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腦病

糖尿病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糖尿病腦病這一概念被逐步豐富和完善,儘管目前尚無標準定義,但基本可理解為:糖尿病引起的認知障礙和大腦的神經生理及結構改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糖尿病腦病
  • 外文名:Diabetic encephalopathy
發病原因,疾病護理,臨床治療,

發病原因

長期、大量的臨床實證研究表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高胰島素血症均從不同方面對認知功能造成不良影響。
首先,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高血糖。長期慢性高血糖可造成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使管腔狹窄,加上糖尿病患者脂代謝紊亂,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緩慢,可致腦血流量減少。有研究證實,腦血流量的降低可使大腦對信息的認識、加工、整合等過程發生障礙,認知反應和處理能力下降,最終導致學習記憶功能受損。高血糖可加速老年性痴呆早期發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痴呆的危險性比正常對照組增加2倍,其中2型糖尿病與老年性痴呆關係更為密切。這些發現提示,糖尿病腦病在許多方面反映了大腦加速老化的過程。
其次,高胰島素血症是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特徵之一,有高胰島素血症的2型糖尿病個體和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常常發生低血糖反應。血糖的下降會導致升糖調節激素的分泌和血糖水平的劇烈波動等產生一系列的反應。當血糖低於3.0mmol/L時,會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傷,而大腦不同區域的功能損傷程度是不同的,注意力和反應速度最易受到損害。認知功能紊亂往往隨著低血糖的發作而迅速出現,而恢復過程卻相當緩慢,通常在血糖恢復正常後40~90分鐘才能完全恢復正常。低血糖感受性損傷是嚴格控制血糖的最大障礙。在日常血糖檢測中頻繁出現無症狀性低血糖,提示該患者正在發展為低血糖感知功能性減退。此外,低血糖還可以誘發情緒的改變,產生焦慮、抑鬱以及對再次發生低血糖的恐懼,同時又反過來影響血糖的控制質量。反覆發作的嚴重低血糖會使認知功能的損傷累加、對低血糖的敏感性降低,從而產生慢性後遺症。

疾病護理

糖尿病性腦病系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它主要包括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昏迷及糖尿病性高滲性非酮症性昏迷,兩者的臨床表現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少特異性,但對護理方面的要求基本一致。現分述如下。
糖尿病性腦病輕症者有意識障礙,如嗜睡、昏睡或意識模糊,對外界刺激仍有反應,護理這類病人除定期檢測血糖、血氣分析、電解質等外,應注意下列各項:
(一)密切觀察病人意識變化,確定意識障礙的嚴重程度,以估價病情程度。
(1)、應每2~4小時巡視病人一次。昏迷病人套用床架以防意外,此時,應分秒不離,協助醫師處理病人。
(2)、呼喚病人,如病人能喚醒,且能正確回答,但很快又入睡,則為嗜睡;如需大聲多次呼喚才能喚醒,醒後不能正確回答問題,則為昏睡;呼之不醒,推之無反應,則為昏迷。
(3)、對昏迷病人先作壓眶試驗(即壓迫眶上切跡,觀察面部及肢體反應),然後觀察瞳孔大小及對光反應。如壓眶時有痛覺反應,瞳孔大小對稱,對光反應存在,則為淺昏迷;如壓眶反應消失而瞳孔對光反應存在,為中度昏迷;若瞳孔散大,對光反應消失,則為深昏迷。
(二)觀察體溫、呼吸、脈搏、血壓變化。
根據病情,一般每1/2-4小時記錄體溫、呼吸、脈搏、血壓一次。測體溫須用肛表,不能用口腔測體溫。注意呼吸深淺,有無不規則或暫停現象。非酮症性昏迷者呼吸較淺;酮症酸中毒時呼吸深,有酮味。如昏迷加深而血壓不低或反稍醫學教育增高,脈搏變緩,呼吸不規則,瞳孔大小不等,則應考慮腦水腫、腦疝可能。發現以上情況,須及時向醫師報告,以利及早套用脫水劑。
(三)保持呼吸道通暢,病人宜取側臥位,頭偏向一側,以免分泌物或嘔吐物誤入氣管而致窒息。隨時吸痰,呼吸衰竭者吸氧,並套用人工呼吸器輔助呼吸。
(四)預防肺部及泌尿道感染,預防吸入性或墮積性肺炎。病人如有尿失禁,應加強護理。
(五)對昏迷病人須注意口腔護理。
(六)如昏迷病人眼瞼閉合不全,可用金黴素眼膏塗眼,並用鹽水紗布蓋於眼部以保護眼睛。
(七)對昏迷病人必須準確地記錄24小時出入量及每小時平均尿量,密切注意腎功能,一旦發現少尿(24小時尿量小於400ml),應立即報告醫師處理。
(八)需保證病人有足夠的水分和一定的營養。除了靜脈滴注補充液體外,昏迷病人無吞咽功能者,須用鼻飼流質飲食,熱量不必按糖尿病飲食要求計算,因為這類病人胃腸功能差,酸中毒嚴重,整個消化道有程度不同的糜爛,故應給高能量、易消化又不損害胃腸黏膜的流質。

臨床治療

糖尿病腦病是中老年病友常見的併發症,輕則出現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嚴重則出現腦血栓、腦中風及老年痴呆等情況,對中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由於糖尿病友的血管內容易產生血栓、血管易脆,許多老年人由於平時只注重血糖控制而疏忽了對情緒和運動強度的控制,很容易產生腦中風等嚴重後果。
所以針對糖尿病腦病的治療,傳統的降血糖很難從根本上解決血栓堵塞和血管易脆的問題,而且大多數糖尿病人的體質寒凝,血液疑滯,氣血不足,這些都是西醫治療時無法參照的問題。
而在中醫認為,糖尿病的核心病因是氣虛陽衰寒凝,氣虛不能帥血,陽衰不能溫煦,寒凝則血液瘀滯不行,久之則局部壞死。針對這一現象,治療必須補氣溫陽通脈為主,氣盛則帥血有力,陽盛則溫煦肢體,寒散則血脈得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