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木麻黃

粗枝木麻黃

粗枝木麻黃(學名:Casuarina glauca Sieb. ex Spr.)是木麻黃科木麻黃屬植物,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大樹樹幹通直,直徑達70厘米;樹冠狹長圓錐形;枝紅褐色,有密集的節;鱗片狀葉每輪通常7枚,少為6或8枚,披針形或三角形,棒狀圓柱形,有覆瓦狀排列、被白色柔毛的苞片;小苞片具緣毛;花葯兩端深凹入;球果狀果序橢圓形,小苞片變木質,闊卵形,小堅果連翅,4-5月開花,7-10月結果。

原產於澳大利亞,中國廣東、福建、台灣有栽培。生長於海岸沼澤地至內陸地區。

常栽培作行道樹或庭園觀賞樹。在造林上由於其幼樹生長慢,容易產生枯梢現象,對立地條件要求較嚴格,抗風力較差。本種心材褐色,邊材白色,為枕木、家具用材,亦可供雕刻或作牛軛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選地,栽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10-20米,胸徑達35厘米;樹皮灰褐色或灰黑色,厚而表面粗糙,塊狀剝裂及淺縱裂,內皮淺黃色;側枝多,近直立而疏散,嫩梢具環列反卷的鱗片狀葉;小枝頗長,可達30-100厘米,上舉,末端彎垂,灰綠色或粉綠色,圓柱形,具淺溝槽,嫩時溝槽內被毛,後變無毛,直徑1.3-1.7毫米,節間長10-18毫米,兩端近節處略腫脹。鱗片狀葉每輪12-16枚,狹披針形,棕色,上端稍外彎,易斷落而呈截平狀;節韌,難抽離,折曲時呈白蠟色。
花雌雄同株;雄花序生於小枝頂,密集,長1-3厘米;雌花序具短或略長的總花梗,側生,球形或橢圓形。球果狀果序廣橢圓形至近球形,兩端截平,長1.2-2厘米,直徑約1.5厘米;苞片披針形,外被長柔毛;小苞片廣橢圓形,頂端稍尖或鈍,被褐色柔毛,漸變無毛;小堅果淡灰褐色,有光澤,連翅長5-6毫米。花期3-4月,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在原產地澳大利亞生長於海岸沼澤地至內陸地區。海拔為0-30米。氣候屬溫暖濕潤氣候型,也有溫暖半濕潤氣候區。最熱月份平均氣溫為27-30℃,最冷月份平均氣溫為4-11℃。自然分布區中,沿海地區為無霜區,但內陸分布區有時會有霜凍。年平均降水量為1000毫米,北部地區為夏雨型。南部地區為弱夏雨型。
粗枝木麻黃多出現在沖積扇土壤上,沙質或黏重土壤,土壤有良好營養元素提供,土壤多為酸性但也有鹼性。引種後生長範圍擴大,垂直分布延伸到900米,年降水量為500-4000毫米。在以色列乾旱高鹽的沙漠立地上也能生長。在泰國,粗枝木麻黃幼苗能耐含鈣量極高的土壤,如含30%石灰石的土壤上仍能成林。在夏威夷,可種在風化的玄武岩上的風蝕坑內,在美國佛羅里達南部的石灰岩上也生長良好。粗枝木麻黃在純石灰沙土上也同樣生長良好,無論原產地或引種栽培後,粗枝木麻黃根櫱能力強,樹根周圍常有萌條出現。

分布範圍

原產於澳大利亞東海岸,南起新南維爾士州的伯馬吉(Bermagui),北至昆士蘭州的格拉德斯通·弗雷澤(Gladstone Fraser)島上都有生長,同時,內陸上的悉尼地區和辛格爾頓(Singleton)地區也有分布。緯度為25°-36°S。
中國華南地區(廣東、福建、台灣)、泰國、以色列、賽普勒斯(Cyprus)、肯亞、南非、埃及及美國佛羅里達的沼澤地或鹽鹼地上都有引種栽培。

栽培技術

選地

在立地條件較好的平沙地,選取高75-90厘米、根莖粗1厘米左右的健壯苗木造林;在立地條件較差的風口地帶、流動沙地、沙丘,選取高1-1.2米、根莖粗1厘米左右苗木造林。起苗前,修剪一部分側枝,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

栽植

造林季節:最早為3月12日,最遲為10月28日。以5-7月雨季造林成活率為最高,造林後3-5天就有新根出現,生長快。在雨水充沛的年份,8-9月造林,成活率也不低,但由於此時接近風季,一般不宜在流沙地和風口地帶造林。3-4月,寒流未過,氣溫尚低,造林後成活慢,遇到寒流,苗木會被凍死。11月至翌年2月,氣候寒冷,不宜造林。
合理密植:
  1. 沿海風口地區的基幹林帶,採取“寬頻密植”,林頻寬50-100米、株行距1米×1米。
  2. 沙丘造林,為了使流動沙丘當年就能夠得到固定,採取“三角密植”,株行距0.6米×0.9米,或0.9米×0.9米。一般平坦沙地、農田林帶,株行距採取0.9米×0.9米,或0.9米×1.2米,或1.2米×1.2米。
  3. 營造農田林帶,除合理密植外,還注意林帶位置。為了擋住風沙,各條農田林帶的走向從西北向東南,並平行排列。林帶與主害風向基本垂直,方位角為145-155°。主林頻寬10米,副林頻寬4-6米,株行距1×1米,以三角形種植。
  4. 沿海公路林頻寬3-5米(路左右邊皆同),株行距採取1米×1米。
造林方法:粗枝木麻黃沙荒造林曾經有“宿土造林”、“客土造林”、“普通造林”三種方法。實踐結果,“普通造林”起苗時不帶本土,成活率沒有保證。採用“客土造林”、花工大,遇到晴天還得澆水才能保證成活。採用“宿土造林”,效果最佳。
  1. 宿土造林,起苗時根部帶些本土,栽入穴內,用沙覆蓋,壓緊。由於根部宿土帶有菌根,便於土壤接種,增加沙地肥分。起苗後即栽植,根系完整,成活率高,生長快。
  2. 大穴深栽,沙荒營造粗枝木麻黃,穴寬在40-50厘米見方、穴深30-40厘米。大穴深栽能使根系舒展,擴大吸水吸肥範圍,促進成活生長,苗身穩固。在風口、沙丘、流沙嚴重地帶,種植深度應比原根際深栽15-20厘米,半流動沙地要比原根際深栽12-15厘米,固定平坦沙地也應比原根際深栽10-12厘米。
  3. 雨天造林,粗枝木麻黃在晴天造林,易枯死。根據當地情況,選擇雨季造林是沙荒營造粗枝木麻黃林的大好時機。

主要價值

觀賞:常栽培作行道樹或庭園觀賞樹。在造林上由於其幼樹生長慢,容易產生枯梢現象,對立地條件要求較嚴格,抗風力較差。
經濟:該種心材褐色,邊材白色,為枕木、家具用材,亦可供雕刻或作牛軛用。
生態:粗枝木麻黃是中國引種較早的木麻黃植物之一。該樹種抗病、抗鹽鹼能力遠遠強於其他木麻黃樹種,套用廣泛。根系萌生能力強,是抗風固沙的優良樹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