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爾斯

約翰·福爾斯

約翰·福爾斯,英國當代作家,出生於英國埃塞克斯郡,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

福爾斯本職是教師,在發表長篇小說《收藏家》成功之後辭去教職,成為專職作家,同時個人還出版了詩集。在長達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約翰·福爾斯留下了六部長篇小說、多部非小說類作品。

福爾斯的代表作《收藏家》、《法國中尉的女人》和《魔法師》(也譯為巫術師)在英美等國曾榮登暢銷書的排行榜,並被作為英美兩國各大學文學課的指定教材和必讀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約翰·羅伯特·福爾斯
  • 外文名:John Robert Fowles
  • 國籍:英國
  • 出生地:英國埃塞克斯郡
  • 出生日期:1926年3月31日
  • 逝世日期:2005年11月5日
  • 職業:作家
  • 畢業院校:牛津大學
  • 代表作品:《法國中尉的女人》、《收藏家》、《魔法師》
人物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虛構文學作品,非虛構文學作品,創作特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26年3月21日,約翰·福爾斯出生於英國埃塞克斯郡,父親名叫羅伯特,是菸草商人,母親名叫格拉迪斯。
1939年,福爾斯在貝特福德中學就讀。1943年成為班長,1944年離校。自幼在倫敦郊外的鄉間生活,培養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一種遠離人群的遁世心理。他在貝德福德中學的幾年對他人生觀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他在這所非常貴族化的寄宿學校中受到良好的正統教育,但是另一方面,由於當時這類學校普遍實行高年級學生責罰低年級學生的野蠻的管理辦法,他本人曾長期擔任學生秘密組織的頭領,他所必須充當的社會角色與他個人的心理氣質發生痛苦而激烈的衝突。這一生活經歷使他深諳等級制度、法律控制的實質,從青年時期開始產生了對一切當權者、組織者的強烈憎恨。
年輕時代的福爾斯年輕時代的福爾斯
1940年,福爾斯舉家遷至戴文郡的伊普敦。1944-1945年在愛丁堡參加海軍大學短期課程班。1945-1947年擔任王家海軍中尉,在戴文郡達特摩爾奧克漢哲頓營地訓練新兵。
1947年至1949年底,他就讀於牛津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其間,他主要學習法語和法國文學,深受法國存在主義作家的影響。畢業後他在法國波瓦蒂埃大學任教一年,又去希臘的斯佩德西島上一所男子中學任教一段時間,然後回到英格蘭。福爾斯認為,他的精神氣質和文化背景主要紮根於英、法、希三國,相比較而言,他認為受歐洲文化的影響更甚於英國本上。
20世紀20年代初,福爾斯正式開始他的作家生涯。他說自己之所以從事文學創作,是因為這樣可以耽於幻想,可以隨心所欲地虛構人物場景和對話,以逃避他所不喜歡的各種外界生活。
1950-1951年,福爾斯擔任法國普艾提斯大學英語講師。與伊莉莎白·惠頓相遇,並開始發表詩歌。1953-1954年擔任海特福德郡愛石橋學院英語教師,並開始創作第一部長篇小說《魔法師》,和伊莉莎白·惠頓結婚。
約翰·福爾斯約翰·福爾斯
1954-1963年擔任倫敦聖古德里克學院英語教師。1960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收藏家》。1963年《收藏家》正式出版並成為暢銷書,福爾斯辭去教職,成為專業作家。
1964年,非虛構作品《智者》出版(1968年和1980年兩次修訂)。1965年《魔法師》在美國出版(英國版出版於1966年),《收藏家》被改編成電影,影片由威廉·惠頓執導。
1966年,福爾斯和妻子伊莉莎白·惠頓從倫敦移居到多塞特郡的萊姆里季斯。1967年開始創作《法國中尉的女人》。1968年,舉家搬遷到萊姆里季斯的貝爾蒙特莊園,《魔法師》被改編成電影,電影腳本由福爾斯本人撰寫。
1969年,《法國中尉的女人》出版,榮獲史密斯文學獎和國際筆會銀獎。1978年,福爾斯擔任萊姆里季斯博物館名譽館長。
1981年,《法國中尉的女人》被改編成電影。電影拍攝的主要外景地即在萊姆里季斯。翻譯莫里哀的戲劇《唐璜》並在國家大劇院演出。1982年出版長篇小說《尾數》。1983年被艾克斯特大學授予榮譽博士。1988年,福爾斯罹患中風,從此深居簡出。
約翰·福爾斯約翰·福爾斯
1997年被東英吉利大學和牛律大學授予榮譽博士。1998年被查普曼大學授予榮譽博士。
1999年,福爾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由黛安娜·維龐編輯的《福爾斯訪談錄》出版。
2005年11月5日,福爾斯在萊姆里季斯家中因心臟衰竭逝世。終年79歲。

