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良鄉

糯良鄉

鄉間道路糯良鄉素有“佤山核桃之鄉”之稱。它位於東經99°9′,北緯23°4′,地處滄源縣中部,距縣城28公里(直線13公里)。東北面與勐省鎮接壤,東南與單甲鄉相連。南鄰勐董鎮,西接勐角鄉,西南與緬甸(大芒海)接壤,國境線長(173—174界樁)3.5公里。截止2006年底,全鄉轄8個村委會,29個自然村,65個村民小組,20個機關單位,共有茶葉初制所6個,其中包括1個鄉辦茶廠、5村辦茶所。是一個集“邊、山、少、窮”為一體的以佤族為主(占96.8%)的民族雜居的山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糯良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
  • 電話區號:0883
  • 面積:140.76平方千米 
  • 人口:14200人(2017年) 
  • 車牌代碼:雲S
基本概況,歷史,簡介,沿革,郵編,2008年代碼,所轄村,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人文地理,彩壁畫長廊,班考民俗村,千米彩壁畫長廊,天坑群,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政務公開,

基本概況

氣候屬高寒冷涼山區,年均氣溫15℃,水均氣溫8℃左右,最低氣溫-5℃,全年霜期長100—140天,年降雨量為1500—1700毫米,最多年份2000毫米以上,年日照量1540小時,鄉轄境內最高海拔(糯良大黑山)2469米,最低海拔(怕秋熱水塘)1100米,相對高差1250米。
鄉間道路鄉間道路

歷史

1945年屬勐省鎮,1954年屬勐省區,1969年設糯良公社,1984年建區,1988年改鄉。

簡介

糯良鄉位於滄源佤族自治縣中部,東徑99°9′、北緯23°4′。東北與勐省鎮接壤,東南與單甲鄉相連,南鄰勐董鎮,西接勐角鄉,西南與緬甸大芒海接壤,國境線長(173—174界樁)3.5千米。面積140.76平方千米。2007年末,全鄉常住人口14200人(2017年),民族以佤族為主。轄糯良、賀嶺、南撒、帕秋、翁不老、班考、帕迫、壩尾8個行政村,28個自然村,65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永得坡,距縣城28千米(直線13千米)。滄(源)臨(滄)公路過境。

沿革

1945年屬勐省鎮,1954年屬勐省區,1969年設糯良公社,1984年建區,1988年改鄉。1997年,面積140.4平方千米,人口1.3萬,轄糯良、怕拍、班考、翁不老、怕秋、南撤、賀鄰、壩尾8個行政村。2017年,面積140.7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4200人。

郵編


677406

2008年代碼

530927203:~201糯良村 ~202賀嶺村 ~203南撒村 ~204怕秋村 ~205翁不老村 ~206班考村 ~207怕拍村 ~208壩尾村

所轄村

[賀嶺村]北距鄉政府所在地12千米,東南與緬甸接壤,邊境線(173——174界樁)長3.5千米,東南與單甲鄉、勐董鎮接壤,北與糯良村相連,西面與壩尾、勐角立新寨交界。總面積35913.7畝。地形略屬喀斯地貌。境內最高海拔2400米,平均海拔高度1720米。2007年末全村有254戶1062人。
[怕秋村]西距鄉政府駐地13千米,距國道公路214線5千米,東南與單甲鄉接壤,東北角與勐省鎮接壤,西南面連線南撒、翁不老兩村。總面積23001畝。境內高山與河谷相間,山坡面積比重大,最高海拔1750米,平均高度1480米。2007年末,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407戶、1716人口。
[糯良村]位於鄉政府所在地以南1千米,東南與賀嶺村接壤,東北與南撒村接壤,西面與壩尾村相連。總面積8258.5畝。平均海拔1700米之間。2007年末,有農戶468戶、人口1869人。
[南撒村]位於糯良鄉中部,距鄉政府所在地5千米,國道公路214線橫穿村民居住區,東與翁不老村、怕秋村接壤,北連線班考村,南連線糯良村,西與勐來鄉交界。總面積19550.2畝。最高海拔1850米,平均海拔高度1760米。2007年末,全村3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361戶1623人。
[班考村]南距鄉政府12千米(國道路214線),東北與怕迫村和勐省鎮交界,西北與勐來鄉接壤,南面與翁不老、南撒兩村相連。總面積36815.5畝。境內為喀斯特地貌,最高海拔2000米,平均海拔高度1960米。2007年末,全村有17個村民小組,646戶2565人。
[怕迫村]南距鄉政府駐地17千米,東北與勐省鎮接壤,南與班考村相連。總面積23397.8畝。境內為喀斯特地貌,最高海拔1960米,平均海拔高度1860米。2007年末,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284戶1082人。
[翁不老村]位於糯良鄉東北部,距鄉政府駐地9千米左右,距國道214線3.7千米,東北與勐省鎮接壤,東南與怕秋村和南撒村相連,西北連線班考村。總面積12.29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600米之間。2007年末,全村3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有360戶、人口1554人。
[壩尾村]東距鄉政府9千米,東連線糯良村,西南與勐角鄉交界,北面與勐來接壤。總面積17897.6畝。境內最高海拔1720米(忙育寨),最低海拔1220米(村委會駐地)。2007年末全村3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有307戶1269人口。

