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銀桂

籽銀桂

籽銀桂(學名:Osmanthus fragrans 'zi yingui'):常綠小喬木,樹冠圓球形,枝葉常集中分布在樹冠表層。葉對生,單葉,葉片革質,全緣,兩面通常具腺點;具葉柄。花兩性,雌雄異株或雄花、兩性花異株,聚傘花序簇生於葉腋,頂生的短小圓錐花序;苞片2枚,基部合生;花萼鐘狀,4裂;花冠白色,呈鐘狀,圓柱形或壇狀,裂片4枚,花蕾時呈覆瓦狀排列;雄蕊2枚,著生於花冠管上部,藥隔常延伸呈小尖頭;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長於或短於子房,柱頭頭狀或2淺裂,不育雌蕊呈鑽狀或圓錐狀。果為核果,橢圓形或歪斜橢圓形,內果皮堅硬或骨質,常具種子1枚;胚乳肉質;子葉扁平;胚根向上。染色體基數X=23。

陽性樹種,幼年較耐蔭,成年後則要求充分光照。該品種乾形好,生長快,各地常有引種栽培,但因播種育苗繁殖關係,存在始花年齡偏晚、品種優良性狀不夠穩定等缺點。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繁殖栽培,播種,扦插,栽培技術,育苗,地栽,盆栽,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籽銀桂’是常綠性小喬木,樹冠圓球形,枝葉常集中分布在樹冠表層。樹皮淺灰色,皮孔小,圓形,數量中等。標準株分枝力平均2.2個,春梢平均長度為7.8厘米,節數平均6.0節/梢,腋芽數平均15.6枚/梢,每節單側3芽及3芽以上疊生率占30.9%。
葉片深綠色,革質,略有光澤;長橢圓形,先端常較寬、呈肩胛狀;葉長4.0-10.5厘米,平均7.0厘米,葉寬2.4-3.6厘米,平均2.7厘米,長寬比約2.6,葉面平展,粗糙;側脈9-11對;網脈兩面明顯;幼樹80%以上葉緣有明顯鋸齒,成年樹多為全緣或僅先端有疏細鋸齒;葉尖長尖,反曲;葉基楔形;葉柄平均長0.8厘米。
花冠近平展,裂片卵圓形;花色檸檬黃,漸漸乳白色,國際色卡編號為5C(淡黃);花量不多,香味中等。花後結實,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核果橢圓形,熟後紫黑色,3-4月成熟。

生長習性

‘籽銀桂’是陽性樹種,幼年較耐蔭,成年後則要求充分光照;屬長日照植物,喜在充足的陽光和土層肥厚、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長,土壤要微酸,PH5.5-6.5。忌鹼土,怕積水和煤煙。一般在肥沃、疏鬆、排水通暢的地方生長良好。幼樹長勢旺盛;成年樹掛果後,果實在秋、冬、春三季要依賴母樹營養。由於消耗大量養分,使母體生長物候期明顯滯後,開花物候期也相應不夠整齊和一致。‘籽銀桂’始花年齡一般在10年以後;如果立地條件良好,撫育管理細緻周到,始花年齡還將向後推遲。

繁殖栽培

‘籽銀桂’常用播種育苗,培育單幹桂花大苗。據廣西桂林地區經驗,播種育苗應從母樹上採種,經堆漚、洗淨、晾乾後、混砂貯藏,來年春季寬幅條播。歷經3次移植,當苗木胸徑達到6-8厘米時方可出圃栽植。也可采條擴繁扦插育苗,以此提高和改善‘籽銀桂’品種的質量。

播種

種子有後熟期,需沙藏半年左右方可播種。桂花屬長日照植物,一般採用條播法,即在苗床上作橫向或縱向的條溝,溝寬300px、溝深75px;在溝內每隔6-200px播1粒催芽後的種子。播種時要將種臍側放,以免胚根和幼莖彎曲,影響幼苗的生長。在桂林地區,通常用寬幅條播,行距20-625px、幅寬10~300px,每667㎡ 播種20kg,可產苗木25 000-30 000株。
播種後要隨即覆蓋細土,蓋土厚度以不超過種子橫徑的2-3倍為宜;蓋土後整平畦面,以免積水;再蓋上薄層稻草,以不見泥土為度,並張繩壓緊,防止蓋草被風吹走;然後用細眼噴壺充分噴水,至土壤濕透為止。蓋草和噴水可保持土壤濕潤,避免土壤板結,促使種子早發芽和早出土。