個人生活

1951年,24歲的福爾斯曾與法國姑娘吉奈特戀愛,雖然他們的關係僅僅維持了不到一年。她成為他日後寫作中的一個人物原型。
1954年,和伊莉莎白·惠頓結婚。1990年,和福爾斯相伴33年的妻子伊莉莎白·惠頓死於癌症。1998年,和薩拉·史密斯結婚,

主要作品

虛構文學作品

年份名稱英文名
1963年
《收藏家》
The collector
1965年
《魔法師》(巫術師
The magus
1969年
《法國中尉的女人》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1974年
《埃伯尼塔樓》(烏木塔)
The ebony tower
1977年
Daniel martin
1982年
《尾數》
Mantissa
1985年
《幻象》
A maggot

非虛構文學作品

年份名稱英文名
1964年
《智者》
The aristos
1974年
《沉船》
Shipwreck
1978年
《島嶼》
Islands
1979年
《樹》
The tree
1980年
《石林之謎》(與巴利·布魯可夫合寫)
The enigma of stonehenge
1985年
《土地》
1998年
《蟲穴》
Wormholes

創作特點

作品主題

作為一個存在主義者,福爾斯在他的作品中宣揚人在一個荒誕、醜惡、冷酷的現實世界中為獲取存在和自由而陷入的焦急不安、彷徨和痛苦。他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在作品中表現得極其鮮明。《收藏家》中的米蘭達因失去自由而死去,《法國中尉的女人》中,薩拉為了保持自由和獨立而拒絕了查爾斯的求婚。
福爾斯小說中的藝術自由主題一直備受關注,但是福爾斯小說的藝術自由主題不是“為藝術而藝術”的自戀情結,而是從藝術層面發出的對人類自由的呼喚。福爾斯堅持認為,“詩歌表達的是個人的所思和所想,小說表達的是塑造的人物可能思和可能想的東西。
福爾斯將其對自由的思考巧妙融會到創作中,以“自由”為永恆主題,既深刻展示了人類在荒誕現實中自我閉鎖和仿徨的生存境況以及由此而生的追求自由的焦慮,同時也多側面深層次地呈現了人類在自由求索過程中的種種苦難和艱辛。面對人類發展的困境,福爾斯不是簡單的羅列事實,冷嘲熱諷或悲觀失望。而是以此為據,追溯到人性深處,積極探索自由之路。

