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武器

在新的世紀,世界上的武器和戰爭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正由過去的單純單一的軍事手段,向綜合的全方位的進攻形態轉變。糧食作為資源戰爭的武器已不是什麼新發現,德國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在《石油戰爭》之後,又推出的《糧食危機》一書。書中通過豐富的資料與嚴謹的分析,揭露了西方國家企圖用糧食作為武器控制世界的陰謀。以糧食作為武器,在現實生活中和國際關係中是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糧食武器
  • 糧食:作為資源戰爭的武器
  • 提出者:亨利·基辛格
  • 詞性:名詞
基本介紹,威脅凸現,

基本介紹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就是把糧食、石油、地緣政治作為外交政策的核心。他的一句名言被人們廣泛引用:“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糧食成為主導世界格局最有效的武器之一,製造糧荒具有更廣泛的殺傷力和影響力,是任何武器都無法相比擬的。
原美國農業部長約翰·布洛克就說過:“糧食是一件武器,用法就是把各國系在我們身上,他們就不會搗亂。”20世紀80年代,當時前蘇聯糧食歉收,再加上美國對前蘇聯進行糧食禁運,迫使蘇聯在國際糧食市場大量採購。這時美國使用糧食武器出了狠毒的一著,他們通過法令在國內減少1/3的小麥耕種面積,促使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上漲。後來,由於前蘇聯的解體,符合西方國家的願望,西方議員阿德·梅爾科特毫不猶豫說:“蘇聯需要多少糧食我們都可以提供。”
美國政府一方面用巨額的財政補貼維持著大面積的休耕土地,另一方面用巨額的財政補貼收購糧食用於出口,以保持其持續的糧食生產能力,控制世界糧食市場的壟斷地位。美國即使在農業連年豐收後大量剩餘的情況下,也會對外聲稱由於來自國內糧農的壓力,必須增加出口補貼,糧食逐漸演變成了美國資源戰爭的“核武器”。
美國政府從1995到2002年,共提供農業補貼為1140億美元,糧食利潤的1/3來自政府的補貼。2002年5月,美國總統布希批准通過的“新農民法案”,計畫今後10年內,為農業和畜牧業提供1900億美元補貼,比舊的農業法規定的補貼增加了80%。
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科納雷說,“富國對農業的補貼是發展的障礙,它削弱我們的經濟,讓我們的農民變得越來越窮。”美國等西方已開發國家一直倡導自由貿易,可就農業補貼問題的談判,從10多年前“烏拉圭回合”到今天的“多哈回合”,始終不能取得任何進展。
早在2002年9月1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公布的一份報告中,就論及世界各國普遍削減農業補貼時,對美國2002年5月通過大幅提高農業補貼的新農業法提出了批評。這份報告指出,如果全世界的各個國家都能取消農業補貼,每年將會帶來1280億美元的收益,其中已開發國家獲利高達3/4,開發中國家占1/4。工業國家2001年在農業補貼上的支出超過3000億美元,雖然這一補貼對這些工業國的部分農民有利,但由於這種行為壓低了國際農產品價格,開發中國家的農民,由於得到政府支持相對較少而利益受到損害。
