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奇倫布韋

約翰·奇倫布韋(JohnChilembwe,1871—1915),尼亞薩蘭(今馬拉威)著名的民族英雄。1915年他領導尼亞薩蘭農民舉行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武裝起義,在尼亞薩蘭民族解放鬥爭史上寫下了光彩奪目的篇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約翰·奇倫布韋
  • 外文名:JohnChilembwe
  • 出生日期:1871
  • 逝世日期:1915
時代背景,教會之子,武裝起義,

時代背景

奇倫布韋1871年6月生於尼亞薩蘭東南部奇臘德祖盧地區的桑格諾。那時,他的祖國由於西方殖民主義的掠奪,正處在激劇變化的時期。從十九世紀上半期起,隨著非洲西海岸奴隸貿易的衰落,東非印度洋沿岸販賣奴隸的罪惡活動日益猖獗,從贊比西河下游,經希雷河尼亞薩湖(今馬拉威湖)周圍地區,直到剛果河(今薩伊河)上游盧阿拉巴河流域的大片土地,是奴隸販子活動的一個重要地區。西方殖民者勾結非洲人奴隸販子,製造部落之間的相互仇殺,掠人為奴。在大規模劫掠奴隸的襲擊之後,象尼亞薩蘭境內,過去經濟繁榮,人丁興旺的希雷高地的村鎮,變成一片廢墟,到處是來不及埋葬的屍體。英國則打著“人道主義”的旗號, 以消滅奴隸販賣為幌子,趁機對尼亞薩蘭進行武裝侵略。抱著各種目的的基督教傳教士也擁向這裡。英國成立了非洲湖區公司,來自南非的英國南非公司的勢力也跟著侵入尼亞薩蘭。公司通過同當地酋長簽訂條約而取得行政管理權。

