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分析與設計導論

系統分析與設計導論

《系統分析與設計導論》是2011年9月1日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Jeffrey L.Whitten;Lonnie D. Bentley

基本介紹

  • 書名:系統分析與設計導論
  • 又名::Introduction to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9月1日
圖書信息,中文版,英文版,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外文書名:Introduction to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中文版

叢書名:計算機科學叢書
出版書名:系統分析與設計導論原文書名:Introduction to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作者:(美)Jeffrey L.Whitten;Lonnie D. Bentley 著
譯者:肖剛 孫慧等譯
ISBN :978-7-111-36386-6
定價:49.00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英文版

叢書名:經典原版書庫平裝: 609頁
英文版封面英文版封面
正文語種: 英語
開本: 16
ISBN: 9787111352785, 7111352785
條形碼: 9787111352785
商品尺寸: 23.6 x 18.4 x 2.2 cm
商品重量: 862 g
品牌: 機械工業出版社
ASIN: B005JR1NWI

內容簡介

《系統分析與設計導論(英文版)》是經典教材《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的簡明版本,既保留了經典教材內容全面的特色,又對高級主題進行了適當的精減,更強調系統概念,使之更加適用於導論課教學要求。
全書詳細闡述面向對象系統分析和設計技術。作者通過融入基於UML的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技術。對現代概念、工具、技術以及套用等各方面內容進行了很好的平衡。《系統分析與設計導論(英文版)》提供了市場上可用的、豐富的系統分析和設計的實例。

作者簡介

JeffreyL.Whitten 美國普度大學計算機技術系主任兼教授,曾兩次榮獲JamesG.Dwyer最佳教師獎。自1984年任教授後,他開始編著《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一書,目前已經出版到第7版。該書長期位於同類書銷售排行榜第1名,被700多所學校採納作為教材。Whitten教授是多個學術組織的活躍成員,其中包括:信息技術專業學會(ATP)、信息系統學會(AIS)、計算機學會(ACM)、信息管理協會(SIM)等。
Lonnie D.Bentley 美國普度大學計算機技術系教授,主要教學和研究領域包括:系統分析和設計、企業套用系統、業務過程重構、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CASE)、快速套用開發(RAD)和圖形用戶界面設計。

