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有村

糯有村

該村委會隸屬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勐宋鄉,地處鄉東邊,距鄉政府所在地82.00公里,到鄉道路為砂石路,交通方便,距縣82公里。東鄰瀾滄江,南連景洪市,西鄰勐宋鄉大安村委會,北接勐宋鄉蚌崗村委會。有大糯有、回老、曼宋等9個村民小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糯有村
  • 地理位置: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
  • 面積:81.37平方公里
  • 海拔:804.00米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81.37平方公里,海拔804.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1,300.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橡膠和茶葉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39.00畝(其中:田922.00畝,地 1,117.00畝),人均耕地1.79畝,主要種植糧食、橡膠、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10041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9畝,主要種植桔子和泡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0.00畝,其中養殖面積0.00畝;草地0.00畝;荒山荒地面積 19,653.00畝;其他面積223.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60戶通自來水,有26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6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63.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9戶(分別占總數的63.84%和38.08%)。
該村到鄉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9.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39.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68輛,機車16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52.00畝,有效灌溉率為27.0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2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0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1戶;建有小水窖0口。全村有9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4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3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9萬元,占總收入的25.4%;畜牧業收入88萬元,占總收入的28.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760頭,肉牛47頭,雞、鴨、鵝823隻);漁業收入0.00萬元,占總收入的0.00%;林業收入108萬元,占總收入的34.73%;第二、三產業收入31萬元,占總收入的9.97%;工資性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1.93%。農民人均純收入2274元,農民收入以糧、茶、膠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人(占勞動力的0.73%),在省內務工4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260戶,共鄉村人口1147人,其中男性594人,女性553人。其中農業人口1144人,勞動力547人。該村以拉祜族為主(是漢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拉祜族803人,漢族344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82人,參合率94.33%;享受低保26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8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650.00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在校學生115人,距離鄉中學82.0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2人,其中小學生115人,中學生47人,中小學生入學率達98%。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2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89.2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310.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56400元(人均0元),一事一議籌勞1010元(勞均10元)。年末集體總收入3萬元,有固定資產76.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規民給、政策法規、惠農資金補貼、上級補助收入、村集體財務收支情況等。

人文地理

糯有村委是由回老村、大糯有、小糯有上寨、小糯有下寨等9個村民小組組成,現有農戶272戶,人口1144人,拉祜族827人、漢族317人,其中:男性589人、女性555人,以拉祜族為主。 一、民族 拉祜族名 自稱“拉祜納”“拉祜西”“拉祜普”等。拉祜語稱老虎為“拉”,用火烤食為“祜”,“拉祜”即“用火烤吃虎肉”之意。 歷史由來 拉祜族是歷史悠久的民族,淵源於南遷的古氐羌族人,唐代史籍稱其先民為“鍋挫蠻”,分布在今雲南的金沙江南岸地帶,自後分東西兩路繼續南遷。先後受唐、宋、南詔、大理國統治,10世紀以後,脫離大理政權,大規模南遷。定居在現在所分布的地方。 語言文字 拉祜族操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拉祜族長期與漢族、傣族人民密切交往,多能兼用漢語和傣語。原沒有自己的文字,後來有西方傳教士創製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基礎上創製了拼音文字,但沒普及。現在通用漢文。 二、納板河保護區 糯有村委會位於納板河保護區內,區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具有西雙版納所分布的8種植被類型。已知高等植物有219科、896屬、1954種(變種和亞種);已知脊椎動物有35目,99科,430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20種、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70種。
該區是傣、哈尼、拉祜、布朗、彝等各民族人民世代生息繁衍的搖籃和賴以生存發展的空間,這裡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習慣。悠久的民族歷史、豐富的民族文化、多彩的民族風情,構成了該流域獨特的人文景觀。保護區堅持以保護為中心,保護、科研、示範相結合,區內山林權屬不變,行政區劃不變,居民不搬遷,以實現自然資源永續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為我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和示範。 三、糯有溫泉 糯有溫泉位於,大糯有村委會駐地。屬普通溫泉。全年水溫在30-35度左右。

新農村建設

2009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具體要求,加強新農村建設,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積極發展熱帶經濟作物橡膠的種植,在發展橡膠的同時,引導農民種植反季節蔬菜,為山區民眾的經濟增收創造了條件。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內基礎設施、衛生條件差,進村道路尚未硬化,望上級部門給予解決部分資金。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好種植業和養殖業,穩定糧食作物,管好現有茶葉、橡膠等經濟作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加收入,逐步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