美國在糧食的援助政策上都打上了“和平”的旗號,例如“糧食換和平”計畫等等。其實,這都是為美國的政治利益服務的。在2007年到2008年這場世界糧食危機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國利用自己在糧食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打擊開發中國家脆弱的農業生產體系,維持其霸主地位、從中謀取全球性政治和經濟利益。
美國等少數西方國家一直都把操縱糧價作為轉嫁經濟危機或打擊新興經濟體的有效武器。2007年以來,美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機,為了轉嫁危機,老調重彈,又操縱起糧食與石油價格,以便達到轉嫁經濟危機和打擊新興經濟體的目的。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操縱價格是一把雙刃劍,這次石油和糧食的漲價確實引起了全球範圍的經濟衰退和社會動盪,但它決沒有達到打擊新經濟體的目的,反而,使美國自身陷入了更深的、結構性的經濟危機中去了,頗似玩火自焚。

威脅凸現

2008年世界糧食危機,成因已近乎教科書式語言:開發中國家需求量增大、氣候變化與生物能源搶占耕地造成產量減少、資本投機與美元貶值使糧價據高不下。但實際上,一整套“陽謀”卻被國際輿論忽略了。
“全球食品巨頭對糧食的壟斷性操控才是糧食危機的推手。”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發展學院副教授周立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周立曾在美國做過一年的田野調查,在採訪了諸多美國消費者、農民與非政府組織後,完成了題為《美國的糧食政治與糧食武器》的報告。
糧食武器
不過,氣候導致的糧食減產是否嚴重到足以讓糧食價格在短期內如此劇烈波動?恐怕與真實的供求關係無關。經歷過股市暴漲暴跌的人們,很明白“價格信號”的虛妄,那不過是炒作而已。
在2008年,美國政府的“生物能源計畫”一度成為糧食市場最大的炒作“由頭”。玉米換石油,絕妙的乙醇汽油替代方案。這方案如今沒人提起了。可在當時製造了世界範圍內的糧食短缺預期,卻引發了動盪。
預期決定價格,而不是需求。在農產品的漲價狂潮中,投機資本興風作浪,簡稱“ABCD”的四大跨國糧商,就是壟斷了世界糧食交易量80%的“中間商”們,賺得盆滿缽滿。與此同時,一般國家老百姓為食品價格上漲所困,完全依靠國際市場吃飯的窮國則爆發饑荒。從突尼西亞到埃及,民眾對物價上漲的不滿已經引發了政權更迭。
市場上並不是沒有糧食,而是人們買不起糧食。這種由金融操控來決定的“價格遊戲”,已經牢牢控制了人們的飯碗和口糧。雖然,今年炒作的“由頭”不過是天氣因素,非常乏味而毫無創意,但金融市場的“熱錢”卻聞風而動,不論各種捕風捉影的減產訊息是假的還是真的,反正先漲起來再說。
在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寬鬆的貨幣政策釋放了大量的貨幣,尤其是美元,如洪水四處泛濫。經濟學家向松祚說得好:“它們不炒原油就炒黃金,不炒黃金就炒債券,不炒債券就炒糧食。”
算上節後第一個工作日,中國央行從去年10月以來已經連續三度加息。這個給經濟降溫的巨觀緊縮信號觸發了國際市場糧食、石油等大宗商品短時間裡的拋售潮。不過很快,聯合國糧農組織就專門針對中國旱情發布了警報。
似乎是配合默契。於是媒體紛紛預測,“中國為應對乾旱而進口大量糧食的任何舉動都可能推動國際糧價創下近年來的新高”。預期再次被調整到上漲的軌道上。
事實上,2010年中國糧食總產實現50年來的首次“七連增”,並創下新的總產歷史紀錄,達5.46億噸。中國目前擁有糧食儲備近2億噸。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中國糧食庫存占消費的比重超過40%,遠高於國際公認的17%~18%的安全水平,保證國內市場供應是綽綽有餘的。
當然,這些“看空”的數據早已被國際糧價“看多”的叫喊聲淹沒了,或者被刻意忽略了。
