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田村

粘田村地屬廣東省普寧市大坪鎮轄下行政村,離市區約50公里。由粘田、水口鋪、蕉窩、高嶺、松柏排、羊棲肚、下粘田、投金石、上車等自然村組成,為房氏單姓聚居村落,人口約3000,聚落呈塊狀分布。有耕地715畝,山地8473畝。農業主產稻穀、甘薯。山林產杉、紅椎、橄欖、油甘、李等。有水電站一所,完全國小1所,合作醫療站1所。屬革命老區。有348鄉道貫通本村中心區域連線鎮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粘田村
  • 別名:粘田甲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普寧市南陽山區大坪鎮
  • 下轄地區:粘田 水口鋪 蕉窩 高嶺 松柏排 羊棲肚 下粘田 頭金石 上車
  • 政府駐地:粘田村
  • 電話區號:0663
  • 郵政區碼:515333
  • 地理位置:廣東省普寧市大坪鎮粘田村
  • 人口:0.3萬人
  • 方言:客家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福雲廟
  • 車牌代碼:粵V
  • 主要姓氏:房
基本信息,歷史文化,地理環境,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水口鋪的歷史,

基本信息

粘田村位於廣東省普寧市南陽山區大坪鎮,離市區50公里,由粘田、水口鋪、蕉窩、高嶺、松柏排、羊棲肚、下粘田、投金石、上車等自然村組成,人口0.3萬,屬單姓氏村落,全村居民都姓房
相傳此地原是詹姓一支在此居住,明朝弘治年間(約西元1500年)房氏移民從惠來華房遷入,先是散居於粘田、埔心、新竹等地,後房氏六世祖翠峰公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八年(西元1610年)從梅縣回遷並開始正式承買粘田大部分田地作為子孫居業,並在村中起建其祖父全溪公的香火堂“念益公祠”。
廣東省普寧市大坪鎮
最後詹姓他遷,原詹氏開墾之田地由房氏經營,原名詹氏田。詹與粘客家話同音,故用今名。
聚落呈塊狀分布。有耕地715畝,山地8473畝。農業主產稻穀、甘薯。山林產杉、紅椎、橄欖、油甘、李等。有小水電站一個,國小1所,合作醫療站1所。屬革命老區。有簡易公路通鎮區。有宮廟一座,名曰“福雲廟”,供奉“慈悲娘娘、三山國王、天皇老師、天師大帝、指揮大使、五穀聖帝、福德老爺”等諸神

歷史文化

考其“粘田”之名,相傳本地原住民為詹氏,住在今粘田蓮塘半山處,平洋之地皆為詹氏之糧田,稱為詹氏田。明朝嘉靖年間房氏遷入居住發展,後詹氏讓地外遷。因“詹”“粘”同音,便記為“粘田”。據族譜傳抄之契券,明萬曆三十八年,六世祖翠峰公購買田地時,契約上所用即為“粘田”二字,而按契券所載,公當時又是從本族中人手裡承買來的“祖田”,可見本村創寨之歷史悠久,與一脈傳承之史實,非為坊間所傳“清朝雍正年間所創”。
粘田村中心聚落按契所載,名為“粘田中心圍”,應該是指祖屋“福興樓”一片。本村高山來龍結穴,寨場形如半月狀,先祖又在村中各處開闢水塘七口,使之成為“七星伴月”的格局,現在除福興樓前半月塘外,其餘水塘盡皆填埋另用。

地理環境

翠峰公二子昆玉、荊玉後裔分創粘田、甲湖、高塘凹、牛皮坑、黃竹坑一帶諸多村落,就今粘田村而言,中心區域為翠峰祖派下各房裔孫聚居,七世昆玉公創投金石等;九世俊武公創下粘田;十世雲星公創蕉窩,其再傳奕寬公又分創羊棲肚(金鵝孵卵)、奕貴公分創高嶺-松柏排;解放後,各房部分裔孫陸續遷居至上車村聚居,原溫氏居民逐漸遷讓。

風景名勝

粘田村轄境內共有祖祠多座,中心聚落福興樓,中座為房氏家祠,奉祀再興公序四世祖全溪公;蕉窩登陽樓,中座登雲祖祠,奉祀十世祖雲星公;羊棲肚汶上祠,奉祀十一世祖奕寬公;投金石房家祠,奉祀十世祖元睿公。
粘田村境內有宮廟多所,水口處屹立的福雲廟,奉祀慈悲娘娘、三山國王、天王老師等神明;蕉窩中和軒,為三山國王老香火壇,後分靈迎至福雲宮坐鎮;境內各寨還有普庵、龍神、王爺、伯公等社壇多處。

著名人物

房翠峰:因父祖等舉家遷徙程鄉(梅縣)避山賊之亂,後於萬曆三十八年回遷粘田,並陸續購買山田土地開基立業,圍山闔斗,起屋建祠。且運用所習茅山道術與堪輿之術,造福族內外,享譽遠近鄉,成為闔族皆尊的“法祖公”。
房璇樞:繼承祖父房翠峰的修為,成為輔佐其的“法侍郎”,號為“法祖房龍侍郎”。
房國卿:生於清康熙五年(1667)八月廿九日,卒於乾隆八年(1744),享年七十七歲,他為人忠厚誠實,被選舉為本鄉約正,凡有官員到鄉清約,當與其握手敬禮。最後葬於投金石陳河坡右片路面
房雲星:為康乾年間本村乃至本族較有名望者,為人忠厚、樂善好施,遠近聞名,榮獲皇恩寵賜“大學生修職郎”稱號。創立蕉窩寨場遺裕子孫。
房奕寬:為羊棲肚開基世祖,是房雲星次子,心胸廣大,週遊列省諸州,精通堪輿之道,乾隆四十年,榮獲“國子監恩進士”“翰林院編修”稱號,也成為船埔總祠、新墟長房祠等的抱爐爐主。

水口鋪的歷史

本村“水口鋪”,按本地名之“鋪”,同“鋪”,大體有此地名皆古之驛站(驛鋪),為官設傳送文書、公文之所,且《惠來縣誌》載康熙乙酉(1705),梅田人吳應奎,思為山賊擾亂,而號集諸生,呈請分設惠來黃沙庵、揭陽河婆及海豐高塘凹等營汛,由官府派兵駐紮,防止山賊草寇擾民。或許這也是後來居住高塘凹、石山下、寨仔窩等處居民的先祖選擇遷居此處的原因之一吧。若高塘凹有官兵駐紮,那粘田有驛鋪也是順理成章之事,只是究查海豐、陸豐、惠來三縣諸志,其各縣建置中都沒有“高塘凹汛”,豈非前言梅田吳公有誤耶?較合理的解釋就是:高塘凹汛投入使用的時間太短,以至於前後兩次修志時都沒有其建置,所以沒有記載,而康熙之後最近一次修志是乾隆十年(1745)修的《陸豐縣誌》,此版縣誌沒有高塘凹汛和水口鋪,由此推斷,高塘凹汛的使用時間絕不超過四十年,或許更短,而作為驛鋪,其使用時間則較之又更短。而按常規,若本處實有驛鋪,也應該稱為“粘田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