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數字土壤普查模型與方法

精細數字土壤普查模型與方法

《精細數字土壤普查模型與方法》一書的出版社是科學出版社,作者是朱阿興 等著,出版時間是2008-11-1。

基本介紹

  • 書名:精細數字土壤普查模型與方法
  • 作者:朱阿興 等著
  • ISBN:9787030215215
  • 頁數:227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1-1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版 次:1
頁 數:227
字 數:344000
印刷時間:2008-11-1
開 本:16開
紙 張:銅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030215215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精細數字土壤普查模型與方法是指利用現代空間分析技術、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方法,基於模糊推理理論獲取空間上詳細、數學上精確的土壤空間變化信息的方法。本書對精細數字土壤普查的理論和技術及其套用進行了系統研討,內容包括數字土壤普查的現狀、基於模糊邏輯的精細數字土壤的表達模型、定量描述土壤環境要素空間變化的分析技術、獲取土壤與環境關係知識的人上智慧型和機器學習方法、模糊推理的計算手段以及套用實例。在所附的CD中,為讀者提供了軟體系統和實際數據,便於讀者實踐。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精細數字土壤資源普查的相關概念及必要性
1.1.1 相關概念
1.1.2 必要性
1.1.3 可能性
1.2 土壤普查及其發展現狀
1.2.1 傳統的土壤普查
1.2.2 新興的土壤普查方法與數字土壤製圖
1.3 土壤資源調查存在的問題
1.3.1 傳統土壤普查方法與製圖中存在的問題
1.3.2 新興的土壤普查方法與數字土壤製圖中存在的問題
1.4 精細土壤普查技術的概述和特點
1.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精細土壤普查的理論基礎和基本思路
2.1 土壤與地理環境間的關係
2.1.1 土壤發育與環境因素的關係
2.1.2 影響土壤形成的環境因素
2.1.3 土壤與環境因素間的協同性
2.2 精細土壤普查的基本思想
2.2.1 基本假定
2.2.2 精細土壤普查的理論框架
2.3 詳細土壤空間變化的表達模型
2.3.1 土壤的空間變化特徵
2.3.2 模糊邏輯的基本概念
2.3.3 柵格模型的基本概念
2.3.4 土壤空間變化的相似度模型
2.3.5 相似度模型與類別多邊形模型
2.4 精細土壤普查的基本步驟
2.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土壤環境要素信息的獲取
3.1 環境要素的選取原則
3.1.1 選取與土壤空間差異相關的環境要素
3.1.2 選擇可獲取的環境要素
3.2 地形要素信息的提取
3.2.1 地形屬性的提取
3.2.2 地貌部位信息的定量描述
3.3 植被要素空間分布信息的提取
3.3.1 植被類型的定性信息
3.3.2 植被屬性的定量信息
3.4 其他環境要素信息的提取
3.4.1 母質條件
3.4.2 人為因素
3.4.3 時間要素
3.4.4 氣候要素
3.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土壤與環境關係知識的獲取
4.1 土壤與環境關係知識的內容及其隸屬度函式的表達
4.1.1 土壤與環境關係知識的內容
4.1.2 土壤與環境關係知識的隸屬度函式表達
4.2 土壤普查專家知識的獲取方法
4.2.1 土壤普查專家知識獲取方法的基礎——個人構念理論
4.2.2 知識獲取過程
4.3 基於大量野外樣本的知識獲取方法
4.3.1 神經網路方法
4.3.2 決策樹
4.3.3 其他基於大量樣本的知識獲取方法
4.4 基於案例推理的知識獲取方法
4.4.1 基於案例推理的假設
4.4.2 基於案例推理的土壤與環境知識的獲取和套用
4.5 基於已有土壤圖的知識獲取方法
4.5.1 土壤圖所包含的土壤與環境關係知識
4.5.2 從土壤圖中挖掘知識的過程
4.6 目的性採樣的知識獲取方法
4.6.1 理論依據
4.6.2 目的性採樣的知識獲取步驟
4.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土壤相似度的計算及其派生信息的生成
5.1 土壤相似度的計算
5.1.1 基於隸屬度曲線的推理過程
5.1.2 基於案例的土壤推理過程
5.1.3 基於神經網路的推理過程
5.2 土壤相似度派生信息的生成
5.2.1 土壤類型柵格圖及其不確定性圖
5.2.2 類常規的多邊形土壤圖
5.2.3 土壤屬性圖
5.3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土壤詳查的實例
6.1 精細土壤普查方法在美國的套用實例
6.1.1 研究區概況
6.1.2 專家知識
6.1.3 環境要素資料庫
6.1.4 推理製圖
6.1.5 精度檢驗
6.2 精細土壤普查方法在中國的套用實例
6.2.1 研究區概況
6.2.2 環境要素資料庫的建立
6.2.3 土壤與環境關係知識的獲取
6.2.4 推理製圖
6.2.5 土壤類型柵格圖精度評價
6.2.6 土壤屬性製圖及其評價
6.3 精細土壤普查的整體評估
6.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研究方向及展望
7.1 研究方向與發展趨勢
7.1.1 土壤與環境關係知識獲取方法的完善
7.1.2 反映土壤空間差異的環境要素和信息獲取技術的完善
7.1.3 土壤的空間相關性和土壤與環境相關性的綜合
7.1.4 精細土壤普查所獲信息的套用
7.2 精細土壤普查在我國的套用前景
7.2.1 必要性
7.2.2 可能性與面臨的主要問題
7.3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1:所附CD的內容
附1.1 3dMapper
附1.2 神經網路軟體和實例數據
附1.3 美國威斯康星州Raffelson流域的實例數據
附1.4 精細土壤普查軟體
附錄2:SoLIMSolutions軟體使用手冊
附2.1 快速入門
附2.1.1 軟體概覽
附2.1.2 新建工程
附2.1.3 推理製圖
附2.1.4 查看結果
附2.2 使用指南
附2.2.1 工程管理
附2.2.2 環境要素資料庫管理
附2.2.3 知識庫管理
附2.2.4 土壤推理
附2.2.5 結果驗證
附2.2.6 產品生成
附2.2.7 地形分析
附2.2.8 其他工具
附2.3 其他資料
附2.3.1 檔案後綴說明
附2.3.2 所附CD中有關SoLIMSolutions的內容及其說明
附錄3:美國威斯康星州La Crosse縣Raffelson流域精細土壤普查所需數據
附3.1 與土壤專家訪談得到的專家知識
附3.1.1 由土壤專家確定的流域內主要土系
附3.1.2 與土壤空間分布相關的環境要素
附3.1.3 土系與環境之間的對應關係(按地質條件歸類)
附3.1.4 隸屬度曲線
附3.2 環境要素層
附3.3 結果精度檢驗數據
附3.3.1 對土壤類型(土系)分布的檢驗數據
附3.3.2 土壤屬性(質地)分布的檢驗數據
附3.4 所附CD中有關Raffelson流域數據的組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