教會之子

奇倫布韋的父親名叫卡翁達馬,是原住尼亞薩湖以南地區的堯族人,後來參加劫掠奴隸而進入希雷高地。其母出生在本地,因她聰慧、能幹而被當地人尊稱為“尼亞乾”(意即“女君”),被卡翁達馬俘獲,成為他的妻子。他們的兒子被取名為奇倫布韋,意思是希望他成為“首領”、“頭人”之類的人物。奇倫布韋幼年同母親生活在一起,他幼小的心靈深受被污辱、被壓迫的創傷。從他懂事時起,被送往布蘭太爾郊外的一所由蘇格蘭傳教會辦的國小讀書。他努力學習英語及其他科學文化知識,對學校歧視非洲人,宣傳黑人低劣,白人優秀的種族主義思想,非常憤慨。最終他受不了虐待,忿然離開了這所學校,走上社會,獨自謀生。
奇倫布韋肖像奇倫布韋肖像
1891年,英國原教旨主義者約瑟夫·布思來到尼亞薩蘭。他在布蘭太爾附近建立了贊比西實業教會, 屬於自立(“自我支助、自我傳教”)的浸禮會教會組織,宣傳人人平等、均貧富的思想。這同殖民行政當局的政策和蘇格蘭傳教會的思想發生尖銳的矛盾。奇倫布韋得知這一訊息,興奮極了,他主動給布思寫信,要求到他那裡工作,“當一名廚師”,得到“最少的工資”也行。不久,奇倫布韋成為布思傳教會和他家庭生活的得力助手,而且也是布思孩子們的監護人。布思讚賞奇倫布韋堅強和敢於鬥爭的性格。奇倫布韋也對傳教活動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信仰基督教浸禮會的教義,又給自己取名約翰。
布思化了幾年時間在尼亞薩蘭南部進行廣泛的旅行和傳教。奇倫布韋充當他的嚮導和翻譯。他們建立起了一些學校和傳教站。但布思的活動也處處受到尼亞薩蘭殖民當局和“正統”教會的限制和打擊。1897年初,布思帶著奇倫布韋離開尼亞薩蘭去英國,然後到美國尋求對浸禮會教會在尼亞薩蘭活動的支持。這次出國的所見所聞,對奇倫布韋堅定地走上反殖民主義統治,爭取人民基本權利的鬥爭道路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這是他一生活動的轉折點。
他們一行順贊比西河出海,繞道好望角,沿路訪問了聖多美島。在那裡,奇倫布韋看到了被英國侵略者流放過來充當勞工的南非祖魯人的非人生活。在英國,他們先後到達倫敦、利物浦等城市,同樣看到當地黑人受壓迫、受欺凌的現實。
他們在美國耽的時間最長,幾乎有三年之久。除了在紐約、華盛頓外,他們主要訪問了美國南部的維吉尼亞州、馬里蘭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等地。奇倫布韋目睹了在美國的非洲黑人後裔同在非洲大陸上的黑人一樣遭受種族主義者的欺侮、壓迫。他在寫給父母的信中說,美國的黑人被迫繳納高昂的人頭稅、遺產稅……,被剝奪了政治權利。又說當他居住在維吉尼亞州的林奇堡時,親眼看到當地黑人住宅遭受種族主義者的襲擊而毀滅;黑人白天在街頭行走也常會遭到白人歹徒的毆打、私刑甚至殺戮。
在美國南部幾個州里,他也了解到黑人們為了抗暴鬥爭,紛紛成立了黑人浸禮教會,傳播平等主義、反抗壓迫、實現人道主義的思想,起了團結黑人力量的紐帶作用,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反對種族歧視的鬥爭,從中受到了啟發。奇倫布韋主動地和美國黑人浸禮教會全國會議取得聯繫,得到他們的同意,支持他在尼亞薩蘭建立黑人浸禮教會。這時候美國南部各州正在發展起來的黑人知識分子激進思想,也深深地影響著他。開始流傳起來的“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的政治口號,更加激發他堅定地走上反抗的道路。
奇倫布韋急著要回到自己的祖國去開展鬥爭。1899年他給布思寫了一封告別信,說他已長大成人,要去“單獨生活”;對於布思許多年來給他“仁慈的關懷”,將“永生不會忘記”。奇倫布韋又表示,他堅信,無論黑人還是白人,都是“上帝的子女”,任何人“不能否認其他人都有不可奪取的和神聖的權利”,為此他要堅決地進行鬥爭。
1900年,奇倫布韋獨自回到尼亞薩蘭。在故鄉奇臘德祖盧地區以南的姆邦布韋,他取得一小塊土地,興建了一座小教堂,自創了一個新教會,還開辦了一所可以容納100名孩子的獨立的非洲人學校。他在美國浸禮會組織派來的黑人幫助下,把這個傳教會辦得生氣勃勃,在當地非洲人中產生了深刻影響。同年,奇倫布韋和一位“窮而有教養”的黑人女子結婚。她也投入了繁忙的傳教和教學工作,成為奇倫布韋的得力助手。

