約翰王》一劇的主題:維護英國的王權和民族利益,譴責羅馬教皇、教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插手英國國家事務、挑動戰爭的行徑。在莎士比亞歷史劇中,《約翰王》是唯一一部觸及英國王權與羅馬教廷關係的歷史劇,該劇將反抗羅馬教廷的這一進步主題表達得十分明確深刻。

藝術特色

縱觀全劇,從第一次的戰爭——和平,到再一次的戰爭——和平,劇情的安排大起大落,波瀾起伏。不僅如此,莎士比亞尤其擅長將不同性質的情節因素交織在一起,一方而是嚴肅的、重大的歷史事件的展開,另一方而是充滿諷刺的喜劇性情節的跟進:第一幕中女人們的謾罵爭吵;第二幕中倉促的政治婚姻;第三、四幕中大人物的背信棄義;第五幕中的和平交易。該劇情節生動豐富,結構匠心獨運。
《約翰王》一劇,刻畫出了鮮明、生動、豐富的人物。在戰爭與和平的反反覆覆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均得以刻畫並互相映襯。
《約翰王》在人物塑造上最大的成就則是創造出了庶子菲利普·福康勃立琪這一人物形象。庶子福康勃立琪是己故英王獅心王理查的私生子,身份低賤卻天性高貴。他性格樂觀、開朗、坦蕩,善於明辨善惡、是非、正義,在戰場上,英勇殺敵保衛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他比那些耍弄陰謀詭計、怯懦卑鄙、背信棄義的國王們更具有騎士風範。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名字和法國國王是同一個名字,正反襯出那些高貴的大人物的渺小來。

後世影響

1899年,該劇被首次搬上銀幕。1984年,該劇改編成電視劇,由倫納德·羅西特扮演約翰王。

演出情況

該劇在歷史上曾兩度深受歡迎:一次是在莎士比亞時代,另一次是在法國革命期間(反法情緒確保了戲劇演出並獲得成功)。
1823年,查爾斯·肯布爾執導這齣戲,他奉行前拉斐爾主義,主張演出莎劇時,要穿當時的服裝,由此開創了19世紀莎劇演出的新風尚。20世紀的重要演出有1945年由彼德·布魯克任導演、保羅·斯科菲爾德飾演庶子的《約翰王》。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家和詩人。莎士比亞於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鄉的文法學校念過書,學習拉丁文、文學和修辭學。後來家道中落,曾幫助父親經商,1578年左右隻身到倫敦謀生,據說從事過馬夫或僕役一類當時被看作“最下等的職業”。後來當了演員和編劇,隨著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與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有比較廣泛的接觸。他在劇團里扮演過像《哈姆萊特》中的鬼魂之類的配角,也擔任過導演,但主要是編寫劇本,開始時不過是給舊劇本加工,逐漸由加工而改寫或自己創作。他後來成了劇團的股東,1613年左右從倫敦回到家鄉,1616年4月23日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