農村經濟

糯良鄉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73.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36.8萬元,占總收入的61.96%;畜牧業收入66.3萬元,占總收入的3.9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29頭,肉牛190頭,雞7019隻),林業收入48.1萬元,占總收入的2.8%;漁業收入0.2萬元,占總收入0.01%,第二、三產業收入87.1萬元,占總收入的5.2%;工資性收入185.3萬元,占總收入的11.07%。其它收入249.5萬元,占總收入的14.91%,全鄉財政收入25.6萬元,人均純口糧327公斤,人均純收入1037元,農民收入以甘蔗、茶葉、烤菸、核桃等為主。全鄉外出務工收入170.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97人(占勞動力的18.87%),在省內務工198人,到省外務工999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糯良鄉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鄉有7個村委會已通自來水;有8個村已通電,有8個村已通路,有8個村委會已通電視,有8個通電話。有8個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全鄉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03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8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9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截止2006年底,建有2個水庫,個水壩,39條96公里排灌溝渠;完成煙地煙水工程水池57口,計6公里的煙水管道建設。全鄉有611戶通自來水,有252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0.5%)。全鄉累計完成沼氣池建設290口,其中“一池三改”農戶246戶。
全鄉8個村委會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建有集貿市場1個,小商品市場1個。全鄉共擁有汽車6輛,農用運輸車24輛,拖拉機101輛,機車122輛。全鄉耕地有效澆灌面積為1781畝,有效澆灌率為3.3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78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畝。

人文地理

彩壁畫長廊

糯良鄉是一個以佤族為主的民族聚居邊境鄉,佤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純樸善良、熱情好客而又能歌善舞的民族,這裡的人民也不例外,至今這裡仍沿習佤族傳統的風俗習慣:有佤族婦女自織的用棉線縫製的佤族傳統服飾,有美味可口的雞肉爛飯,香鮮不膩的烤乳豬、古樸獨特的手抓飯、香醇美味的佤山水酒等佤山風味,保留著在節假日圍著篝火打歌或為遠方客人唱歌敬酒的民間傳統藝術。這裡有享譽省內外的佤山旅遊景點:“濃郁佤族特色的民俗村;絢麗多姿的彩壁畫長廊;遮天蔽日的董棕林;絕時奇觀的天坑地縫;千姿百態的小石林;佤族歷史文化的烙印—崖畫”等等。

班考民俗村

該村共有46戶人家,200多人。為配合全縣旅遊發展規劃,結合全省實施茅草房改造工程,我縣於2003年對該村原有的46戶茅草房進行了改造,改造資金為國家補助一部分,民眾自籌一部分(主要是自備石頭、木料、沙子三材)每家每戶的主體房、廚房、牲畜圈共投資近3萬元。目前全村國家補助部分為135萬元。班考民俗村的建築風格,仍遵循著佤族傳統的乾欄式建築,稍不同的就是人畜分開,主房與廚房分開,這可以說是倡導健康文明的一種生活方式吧。在這裡大家可以感受到濃郁的佤族風情,感受到佤山新農村的新景象。

千米彩壁畫長廊

千米彩壁畫長廊因為遠遠望去酷似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而得名,壁畫約有1.5公里長,峭壁高80—180米,最高達280米,壁畫陡立成崖,崖面有的形成崖廈,有的參差不齊,峰窩狀溶孔密布,有的如刀削斧劈平整光滑,有的像一台台的梯田,崖面由於雜質浸染及附生攀援植物的點綴變得色彩斑讕,是大自然賦予佤山的又一幅天然畫卷,沒有人工雕鑿、沒有人為塑造,完完整整展示著大自然原汁原味的傑作,與滄源崖畫相映成輝,形成佤山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天坑群