扦插

在春季發芽前進行,選一年生枝條作插條,插入素沙土或草炭土內,上面覆蓋塑膠薄膜,放在蔽陰處養護,立秋後即可生根。
  1. 扦插時間。5月中旬到6月下旬為最適時期(秋插可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有些地方認為桂花早春就萌發新梢,可提前到4月份進行扦插,實踐證明,那時插穗木質化程度雖然較高,但氣溫地溫均較低,扦插後不易生根,插穗容易腐爛變質。
  2. 插穗的選擇與處理。用當年萌發的嫩梢進行扦插。為使插穗健壯飽滿,在冬季必須對采穗母樹進行肥水管理。在采穗前1-2個月施2-3次速效肥料進行催條,如春季乾旱還應注意灌水,實踐表明:飽滿和組織充實的枝條容易形成根的原始體,生根快,成活率高,而瘦弱的枝條則相反。插穗的長度8-10厘米。剪取的插穗應迅速放入室內通風陰涼處,並及時噴霧狀水,濕潤葉面,保持插新鮮狀態。整修插穗時應保留頂葉5-6片,為避免扦插時過於擁擠以及防止葉片互相嵌合,可以將葉子剪半。據觀察,桂花插穗大多在節上生根,而在節間生根較少,因而插入土中部分最好留1-2個節,如插穗末端剛好在節上那對生根更為有利。有萘乙酸處理插穗是促進桂花早生根和快生根的有效措施,扦插前用500PPM萘乙酸快浸比不處理的要提前7-8天生要。
  3. 插穗插入土中二分之一,株行距6×10厘米,每平方米扦插200株。如果生根之後即移出,即把插床當作中間過渡,則密度還可加大,以便充分利用塑棚。桂花營養器官的再生能力是扦插繁殖的生理基礎。桂花插穗在生根前首先形成根的原始體,而後長出不定根,其插穗髮根不是在癒合組織部位而是集中在節上,少數在節間的皮層部位。據觀察,平均每株產生側根19條,其中在節上生根13條,在節間皮層部位生根6條。如有二節生根,其中以下節生根較上節生根為多。據外形觀察,桂花也和其他樹種一樣都形成癒合組織。癒合組織位於插穗在末端,在皮層部位與木質部之間形成瘤狀突起,並於插後15-20天形成,如果未經萘乙酸處理,癒合組織的形成還可能推遲。形成癒合組織大約穩定7-10天便開始產生新根。

栽培技術

育苗

圃地選擇。圃地應選擇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輕壤土為好。土質太粘宜適當摻些砂土以調節土壤質地。為防止立枯病及根腐病的發生,還應在作床時噴灑農藥進行土壤消毒。插床宜梢高,排水一定要通暢,實踐證明,雨後積水,最易使穗腐爛,尤其是在插穗生根之前更應及時注意排澇。
塑棚與蔭棚的設定。封閉育苗簡言之就是棚套棚,即蔭棚套塑棚。插床寬度1.10米(實際利用率為1.0米),用兩端削尖的竹片呈弓形的插下,從床面到弓頂為0.5米,為使弓形竹片拉緊,弓與弓之間套用細竹扎縛,塑膜棚兩側用泥土壓緊,不能留有空隙,但塑棚兩端不必封死,可以自由啟閉,以防透氣漏風。在塑膜棚上面要蓋雙層蘆簾,蔭棚高度1米,這樣塑棚與蘆簾之間有50厘米的空間,便於空氣流通,降低塑棚內溫度。此外塑棚四周還應圍蓋單層帘子,以防側方陽光照射。

地栽

地栽桂花多於早春進行。栽植地點要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地方。栽前先挖個大穴,多施有機肥料,同時增施一些草木灰,苗木需帶土索移植,以利成活。栽後充分灌水。成活後施一次液肥。7-8月間現施1-2次水肥。臨冬之前現施以腐熟堆肥。以後每年3月下旬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7月追施一次速效性磷鉀肥,10月份再施一次有機肥。每次施肥後都要及時灌水和中耕除草,平時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這樣便可加速生長,年年開花繁茂,花多味香。

盆栽

要讓桂花多開花,氣香,需要抓住選好盆土、適時澆水、巧施追肥、適當修剪、防治病蟲等五個主要環節。
  1. 桂花喜歡微酸性土壤。盆栽可選用山泥或腐葉土5份、園土3份、沙土2份混合調製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作培養土。
  2. 澆水要適時。澆水要掌握“二少一多”,即新梢發生前少澆,陰雨水少澆,夏秋乾旱天氣需多澆。平時澆水以經常保持盆土50%左右含水量為宜。特別是秋季開花時如果盆土過濕,容易引起落花。陰雨天要注意檢查,盆內如有積水,需及時側盆倒水以免時間長了造成爛根。
  3. 巧施追肥。桂花春季發芽後約每隔10天施一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促使萌芽發枝。7月份以後施以稀薄的腐熟雞鴨糞水或魚雜水,或在上述肥液中加入0.5%過磷酸鈣,促進發芽分化。9月初施最後一次以磷肥為主的液肥,則桂花生長茂盛,開花多、味香。如果施肥不足,特別是磷肥不足,則分枝少,花也少,而且不香。
  4. 適當修剪。桂花根系發達、萌發力強,成年的桂花樹,每年春、秋季抽梢兩次。因此要使桂花花繁葉茂,需適當修剪,保持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的生理平衡。所以在秋季開花後需進行一次修剪。根據植株生長勢,除把過密枝疏剪外,還要把夏秋徒長枝剪去,使每個側枝上均勻留下粗壯短枝。第二次修剪是在早春萌芽前進行,把桔枝,細弱枝,病蟲枝剪去,以利通風透光,促使桂花孕育更多、更飽滿的花芽。生長期要經常將萌枝剪除,以利養花集中,則開花繁茂。此外,盆栽桂花宜選擇株型矮壯,枝葉緊湊,主幹較粗的植株。每隔1-2年於早春換盆一次。北方於晚秋需將桂花移至0℃以上冷室內越冬,保持盆土略濕潤,使其充分休眠,有利來年開花,第二年清明節後移到室外通風向陽處養護。

主要價值

‘籽銀桂’實生苗根系發達,生長健壯,適應性強,壽命長。尤其是乾形生長和發育良好。園林配植可用作郊區行道樹或庭院小區景觀樹種;也是繁育優良桂花本砧的理想品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