藝術特色

敘事
“福爾斯主要運用了哥特體羅曼司、中世紀羅曼司以及歷史羅曼司體裁”,通過羅曼司題材和現實主義技巧的有機結合,“福爾斯表達他對現代人存在的肯定態度。”
福爾斯對小說形式的革新是與其自由主題相呼應的。在福爾斯對自由的不斷求索中,其存在主義自由觀己經演化為他文學創作的深層核心。在創作中,福爾斯以存在主義為參照,不僅從主題意義上探索人類自由,而且將這種思想融會到敘事意識中。面對現實主義的僵硬和實驗主義的膚淺,福爾斯以自由為審美定位,通過模仿和戲擬、複合式人稱和視角、空間化結構等敘事手段從根本上改變了作者、人物和讀者的傳統角色和地位,在傳承與革新中形成了自由的敘事形態,也即在“自由”原則指導下,作者、人物、讀者的自由合作,凸現了其存在主義自由觀在內容與形式上的完美統一。同時其作品中所傳達的讀者意識、革新意識、傳統意識體現了作者對二十世紀後半葉小說創作的全新認識和小說美學的新觀念,為當代小說的發展提供了多樣化、靈活性的發展方向。
“自由”不僅貫穿於福爾斯創作的主題意義,而且體現在其敘事意識中,實現了社會層面個體生存自由與藝術層面創造自由的完美結合。在創作中,福爾斯遊走於寫實與實驗之間,既實現了自己作為作者的最大自由,又賦予了人物和讀者最大自由,使他們參與到創造中來,成為具有能動性的自由個體,從而在對作者、人物和讀者三者關係的根本改造中,有效傳達了其自由觀在敘事層面的體現,也即在“自由”原則指導下,作者、人物、讀者的自由合作。
在“自由”敘事原則的指導下,福爾斯的創作體現出傳統與革新的交融,現實主義和實驗主義在其作品中交叉並置。例如《法國中尉的女人》既是以人物、情節為中心的傳統小說,又像是以小說形式寫成的論文集;既是對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體制和風格的模仿,又是對它的嘲弄和戲謔。這種新舊交織的典型創作手法正是福爾斯在傳承與革新之間尋找的一個平衡點。
法國中尉的女人法國中尉的女人
從《收藏家》到《巫術師》福爾斯在人物、情節、語言、風格等方面大都表現出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規範的靠近,有些甚至是刻意的模仿。例如《收藏家》對莎士比亞的戲劇《暴風雨》的模仿戲擬,小說中兩位主人公的名字均出自這部戲劇,結構上也與之平行。在《法國中尉的女人》中這一手法表現尤為集中。福爾斯在這部小說中對維多利亞時期小說的內容形式、語言文體、風格和對話等進行了惟妙惟肖和逼真的模仿。再現了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社會的世間萬象和人物風情,百科全書式的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科學等各個領域,涉及憲章運動、變革法案、達爾文進化論、馬克思主義等方面,深刻反映了1867年前後英國社會所經歷的巨大變革。如果刪去小說中作者介入、當代畫面的鑲嵌,無論內容和形式讀者都會以為這是一部出自19世紀作家之手的傳統小說。
福爾斯的作品大多採用複合式不定人稱敘事方式。“你、我、他”往往交替變換或平行運行。在這些不同人稱敘事面具下,敘事權威被消解。各層面敘述人頻繁進出,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敘述著故事內外有關人和事。對敘事焦點的不同立場、觀點,形成了平等參與、語調各異的對話或潛對話過程。
視角
福爾斯在創作中採用多重複合式的敘述視角,形成了一種多視點、多側面,自由流動的敘事風格,既體現了作者的自由,又賦予了讀者充分的自主權。
結構
福爾斯創作中的空間化結構主要體現在敘事拼貼和開放式結局的敘事手段上。所謂敘事拼貼“即通過對敘事對象、敘事行為不斷作自由聯想和意義探索,將大量參照性的文化心理內容等非故事因素,引入敘事結構,作隨機發散式拼貼鑲嵌,藉以激發讀者欲求,拓展閱讀時空,將讀者的注意力從人物故事層面不斷的引向故事之外的歷史文化等其它層面,引向與敘事有關的廣闊時空,形成一種讀者置身其間,勢必經受其立體綜合作用的閱讀效應場”。這種創作手法在福爾斯的創作中運用非常廣泛。同時福爾斯在創作中建構的多元開放式結局充分尊重生活的真實邏輯,在尊重人物選擇的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自由想像的空間。例如《法國中尉的女人》的三重結局是這種敘事藝術的集中體現。

人物評價

“福爾斯是當今用英語寫作的小說家當中一位作品能夠成為傳世經典的小說家。”——美國作家約翰·加德納
約翰·福爾斯是英國後現代主義美學的重要開創者。——《英國文學思想史》
約翰·福爾斯的一生代表了當代英語文學的發展歷程。他既是一位講故事的大師,又為人們展示了超越時代的非凡寫作技巧。——英國《衛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