武裝起義

從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起,英國殖民當局加速把尼亞薩蘭變為它的工業原料基地,因而瘋狂地掠奪當地非洲人的肥沃土地,發展種植園經濟,迫使非洲人充當廉價勞動力。失去土地的非洲農民顛沛流離,受盡凌辱,即使在種植園裡幹活的非洲人也受到白人剝削者的殘酷虐待。奇倫布韋把這些受苦人請到自己的住處,傾聽他們的控訴,同時也向他們指出遭受苦難的原因,號召大家起來鬥爭。他給駐尼亞薩蘭的英國總督寫信,抗議非洲農業工人受到的非人待遇,也揭發了姆邦布韋附近的利文斯敦·布魯斯莊園經理烏·季·利文斯敦迫害非洲工人的罪行。
利用非洲人鎮壓非洲人,是英國對非洲施行的一項傳統殖民政策。早先,尼亞薩蘭的非洲人士兵被派往模里西斯島和羅得西亞,鎮壓當地人民的反抗。1900年英國在黃金海岸(今加納),為發動鎮壓阿散蒂人的戰爭,把300名尼亞薩蘭軍隊運往那裡。接著又強將尼亞薩蘭士兵運往東非之角鎮壓英屬索馬里人民的反英鬥爭。尼亞薩蘭殖民統治當局從英國政府那裡獲得巨額報酬。但對非洲人戰死者的家屬卻拒絕支付撫恤金。對這種卑劣行徑,奇倫布韋提出了強烈抗議。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爆發不久,英國又在尼亞薩蘭大量徵募非洲人去東非戰場同德國人作戰。11月奇倫布韋向白人移民主辦的《尼亞薩蘭時報》寫了一封雄辯有力的抗議信,指出,正在進行的世界大戰,又“要求我們白白地流血……請問在戰爭結束後,非洲人會有什麼美好前途嗎?……一到和平時期,政府並不幫助受迫害的人。在和平時期,一切都只是為了歐洲人……”。在信的最後,他呼籲非洲人拒絕參加戰爭。他憤恨地寫道:“讓那些有錢人、銀行家、顯貴、大商人、種植園主和地主們去打仗、去送死吧!”殖民當局害怕反殖民主義宣傳,命令報社不準刊登這封信,而且誣衊奇倫布韋為“怪物”、“野人”和“宗教狂”,指使人破壞他在姆邦布韋的教堂。統治當局還企圖逮捕奇倫布韋,將他驅逐出境。
奇倫布韋被迫走上武力反抗的道路。他積極儲備武器,研究戰術,培養戰鬥人員,準備發動武裝起義,驅逐殖民主義者,建立非洲人的國家。當時起義的客觀條件已經成熟。1915年時,尼亞薩蘭的殖民統治力量很薄弱,全境白人殖民者不過830多人,其中又有740人居住在城市和比較繁榮的村鎮裡。殖民當局只是在布蘭太爾和希雷高地才有力量。奇倫布韋打算通過進攻布蘭太爾、馬戈梅羅和姆萬傑的白人定居地,舉行全國範圍內的武裝大起義。
1915年1月23日夜間,他將起義人員集中到自己的教堂里,分配任務,分成三路出擊。進攻姆萬傑的一路,攻入利文斯敦·布魯斯莊園,殺死了烏·季·利文斯敦,把他的頭砍下來示眾。非洲農業工人揚眉吐氣。其餘兩路也相繼取得了勝利。周圍的農民積極行動起來。歐洲人剝削者遭到突然襲擊而慌亂之極,紛紛躲進用貨車等圍成的臨時兵營里。起義者驅逐了白人莊園主,奪回了自己的土地,斬殺了頑抗的歐洲殖民主義者,但對其家屬只要聽從命令,就把他們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去,而且還允許留下少量的白人知識分子來為非洲人服務。
但在是否攻占布蘭太爾的問題上,起義軍內部發生了分歧。奇倫布韋自己也猶豫不決,以致坐失良機。殖民當局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迅速地成立了由當地歐洲人志願參加的“討伐隊”,還從尼亞薩蘭境外調進了配備著機槍和大炮的正規部隊參與鎮壓。非洲人起義軍武器粗劣,組織渙散,在敵軍強大壓力下,被迫退守靠近莫三比克的邊境,堅持戰鬥。殖民當局夥同葡萄牙殖民軍警進行圍剿。許多起義者因此壯烈犧牲。不少人被俘後判處長期徒刑,其中還有20人被判處死刑。2月3日,奇倫布韋在莫三比克邊境叢林深處同白人警察進行激烈戰鬥中光榮犧牲,起義終於失敗了。但是,尼亞薩蘭人民很長時間不相信奇倫布韋戰死的訊息,盼望他能從敵人的魔掌中逃脫出來,拯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之中。
奇倫布韋永遠活在尼亞薩蘭人民心中。奇倫布韋反對殖民壓迫、維護非洲人民基本權利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激勵著尼亞薩蘭人民為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鬥爭。1964年7月,尼亞薩蘭人民在經過長期的民族解放鬥爭之後,終於贏得了獨立。“尼亞薩蘭”改名為“馬拉威”。1965年正值奇倫布韋領導的武裝起義50周年,馬拉威全國舉行了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深切悼念民族英雄奇倫布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