天坑群位於滄源縣崖畫谷風景區中段半山腰,海拔約1300米,素有“天外來客的腳印”之美稱。從通往崖畫的山路岔口乘車,30分鐘便可到達。天坑的形成,傳說不知是阿佤山上哪位神靈不小心的疏漏,將舂粑粑的杵砸到了這大山之間,留下這樣一個碩大的坑,以至於裝滿了許多的神秘。據地質專家分析,天坑群產生的原因是該地區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屬岩溶特徵明顯的地質構件,在經歷遠古時期地殼運動後岩層變得疏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雨水的侵蝕,致使疏鬆的局部岩層下陷,天長日久形成了天坑。天坑四周被高山石壁環繞,周圍有大片大片的橄欖樹,四五月份,正是橄欖成熟的季節,當地民眾把這一帶形象的稱之為“天坑群,橄欖坡”。

人口衛生

截止2006年底,糯良鄉設有計生辦,內設女性門診、檢驗室等科室,配有B型超音波、乳腺診斷儀等診療設備,融技術、藥具、宣傳、培訓四大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體系。有工作人員2名,其中中級職稱1名,初級職稱1名。在每個村都配備了1名計生服務員,全程為民眾服務,並從生產、生育、生活等方面給予指導和幫助,提高育齡民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每年兩名鄉計生辦工作人員精心組織各村計生服務員學習國家計畫生育有關政策法規,進一步提高了各村服務員對計畫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增強了做好計畫生育工作的自覺性。
截止2006年底,全鄉已婚育齡婦女人數中已落實節育措施人數167例,2006年領取獨生子女證48戶。完成了村級衛生室建設8個,成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戶12699人,參合率99%。享受低保3476人,五保94人。建有一個衛生院,占地建築面積面積為1100平方米。有在編正式人員9人。其中大專學歷3人,中專學歷6人;醫師級職稱7人,無職稱2人。設有普通內科、小外科、預防保健科、藥品倉庫等主要科室。開設床位13張,外設綜合門診、新興門診等2門診部。設有8人村級預防保健協理員,承擔各村計畫免疫、傳染病防治、結核病歸口管理、疫情上報及婦女、兒童保健等工作。全鄉共設8個村衛生所,設有15個衛生員,均通過系統培訓學習,取得鄉村醫生的執業資格,均能負起村級基本醫療、衛生保健等工作。村衛生所在地占在面積314平方米,全鄉建有農村公廁25個。

文化教育

截止2006年底,糯良鄉有中學1所,在校生519人;中心完小1所,村級國小17所(單人獨校4所),在校小學生1587人;學生總數2106人,教職工總數102人,其中中學教師35人,國小教師67人;國小入學率98%;國中入學率82%。鄉村人口中大專文化有1人,中學4334人,國小6184人,未上學2307人。
全鄉設有1個文化站,村級黨員活動室8個、村文化活動室8間、業餘文藝宣傳隊10個。

政務公開

糯良鄉政務公開的內容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鄉政府自身行政管理、經濟活動中需要向民眾公開的重大事項。包括7小項:(1)鄉黨政領導分工和各職能部門的主要工作職責。(2)鄉政府資金收支情況。包括預算內資金收支和預算外資金收支,預算外收支重點是招待費支出,各項公益事業費支出。(3)企業承包租賃情況。(4)救濟、救災款、物發放情況。包括分配到該鄉的總數,分配標準及分配各村的情況,(5)重大建設項目情況。包括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資金來源、招投標工程進展情況。(6)鄉政府年度責任目標及完成情況。主要包括全鄉經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畫生育及實事目標完成情況,鄉、村幹部獎金來源和發放情況,(7)全鄉政務工作中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二部分是鄉政府各職能部門特別是執法部門的辦事程式和上級規定的收費項目、標準。主要包括稅務、工商、派出所、司法、計生、民政等單位的執法依據、辦事程式、收費項目、稅費標準、處罰收入款項使用。
第三部分是與村務公開內容相對應部分。包括5小項。(1)村有鄉鎮管資金的收支情況。主要包括收入總額、支出情況、餘額等。(2)各村計畫生育和婚姻情況。主要包括年度人口生育計畫;計畫生育率;普查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等,批准各村一胎、二胎指標數;超生費收繳和使用以及各村婚姻情況。(3)依法批准各村宅基地發放情況。主要包括宅基地發放標準、條件;依法批准的各村建房戶數、面積;宅基地收費情況。(4)各村電費收繳及電價情況。(5)鄉來信、來訪接待,處理和參與排查、協調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等工作的情況。
政府政務公開主要是通過政務公開陣地。設立了高標準的政務公開欄(高1.5米,長2.5米)。除此以外,還根據公開的內容,利用召開會議等形式及時公開。公開的時間每半年一次,其中與村務公開相對應部分和村務公開的時間同步進行,一般每季一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