當下國際糧食生產和定價體系是扭曲的。這並不是市場經濟的本來面目,恰恰相反,這是由金融市場操縱的寡頭壟斷經濟的產物。從結果看,這是一場富國利用糧食武器向窮國轉嫁經濟危機的財富掠奪,它不是流血的戰爭,但結果可能比流血更殘酷。
從某種程度上說,“糧食戰爭”的目標,就是給那些在糧食自給的堤壩上漏洞百出的新興工業國以釜底抽薪式的打擊,阻斷其經濟成長,製造通貨膨脹和社會動盪,最終讓他們繳械投降,心甘情願地給跨國公司和已開發國家當牛做馬。
尤為詭譎的是,2011年“糧食戰爭”不僅僅體現外部的國際糧價波動上,戰場早已擴展到國內糧食市場。據報導,跨國糧商設在中國的獨資或合資企業,正在加快進入中國糧食的購銷環節,在不少產糧區的糧食收購戰中,外資糧食企業已經衝到第一線。
布局是如此低調又如此及時。外部攻不破,就內部滲透和瓦解,這也不稀奇,蘇聯那個老大帝國不就是自己中風倒下的嗎?糧食業內人士對此心知肚明,稱之為跨國糧商“掌握國內食用油話語權之後的新一輪跑馬圈地”。
與中國糧食企業相比,跨國糧商優勢明顯。中國大豆產業就被他們擊垮了。失敗的本土大豆業企業家痛定思痛,曾對跨國巨頭的營利模式進行了專門研究。結論是,這些“巨頭”的特點就是“產業鏈長而龐雜”,上至貸款、種子化肥銷售,中到倉儲、物流設施經營,產品的加工銷售,下到國際糧油貿易,幾乎無不涉獵。這些產業鏈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賺錢,各個環節又可以相互調劑補充,實現總體贏利。就像軍隊的大集團作戰,他們能輕鬆淘汰和戰勝如同散兵游勇的國內競爭對手。
這是一個“全產業鏈”競爭的時代。從產品競爭到品牌競爭,再到文化競爭和產業鏈競爭,一度不被人看好的第一產業——農業領域,商業競爭的格局已經升級換代了,固有的企業經營理念必須更改。
最近,作為央企的中糧集團就在“全產業鏈”競爭的格局中初露鋒芒。這家最初只是做糧食進出口貿易的企業,在過去幾年中已經發展成一個“從地頭兒到餐桌”的巨型糧食企業。在小麥、玉米、油脂油料、稻米、大麥、糖和番茄、飼料、肉食等多個農業品種上,中糧集團四處出擊,把自身打造成了“一部前後連動的機器”,縱向的、垂直的整合戰略,替代了橫向多元化戰略的雜亂無章,“如同用一根竹籤把一串糖葫蘆串起來”。
只要稍微關注一下當下養生和健康市場所孕育的巨大的商機,就能明白傳統農業可能成長的空間是多么巨大。當跨國糧商們在國內市場跑馬圈地的時候,單純警惕“狼來了”並不能改變國內企業被動應戰的局面,國家糧食安全的大計也無從找到最堅實的抓手。
在2008年食用油價格飆升的時候,按照中糧集團的傳統責任,應該入市發揮調劑作用。而當時中糧在食用油市場中所占市場份額不過10%,心有餘而力不足。外資對中國食用油市場已經是壟斷態勢。
這家貿易企業由此悟出了數字的荒謬:就算把自己的貿易產值做得再大,產業鏈抓在別人手裡,仍然沒有話語權。在“全產業鏈”競爭的時代,產業鏈的構造者和制定者才是真正的王者。
上述大豆業本土企業家曾哀嘆:“我們就如同用冷兵器時代的長矛大刀,同飛機坦克核武器打仗。”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只有把自己變成具有強大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現代企業,把“羊群”改造成“狼群”,才能在與強大的外資對手貼身逼搶的肉搏戰中,最終改變格局。
這是一場廣義的“糧食戰爭”,如果中國的央企也無法擔當重任,恐怕再過幾年,連哀嘆聲都會消失了。中國人的飯碗和口糧到底由誰來掌控?
中糧剛剛邁出第一步。中國還需要許多個“中糧”。幾十家央企是這種“全產業鏈”企業的好苗子。一些實力強勁、獨具眼光的地方企業或民營企業,也能抓住市場轉變的時機,將自己塑造成此類擁有話語權的企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