目錄

出版者的話
前言
致謝
第一部分系統開發項目環境
第1章系統分析和設計方法的環境
1.1產品——信息系統
1.2參與者——系統關聯人員
1.2.1系統所有者
1.2.2系統用戶
1.2.3系統設計人員
1.2.4系統構造人員
1.2.5系統分析員
1.2.6外部服務提供者
1.2.7項目經理
1.3現代信息系統的業務驅動力
1.3.1經濟全球化
1.3.2電子商務和電子業務
1.3.3安全和隱私
1.3.4協作與合夥經營
1.3.5智慧財產權管理
1.3.6持續改進和全面質量管理
1.3.7業務過程重構
1.4信息系統的技術推動力
1.4.1網路和網際網路
1.4.2移動和無線技術
1.4.3對象技術
1.4.4協作技術
1.4.5企業套用軟體
1.5過程——系統開發過程
1.5.1系統啟動
1.5.2系統分析
1.5.3系統設計
1.5.4系統實現
1.5.5系統支持和持續改進
第2章信息系統開發
2.1系統開發過程
2.1.1能力成熟度模型
2.1.2系統生命周期和系統開發方法
2.1.3系統開發基本原理
2.2系統開發過程
2.2.1項目確定
2.2.2項目開發階段
2.2.3跨生命周期活動
2.2.4順序開發和疊代開發
2.3選擇開發路線和策略
2.3.1模型驅動開發策略
2.3.2快速套用開發策略
2.3.3商用套用軟體包實現策略
2.3.4混合策略
2.3.5系統維護
2.4自動化工具和技術
2.4.1計算機輔助系統工程
2.4.2套用開發環境
2.4.3過程和項目管理器
第3章項目管理
3.1什麼是項目管理
3.1.1項目失敗的原因
3.1.2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3.2項目管理生命周期
3.2.1活動1——協商範圍
3.2.2活動2——確定任務
3.2.3活動3——估計任務工期
3.2.4活動4——說明任務之間的依賴關係
3.2.5活動5——分配資源
3.2.6活動6——指導團隊工作
3.2.7活動7——監督和控制進展
3.2.8活動8——評估項目結果和經驗
第二部分系統分析方法
第4章系統分析
4.1什麼是系統分析
4.2系統分析方法
4.2.1模型驅動分析法
4.2.2加速系統分析法
4.2.3需求獲取法
4.2.4業務過程重構法
4.2.5系統分析策略
4.3範圍定義階段
4.3.1任務1.1——列出問題和機會
4.3.2任務1.2——協商項目的初步範圍
4.3.3任務1.3——評估項目價值
4.3.4任務1.4——計畫項目進度表和預算
4.3.5任務1.5——匯報項目計畫
4.4問題分析階段
4.4.1任務2.1——研究問題領域
4.4.2任務2.2——分析問題和機會
4.4.3任務2.3——分析業務過程
4.4.4任務2.4——制定系統改進目標
4.4.5任務2.5——修改項目計畫
4.4.6任務2.6——匯報調查結果和建議
4.5需求分析階段
4.5.1任務3.1——定義需求
4.5.2任務3.2——排列需求的優先次序
4.5.3任務3.3——修改項目計畫
4.5.4任務3.4——交流需求陳述
4.5.5持續不斷的需求管理
4.6邏輯設計階段
4.6.1任務4.1a——結構化功能需求
4.6.2任務4.1b——建立功能需求的原型(可選)
4.6.3任務4.2——驗證功能需求
4.6.4任務4.3——定義驗收測試用例
4.7決策分析階段
4.7.1任務5.1——確定候選方案
4.7.2任務5.2——分析候選方案
4.7.3任務5.3——比較候選方案
4.7.4任務5.4——修改項目計畫
4.7.5任務5.5——推薦一種系統方案
第5章需求獲取的調查研究技術
5.1需求獲取簡介
5.2需求獲取過程
5.2.1發現和分析問題
5.2.2獲取需求
5.2.3歸檔和分析需求
5.2.4需求管理
5.3調查研究技術
5.3.1對現有文檔、表和檔案進行抽樣
5.3.2調研和實地訪問
5.3.3觀察工作環境
5.3.4調查表
5.3.5面談
5.3.6如何進行面談
5.3.7獲取原型
5.3.8聯合需求計畫
5.4調查研究策略
第6章使用用例建模系統需求
6.1用例建模簡介
6.2用例建模的系統概念
6.2.1用例
6.2.2參與者
6.2.3關係
6.3需求用例建模過程
6.3.1第1步:確定業務參與者
6.3.2第2步:確定業務需求用例
6.3.3第3步:構造用例模型圖
6.3.4第4步:記錄業務需求用例描述
6.4用例和項目管理
6.4.1分級和評估用例
6.4.2確定用例依賴關係
第7章數據建模和分析
7.1數據建模簡介
7.2數據建模的系統概念
7.2.1實體
7.2.2屬性
7.2.3關係
7.3邏輯數據建模過程
7.3.1戰略數據建模
7.3.2系統分析期間的數據建模
7.3.3對系統設計的考慮
7.3.4數據建模的自動化工具
7.4如何構造數據模型
7.4.1獲取實體
7.4.2上下文數據模型
7.4.3基於鍵的數據模型
7.4.4泛化層次體系
7.4.5具有完整屬性的數據模型
7.5分析數據模型
7.5.1好的數據模型的標準
7.5.2數據分析
7.5.3規範化舉例
7.6將數據需求映射到地點
第8章過程建模
8.1過程建模簡介
8.2過程建模的系統概念
8.2.1外部代理
8.2.2數據存儲
8.2.3過程概念
8.2.4數據流
8.3邏輯過程建模的過程
8.4如何構造過程模型
8.4.1上下文數據流圖
8.4.2功能分解圖
8.4.3事件回響或用例清單
8.4.4事件分解圖
8.4.5事件圖
8.4.6系統圖
8.4.7基本圖
8.4.8完成規格說明
第9章使用UML進行面向對象分析和建模
9.1面向對象分析簡介
9.2對象建模的系統概念
9.2.1對象、屬性、方法和封裝
9.2.2類、泛化和特化
