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黛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粉黛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說》卷四引《類編》,名見 《醫略六書》卷二十二。具有清肝化痰之功效。主治痰嗽。

基本介紹

  • 名稱:粉黛散
  • 組成:青黛、蚌粉
  • 功用:清肝化痰
  • 主治:痰嗽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加減化裁,附註,方論選錄,

組成

青黛、蚌粉。

用法用量

1、古代用量:用新瓦將蚌粉炒令通紅,拌青黛少許。每服三錢,米飲下。
2、現代用量:用新瓦將蚌粉炒令通紅,拌青黛少許。每次10克,米飲送服。

功用

清肝化痰。

主治

痰嗽。

方義

方中青黛清肝涼血,瀉肝火;蚌粉清肺化痰,軟堅散結;二者合用,清痰火,散鬱結,共奏清肝化痰之功。

加減化裁

運用時以合用黃芩瀉白散為宜。

附註

1、粉黛散,又名黛蛤散。清代祝補齋《衛生鴻寶》收錄之,稱為“青蛤丸”。主治肝火犯肺,頭暈耳鳴,咳痰帶血,咽喉不利,胸脅作痛等症。本文以蚌粉新瓦炒紅,青黛少許,用淡齏水麻油數點調服,主治痰嗽甚劇,面浮如盤。以上均系咳嗽之重症,採用本方有顯著療效。在70年代,北京兒童醫院以含青黛之“銀黛散”治療小兒肺炎,也取得很好效果,從一個側面說明,粉黛散是治療重症咳嗽之驗方。(《中國宮廷醫學》)
2、綬帶李防禦,京師人,初為人內醫官。值嬪御閣妃苦痰嗽,終夕不寐,面浮如盤,時方有甚寵。徽宗幸其閣,見之以為慮,馳遣呼李。先數用藥弗應。詔令往內東門供狀,若三日不效,當誅。李憂技窮,與妻對泣,忽聞門外叫云:咳嗽藥一文錢一帖,吃了今夜得睡。李使人市藥十帖,其色淺碧,用淡齏水滴麻油數點調服。李疑草藥性厲,並三為一自試之,既而無他;於是取三帖合為一,攜人禁庭授妃,請分兩服以餌。是夕嗽止,比曉面腫亦消。內侍走白,天顏絕喜,錫金帛厥值萬緡。李雖幸其安,而念必宣索方書,何辭以對?殆亦死爾。命仆侍前賣藥人過,邀入坐,飲以巨鐘。語之日:我見鄰理服嗽藥多效,意欲得方,倘以傳我諸物,為銀百兩,皆以相贈不吝。曰:一文藥,安得其值如此?防禦要得方,當便奉告,只蚌粉一物,新瓦炒令通紅,拌青黛少許耳。扣其所從來。曰:壯而從軍,老而停汰,頃見主帥有此,故剽得之,以其易辦,姑藉以度餘生,無他長也。李給之終身焉。昆謂:蚌粉鹹而枯,能軟堅痰而燥濕;青黛寒而苦,能清肺膈而除熱,齏汁酸鹹,亦以軟痰;麻油之加,欲其就火而為嚮導之驅爾!(《醫方考》)
3、[現代研究]①抑菌。②抗炎。③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簡明中成藥辭典》)

方論選錄

1、《中醫臨床經典? 內科卷》:“凡痰咳,咳動便有痰聲,痰出則嗽止。《經》曰: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內既傷於濕,濕蘊為痰。其在心為熱痰,在肝為風痰,在肺為氣痰,在腎為寒痰,在脾為濕痰。至冬寒氣外束,與濕相併,而痰氣上乾於肺則必作咳,宜燥痰為主,二陳湯、玉壺丸、千緡湯、墜痰丸之類選用。若寒熱痰嗽,粉黛散主之。又曰:有一咳痰即出者,脾濕勝而痰滑也;有連咳數聲不能出痰者,肺燥勝痰濕也。滑者,燥脾為主,若利氣之劑所當忌;澀者,利肺為主,若燥肺之劑所當忌。旨哉斯言,不可不辨也!”
2、《中國醫學大成終集? 點校本? 內科? 十八》:“有餘咳嗽,主以二陳湯。風,加羌活、防風、前胡、紫蘇。寒,加麻黃、杏仁、蔥白、金沸草。熱,加黃芩、山梔、桑皮。濕,加蒼朮、防己、赤茯苓。食積嗽者,加山查、枳殼。氣滯咳者,加蘇子、桔梗。不足咳嗽,主以二冬二母湯。火咳,加款冬、玄參、黃芩。痰嗽,加瓜蔞、桑皮、蘇子。郁,加苦梗、紫菀、枇杷葉。勞嗽,加參、芪、芍藥。見血,加阿膠、紫菀。滋陰,加丹皮、黃柏。若夫脾泄者,以異功散加石斛、五味、百合、苡仁。腎虛者,以六味湯加麥冬、五味、枇杷葉。水寒射肺成咳者,五苓散。痰火入肺成咳,面浮者,粉黛散。肺中有蟲者,潤肺丸。大抵肺位最高,針石不能及,藥餌不能到,惟桔梗能載諸藥入肺,須臨臥時細細咽下,方能入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