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口效應

粗口效應是指人類在說話時使用攻擊性辭彙或髒話所帶來的一些作用和效果,如能減少肢體衝突、在一些特殊場合幫助人們更快地融入團體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粗口效應
  • 方式:使用攻擊性辭彙或髒話
  • 作用:能減少肢體衝突
  • 觀點:人的攻擊本能
理論基礎,內在機制,傳遞痛苦,拉近感情,現象分析,

理論基礎

弗洛伊德理論中一個重要的觀點是人的攻擊本能——說髒話是在滿足那些被壓抑了的攻擊願望。對此,美國心理學家和髒話專家迪蒙瑟·傑這樣解釋:“咒罵是人類的原始本能,甚至是人類靈魂的止痛劑,因為咒罵能讓我們的腦子自由。”
粗口效應粗口效應
越壓抑就越需要得到即刻的發泄。在人類所能採用的宣洩途徑中,說髒話無疑是最容易實現、起作用最快速最直接的選擇。要宣洩就要有出口,事實上,人們一直也在充分利用身上的出口表達攻擊:瞪眼,通過眼睛流露出憤怒和怨恨;還有人喜歡用吐沫淬人,也是一樣道理。
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真的想結結實實地把某些人揍上一頓。但事實上,絕大部分時候你沒有碰過他們,最多只是罵幾句髒話而已——多數時候還是在背後罵的。此時,這些髒話就代替了你的拳頭。因為髒話本身就有許多齷齪、暴力的意思,而人們想到髒話,隨之而來的想法一定是底層,暴躁,危險等消極詞語

內在機制

傳遞痛苦

打一個人,是為了讓對方痛苦,那么將髒話作為消極的、骯髒的信息傳遞給他(即使是自言自語,人的潛意識也會這么認為),同樣達到傷害他,讓他痛苦的目的了。於是,通過咒罵的發泄,揍人的願望消失了。所以說任何東西都是有益處的,包括髒話,至少髒話可以減少鬥毆事件的發生。
粗口效應粗口效應

拉近感情

另外,在某些特殊的場合,說髒話能幫助一些人更快地融入團體。如果一群朋友邀請你參加派對,在場的每個人都在抽菸,你就很難不抽,哪怕你其實很討厭抽菸這種行為。同樣,當大家都在曝粗口,如果你獨善其身就顯得有些另類,因為一句帶著“SHIT”的髒話,“高雅的人”在“得體的場合”是不能說的。而一旦你也曝出粗口,立刻表明你是“我們的人”,你們之間的談話是“我們的談話”,於是,朋友之間的心理鴻溝瞬間被拉平,輕鬆愉快的氛圍即刻形成。
粗口效應粗口效應

現象分析

沒有任何實證支持,性別是決定說多少粗話的因素。
粗口效應粗口效應
美國語言學家托馬斯·穆雷在記錄下4000名男女學生的談話後發現,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髒話從他們嘴裡冒出來的時間比例一樣多。實際上,我們頭腦中女性不說髒話的觀念,只是來自那些穿梭在辦公室,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形象。在一些邊遠農村,不少婦女可以扯著嗓門隔著一條馬路相互對罵,其運用髒話的熟練程度常常讓男人也瞠目結舌,甘拜下風。
而絕大多數現代女性在公開場合儘量控制自己的言行,主要是受到社會教化的影響。通常,社會大眾對說髒話的男人更為寬容,認為他們不拘小節,甚至有男子氣。而女性如果在公開場合說髒話,需承擔的壓力比男人則高得多,所以她們需要更大的勇氣面對周圍人的評價和眼光。
這可能是因為,男性天然地在性活動中更為主動,性對於男人來講本身就具有攻擊的色彩,因此,很多指向女性下體的髒話,從男人的嘴巴里講出來,攻擊的意味更多、更濃烈。而由於女性在性活動中的接納角色,性本身讓女性聯想到的攻擊色彩就較男性為弱,所以一般意義上的髒話也相對較少地被女人使用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