9.2.3對象/類關係
9.2.4訊息和訊息傳送
9.2.5多態性
9.3UML模型圖
9.4對象建模過程
9.4.1建模系統的功能性描述
9.4.2構造分析用例模型
9.4.3建模用例活動
9.4.4構造活動圖指南
9.4.5繪製系統順序圖
9.4.6構造系統順序圖指南
9.4.7發現和確定業務對象
9.4.8組織對象並確定其關係
第10章可行性分析和系統方案建議
10.1可行性分析和系統方案建議
10.1.1可行性分析——逐步投入法
10.1.2系統分析——範圍定義階段的檢查點
10.1.3系統分析——問題分析階段的檢查點
10.1.4系統設計——決策分析階段的檢查點
10.2可行性的6個準則
10.2.1運行可行性
10.2.2技術可行性
10.2.3進度可行性
10.2.4經濟可行性
10.3成本效益分析技術
10.3.1系統將花費多少
10.3.2系統將提供什麼收益
10.3.3建議的系統合算嗎
10.4候選系統的可行性分析
10.4.1候選系統矩陣
10.4.2可行性分析矩陣
10.5系統方案建議
10.5.1書面報告
10.5.2正式匯報
第三部分系統設計方法
第11章系統設計
11.1什麼是系統設計
11.2系統設計方法
11.2.1模型驅動方法
11.2.2快速套用開發
11.2.3系統設計策略
11.3系統設計之內部開發——“構造”方案
11.3.1任務5.1——設計套用架構
11.3.2任務5.2——設計系統資料庫
11.3.3任務5.3——設計系統接口
11.3.4任務5.4——打包設計說明
11.3.5任務5.5——修改項目計畫
11.4系統設計之集成商用軟體——“購買”方案
11.4.1任務4.1——研究技術評價準則和選項
11.4.2任務4.2——向供應商徵求建議(或報價)
11.4.3任務5A.1——驗證供應商的聲明和性能
11.4.4任務5A.2——評價和分級供應商建議
11.4.5任務5A.3——簽訂契約並聽取供應商匯報
11.4.6購買決定對剩餘生命周期階段的影響
第12章套用架構和建模
12.1套用架構
12.2物理數據流圖
12.2.1物理過程
12.2.2物理數據流
12.2.3物理外部代理
12.2.4物理數據存儲
12.3信息技術架構
12.3.1分散式系統
12.3.2數據架構——分散式關係資料庫
12.3.3接口架構——輸入、輸出和中間件
12.3.4過程架構——軟體開發環境
12.4建模信息系統套用架構
12.4.1繪製物理數據流圖
12.4.2網路架構
12.4.3數據分布和技術確定
12.4.4過程分布和技術確定
12.4.5人/機邊界
第13章資料庫設計
13.1系統分析員的資料庫概念
13.1.1欄位
13.1.2記錄
13.1.3檔案和表
13.1.4資料庫
13.2資料庫設計的前置條件——規範化
13.3現代資料庫設計
13.3.1資料庫設計的目標和前置條件
13.3.2資料庫模式
13.3.3數據完整性和訪問完整性
13.3.4角色
13.3.5資料庫分布和複製
13.3.6資料庫原型
13.3.7規劃資料庫容量
13.3.8資料庫結構生成
第14章輸出設計和原型化
14.1輸出設計概念和指南
14.1.1輸出的分布和觀眾
14.1.2輸出的實現方法
14.2如何設計和原型化輸出
14.2.1用於輸出設計和原型化的自動化工具
14.2.2輸出設計指南
14.2.3輸出設計過程
14.2.4基於Web的輸出和電子業務
第15章輸入設計和原型化
15.1輸入設計概念和指南
15.1.1數據收集、數據錄入和數據處理
15.1.2輸入方法和實現
15.1.3輸入設計的系統用戶問題
15.1.4內部控制——輸入數據的編輯
15.2輸入設計的GUI控制項
15.2.1常用GUI輸入控制項
15.2.2高級輸入控制項
15.3如何設計和原型化輸入
15.3.1輸入設計和原型化的自動化工具
15.3.2輸入設計過程
15.3.3基於Web的輸入和電子業務
第16章用戶界面設計
16.1用戶界面設計概念和指南
16.1.1計算機用戶的類型
16.1.2人的因素
16.1.3人類工程學指南
16.1.4對話語氣和辭彙
16.2用戶界面技術
16.2.1作業系統和Web瀏覽器
16.2.2顯示器
16.2.3鍵盤和指點設備
16.3圖形用戶界面風格
16.3.1視窗和框
16.3.2選單驅動的界面
16.3.3指令驅動的界面
16.3.4提問回答對話
16.3.5用戶界面設計的特殊考慮
16.4如何設計用戶界面
16.4.1用於用戶界面設計和原型化的自動化工具
16.4.2用戶界面設計過程
第17章使用UML進行面向對象設計和建模
17.1設計面向對象系統
17.1.1實體類
17.1.2接口類
17.1.3控制類
17.1.4持續類
17.1.5系統類
17.1.6設計關係
17.1.7屬性和方法可見性
17.1.8對象責任
17.2面向對象設計過程
17.2.1精煉用例模型
17.2.2建模支持用例情境的類互動、行為和狀態
17.2.3修改對象模型以反映實現環境
第四部分系統分析和設計完成後的工作
第18章系統構造和實現
18.1什麼是系統構造和實現
18.2構造階段
18.2.1任務6.1——構建和測試網路(如果需要)
18.2.2任務6.2——構建和測試資料庫
18.2.3任務6.3——安裝和測試新軟體包(如果需要)
18.2.4任務6.4——編寫和測試新程式
18.3實現階段
18.3.1任務7.1——進行系統測試
18.3.2任務7.2——準備轉換計畫
18.3.3任務7.3——安裝資料庫
18.3.4任務7.4——培訓用戶
18.3.5任務7.5——轉換到新系統
辭彙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